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社会大众对高校贫困生问题愈来愈重视,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帮助贫困生渡过难关。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不是过去单纯的经济贫困,要解决目前日趋复杂的高校贫困生问题,必须追根溯源。本文将从历史变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学生的贫困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张联英  陶仁  刘翠英 《价值工程》2012,31(5):272-273
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贫困生问题各级政府都采取多种措施,但更多的是物质上的帮助,而忽视帮助他们摆脱精神贫困的困扰,未达到标本兼治的解困目的,更不能实现教育目标。本文作者在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严重性、危害性和贫困生精神救助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帮助贫困生精神救助的具体途径,希望能引起相关部们的重视,为解决贫困生这个重要社会问题制定更为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由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的事件越来越多,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我国贫困生的现状,在概括其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寻找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积极探索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使他们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教育,心理上能够健康发展,从而摆脱"精神贫困",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数量明显呈上升的趋势,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点问题。文章通过自身原因和外部环境影响两方面分析了贫困生消极行为成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贫困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冯婧 《总裁》2009,(11)
目前,高等学校以"奖、贷、助、补、减、缓"为主体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已逐步建立,但在贫困生认定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从贫困认定的标准和贫困认定的过程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时策,以期完善贫困生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等学校贫困生问题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说起贫困,人们想到的自然是缺吃少穿,食不果腹,衣衫槛褛的景象:其实,对于高等学校中的贫困生来说,并不是这种“绝对贫困”的景象,而是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那部分大学生,属于相对贫困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行高教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得到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贫困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高校教育.目前,我国在贫困学生人数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正在从多方寻找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办法.文章就贫困生的学费可否全免以及广西解决贫困生问题所做的努力进行浅谈,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1999年到2002年的大幅度扩招,加大了高校贫困生的规模,相对比例已接近30%.因此,高校贫困生问题以及由此诱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湖南省针对高校贫困生问题于2000年下半年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同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就业难已成为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贫困生一直是高校生中不容忽视的群体,在严峻的就业情况下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就更加不容乐观。本文主要从培养高校贫困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等方面来论述,以期对贫困大学生提供可靠有效的帮助,从而提高贫困生的求职择业能力,为顺利就业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从2007年开始,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猛然加大,各高校受资助人数都突然翻了数倍,然而,每年的受助名单公示后,都会存在学生的贫困生身份受质疑的情况.持有贫困证明的学生未必贫困,而拥有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的学生未必不贫困,不少高校对贫因生认定问题很困惑.文章通过介绍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贫困生认定办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难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随着高校收费逐年上升,贫困生也逐年增加,问题愈显突出。本文通过阐述黑龙江省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生活状态和心理特征及就业情况,分析贫困生问题成因,进而提出解决大学生贫困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许敏  范勇  杨春艳  陈银  吴燕华 《价值工程》2011,30(32):199-200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所以迫切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重视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做到提前预防。文章还重点介绍了本院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一些经验,将真正贫困的同学纳入到资助工作中来,希望对同行高校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特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0):164-164,232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期间,随着高校招生、收费和就业等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加之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等原因,高校出现了不少的贫困生.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被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角色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资助范围逐渐加大,贫困资格是资助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分析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资助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部分并不贫困的高校学生加入申请贫困生的行列,导致伪贫困生现象的出现。针对高校伪贫困生现象的危害,深入分析伪贫困生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减少或杜绝伪贫困生现象,使扶贫济困的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费的逐年提高,贫困大学生也随之大量增加。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不断加大的经济资助力度基本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但是新的资助体系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很多研究针对其提出改进办法,但目前的研究重在理想模式的构建,对于教育实践来说,有些脱离实际。本研究力图在高校贫困生资助操作层面的研究上有所突破,旨在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困难生资助体系,并尝试寻求一种资助体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行高教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得到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贫困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高校教育,目前,我国在贫困学生人数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正在从多方寻找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办法,文章就贫困生的学费可否全免以及广西解决贫困问题所做的努力进行浅谈,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危机,产生诸如压力巨大、灵魂焦灼、精神家园荒芜、对未来茫然无助等一系列问题,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之一。共情、包容、赏识、真诚,是解决贫困生的负性心理问题,引导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2007年开始,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猛然加大,各高校受资助人数都突然翻了数倍,然而,每年的受助名单公示后,都会存在学生的贫困生身份受质疑的情况。持有贫困证明的学生未必贫困,而拥有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的学生未必不贫困,不少高校对贫困生认定问题很困惑。文章通过介绍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贫困生认定办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难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性和所处年龄阶段自我发展意识的特殊性,容易导致心理方面的负性变化,进而影响他们正常适应和自我发展。在关注贫困生经济贫困的同时,充分关注其"心理贫困",思想政治教育对贫困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更是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