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日益增长的型号任务,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以适应新时期"三高"要求为目标,以型号任务为牵引,结合固体发动机研制生产,深入梳理任务瓶颈短线,依托"双效提升"、产品化以及信息化等专项举措,创新考核管理办法,实施科研生产任务责任令管理和红黄牌制度,严格型号责任制落实及考核,全面推进科研生产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研究院生产能力提升150%以上,近3年型号任务完成率均为100%,管理效能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产品化工程要通过产品重组、流程重组、人员重组、财务重组,逐步构建型号与产品并重的科研生产体系,形成一套满足型号高强密度研制交付需求以及适应未来产业化发展要求的组织新模式、研制新模式和经营新模式。因此,要转变传统基于"任务驱动"的科研生产方式及相应的队伍配置模式,以适应型号研制任务加重和客户需求转变,满足资源集约、成本控制等要求,进而有力地支撑研究院"二次创业"和"市场化转型"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以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剧增,年度发射频率屡创新高,批生产交付任务十分繁重。为建立适应多型号并举,研制和生产并重,以项目管理为基础的具有研究院特色的型号科研生产管理模式,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研究院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关变革对传统的科研生产综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正>201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型号任务持续快速增加,为落实"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要求,航天科技集团通过完善评估要素、细化现场评估标准和优化评估过程等,持续改进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评估工作。结合对8家研究院开展的科研生产管理评估,航天科技集团审查确定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等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航天科研院所以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为目标,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十三五"以来,航天型号总体院坚持以产品和技术并重,研制和批生产并举,科研生产任务总量居高不下。在此背景下,航天科研院所特别是型号总体院希望通过科研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和流程的优化重塑,解决当前科研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研究院的核心发展能力打造的更强、更优。  相似文献   

6.
航天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后,科研生产任务极其繁重,多型号任务同步实施,研制批产交叉并行,各型号的研制生产交付和飞行试验任务总量快速攀升并屡创新高,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完成高密度发射任务和各型号动力系统的研制、试验、交付任务的压力巨大。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弹、箭、星、船、器配套动力系统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节点统筹安排,组织实施,空前紧张、繁重的研制交付任务给工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实现了从稳步发展到快速发展的转变,至2010年底,研究院战术型号市场从原有的个别型号产品研制,发展到数十个型号同时开展研制和生产,若干背景型号开展预先研究的繁荣局面。任务的快速增长需要管理的支撑配合,只有确保任务的按时圆满完成,才能争取后续的更好发展。因此,研究院从型号管理的源头抓起,梳理、完善型号计划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着力提高型号计划按时完成率。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正>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型号任务持续快速增加,为落实航天科技集团"保成功、保交付、保增长"和"抓党建、抓改革、抓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高密度发射、高强度研制常态下持续成功的管理方法,深入推进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模式转型升级,航天科技集团持续开展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评估工作,逐步形成并完善薄弱环节改进和最佳实践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促进了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设计、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经过60多年的发展,研究院从原来的单一型号项目研制发展为多型号项目研制批生产并举,并呈现出任务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复杂、研制批生产周期越来越短的特点。项目经费是研究院开展型号研制与批生产工作的基石,是保障型号项目按计划、按要求完成任务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领域、多型号科研生产任务的特点,通过对计划体系的全面梳理和总结,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计划管理流程,建立研究院、科研部门和厂所3个层次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强化多领域、多型号计划的综合平衡,提高了多领域、多型号综合计划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确保了各项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自 1961年 9月 1日国防部五院三分院宣告成立之日起,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从当初以火箭和发动机试验以及空气动力研究等型号保障为主要任务,发展成为集研究、设计、试验、试制和批生产为一体的,承担多型重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的型号研究院,探索出了一条“基本型、系列化”,从仿制到改进设计再到自行研制、不断创新,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发展飞航导弹事业的成功之路。40年来,研究院型号研制由为单军种服务走向为多军种服务,由单一研制近程导弹走向研制中程和远程导弹,正逐步形成亚音速、超音速…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院50余年来,已经由成立之初的单纯型号研制逐步转变为"多型号研制并举,研制与批生产并重"的经营主体。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研究院导弹武器和宇航系统两大主业将呈现出型号数量越来越多、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任务规模越来越大、新技术越来越复杂、研制周期越来越短、型号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资源保障越来越困难的态势,给研究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为此,研究院作出了全面开展产品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3.
经过55年的发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基地,为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发射频率和数量的显著增加,研究院的科研生产任务格局已经由多型号、小批量生产转向高强度、规模化组批生产,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航天型号任务呈现出型号项目越来越多、产品种类越来越全、新技术越来越难、研制周期越来越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等特点。对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大胆创新实践,自2009年起组织所属8家研究院开展了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评估工作,推行以“过程+结果”为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三五"以来,航天型号任务数量持续增长,针对高强密度的型号任务和研制、批生产、试验多线并行,传统的科研生产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型号实际需要。为了提升质量管理能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颁布了《航天型号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2017版),推动型号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重点提出了要加强面向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为进一步适应战术武器型号研制与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在严格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经过50年的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形成了以型号研制为中心的科研生产模式,并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但随着近年来导弹武器和宇航业务两大主业研制任务的迅速扩大,呈现出型号数量多、产品种类丰富、新技术复杂、研制周期短、保障资源困难等突出特点,同时暴露出传统的"以型号任务牵引的垂直研制模式"导致总体、分系统、单机设计技术储备不足,新型号研制进度推迟,多型号并举、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重大工程型号任务进入密集实施阶段,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的航天器研制任务持续快速增长,国际化发展需求迫切,多型号并举和高密度发射趋于常态化,为有效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切实提升科研生产管理水平,研究院紧密围绕“三高”发展要求,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变革创新,持续推动科研生产模式转型升级,确保了型号任务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航天系统内基本上是"多研制、少生产","重设计、轻工艺,重研制、轻生产"的状况。近几年,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承担的型号研制和批生产任务空前繁重,多型号并举,预研、研制和批生产并行。面对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面对型号任务不断增多、市场环境日趋激烈、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科研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的环境变化,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对标国际一流宇航公司,对自身组织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二次创业"和市场化转型的战略构想,并对型号科研生产管理模式提出了转型要求。2014年,研究院提出积极推进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研制模式转型,突破设计、仿真、试验验证和生产瓶颈,实现集成产品开发(IPD),大力推行航天产品  相似文献   

20.
航天系统研究院如何确保科研收入(产出)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数据采集等问题应如何进行,成为统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做一简要分析。一、科研收入不能反映型号研制的全部内涵从2000年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就将科研院所对军品的科研试制与生产分别核算为科研产出和工业总产值,并规定不得对科研试制产品核算工业总产值,而应纳入科研产出进行核算。这样的区分对院下属的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研究所很适用,但对作为汇总单位的研究院和院下属的企业就有些欠缺。对于研究院内同一型号的研制产品,一般在研究所有部分研制生产任务,在企业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