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英波 《活力》2010,(11):53-53
近几年来。电视荧屏可以说是电视文艺类节目发展异常迅猛.节目内容丰富多彩.节目样式花样翻新,节目的直播常态化与现场观众的参与性均呈现出较强的娱乐化倾向,其影响早已不是过去将录制好的文艺节目重新编辑组合的“初级阶段”.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节奏决定了编导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韩锋  战捷 《活力》2011,(13):69-69
近年来.国内电视综艺类节目比比皆是.但或多或少能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两类题材:婚恋交友类和选秀类,而传统意义上文艺节目的娱乐化却始终处于边缘和实验的位置。在国外,对电视娱乐节目的态度向来就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部分人认为娱乐节目是经济繁荣的表现也是推动力,另一些专家学者则认为娱乐节目的低俗化会使文化衰败。  相似文献   

3.
王英波 《活力》2010,(8):288-288
近几年来,电视荧屏可以说是电视文艺类节目发展异常迅猛.节目内容丰富多彩.节目样式花样翻新。节目的直播常态化与现场观众的参与性均呈现出较强的娱乐化倾向.其影响早已不是过去将录制好的文艺节目重新编辑组合的“初级阶段”。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节奏决定了编导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韩锋 《活力》2011,(12):194-194
电视文艺节目是丰富广大观众业余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新闻类、社教类节目相比较.最主要的特点是寓教于乐.观众通过欣赏文艺节目.从中得到轻松与愉悦.受到思想启迪与艺术熏陶。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广大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催生了电视与文学艺术的结缘。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戏曲等一批批优秀作品的出现,为电视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电视文艺节目是如此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它使人们足不出户尽可饱览天南地北各民族精彩艺术之美,欣赏世界各地艺术争奇斗艳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5.
王化  张娜  李本辉 《活力》2010,(10):176-176
一、电视文艺节目娱乐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成为影响国内电视传媒发展路径和格局的主要趋势1.娱乐化是电视传媒对本体功能的延伸。西方学者通过多年的实证研究.概括了电视的四大功能即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以及审美功能。游戏娱乐是人的天性,但最初的娱乐以人自身为媒介,群体直接参与。  相似文献   

6.
李巧辉 《活力》2012,(12):125-125
电视综艺节目是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运用艺术手段将不同体裁的文艺节目进行有机地组合。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一种电视样式。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电视综艺节目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其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和一批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及演职人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电视娱乐谈话类节目的兴起入手,分析了电视娱乐谈话类节目本土化的特点,并提出了本土化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赵珊 《经营者》2010,(5):35-35
相亲交友类节目在国外电视节目中很常见,包括中国以前有一段时间也很流行过,现在卫视上的这类节目和过去相比,娱乐化程度更高了,功能性相对就更弱了,现在实际上是通过男士之间的表现来创造更多的娱乐性。原来的节目更像服务节目,加上娱乐的包装,而现在节目更多的借这个功能来做娱乐,主要不是为了真正的相亲。  相似文献   

9.
田春雨 《活力》2012,(10):180-180
生活服务类节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分类不科学、节目单调,缺乏娱乐性,商业气息浓重、软广告泛滥。生活服务类节目编导要树立服务意识、引导意识、平民意识、责任意识和专业意识。专业化、时尚化和娱乐化是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频道众多,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节目制作包装越来越显得重要,但是,与娱乐和生活类节目相比,新闻类节目的包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加强新闻类节目包装的意义以及如何搞好新闻类节目的包装。  相似文献   

11.
孙冬梅  孙倩芳 《活力》2006,(5):219-219
采用主持人形式的广播谈话节目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发展路程。长期以来,广播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突出地发挥着信息传播、社会服务和大众娱乐的功能。这些功能从微观上可以说是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从宏观上可以说是推动着社会进步。随着广播谈话类节目的推出,另一种功能——社会沟通的功能更加凸现出来。广播谈话类节目体现出社会生活中多种意见的交流探讨,多种观点的交锋争论,最后实现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可以说,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内容越来越接近社会,贴近公众,揭示生活,干预生活。这就对话题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于春涛 《活力》2011,(11):220-220
电视剧、新闻时事、综艺娱乐是电视媒体传统的三大收视王牌.但最近几年生活服务类节目推陈出新.收视份额迅猛增长。根据CSM的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生活服务类节目播出比例达到了11.19%、收看比例7.1%,紧紧跟随在电视剧和新闻时事节目之后。以北京卫视的《养生堂》、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旅游卫视的《美丽俏佳人》,河北卫视的《家政女皇》为代表的大量生活服务类节目异军突起,在全国35中心城市收视五十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史芙蓉 《活力》2012,(5):52-52
一、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地位与作用(一)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和灵魂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是传媒界的代表人物。是将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架构在一起的桥梁,具有很深厚的影响力度。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传媒界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因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就更加重要了。一个谈话类节目不是内容有多惊艳就会变得很好.因为如果一个节目有一个好的主持人,那么他就会带动全场,带动所有人,让节目活起来,所以,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正是节目的灵魂。(二)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个性化的作用当主持人真正成为了一个栏目灵魂时,他才可以抛开别人(受众以及编导)对自己的定义,而改为自我的定义。因为表演的成分少了.真实自然的言语就多了,性情流露的也都是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的更是真实的自己。  相似文献   

14.
耿秋 《中国新时代》2012,(11):72-75
“限娱令”后.职场招聘类节目替代相亲类节目成为荧屏新一轮热点。不过,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职场类节目会否像当年的相亲类节目一样沦为又一场华丽的秀?秀来秀去的结果又是秀了准?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传媒所播出的女性节目按照播出内容大致可以分为6种:倡导女性独立自主的女性励志类节目;以服饰美容为主要内容葺的时尚类节目;以情感问题、成长故事为主线的女性谈话类节目;以儿童教育、家庭生活为内容的家居幼教类节目;以选美、整容类真人秀为节目卖点的女性娱乐类节目以及播放女性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剧场或者女性小说.  相似文献   

16.
张志强 《活力》2014,(6):114-114
近年来,音乐选秀类节目在我国电视媒体中的发展速度飞快,《我是歌手》是一个娱乐功能性非常强的音乐选秀类节目,在我国播出第一季后,其收视率屡创新高。与其他音乐选秀类节目不同,选手大多为国内知名音乐明星,明星在竞争环境中阐述经典音乐,让音乐回归到了本质精神上,从而引发热议。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我是歌手》所体现的媒体营销魅力,探讨音乐精神与媒介技术相融合的音乐选秀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7.
索莹星  李萌 《活力》2012,(8):184-184
少儿文艺节目是电视台少儿频道自办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所需要的资金、人力、技术投入都相当大,所以它的质量如何往往是电视台少儿频道制作水平与实力的象征。少儿文艺节目是众多部门、众多人员参加的大型电视制作系统工程,在创作过程中要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它的感染力无论在艺术上,还是技术上都起着中枢作用。因此,编导在执导少儿文艺节目中。要善于寻找各方面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8.
王杨 《活力》2013,(24):76-76
从电视到网络,从国际到国内,谈话类节目仿佛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闻、综艺、娱乐,各类谈话节目充斥荧屏。《拉里。金现场》让我们耳目一新,原来谈话类节目可以这样深入人心,电视节目可以以这样一种形式走进人们的内心。盘点国内电视节目,我们通过《鲁豫有约》、《艺术人生》、《铿锵三人行》等熟知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情感、有亲和力的谈话伙伴。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异常重要,这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原则、节奏、分寸感等等,随着录制话题的深入是否能够把握好这个核心内容是决定整档节目兴衰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欣竹 《活力》2014,(6):135-135
倾听和被倾听是我们每天所需要的一种“营养”,失去这种“营养”我们会失去部分同一性。倾听是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做好节目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的采访关系的基本要求。很多时候,被采访对象只有遇到一个良好的倾听着才会打开心扉,帮助主持人完成节目中要求达到的效果。因此,要做好谈话类节目首先要做好一个倾听者。  相似文献   

20.
徐云珠 《活力》2009,(5):44-44
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和播出的效果,并且对受众的语言面貌和水平产生着耳濡目染的影响。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在语言方面对大众起着示范、引导、熏陶的作用。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修养直接关系到民众的语言素质。而语言素质的提高,又会带动思维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因此,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