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法律给予了案外第三人权利救济的途径,最容易混淆的是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与第三人撤销之诉.法律条文中没有对二者的适用顺序做出明确的规定,司法实务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二者的适用混乱.就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来看,经过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案外第三人若首先运用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没有被法院以实体性理由驳回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如果案外第三人在案外人申请再审和提起撤销之诉之间选择了第三人撤销之诉,那么第三人撤销之诉应该排除案外人申请再审的适用.  相似文献   

2.
2012年 《民事诉讼法》 颁布后,第三人撤销之诉作为一项新增的制度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议.该制度的增设之初将规制实践中通过虚假诉讼、 恶意诉讼等司法途径侵害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为其首要目的,将保护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次要目的,然而在实践中该制度并没能起到规制虚假诉讼的目的,在事实上将该制度架空.2015年 《刑法修正案(九)》 新增虚假诉讼罪,使得规制虚假诉讼有了更好的手段.因此笔者结合当前背景,在分析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立法本源及适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应当将该制度的立法目的回归至保护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之本源.  相似文献   

3.
自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确立以来,诸多学者对其性质、功能、设置的必要性等进行了相应的质疑,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另行起诉诉解决第三人利益保障的问题,没有设置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必要性.笔者将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和另行起诉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存在相同(相似)之处和相互区别的独立特征,并对在司法实践中二者竞合是否存在竞合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4.
2012年我国设立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但设立以来备受争议,其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是否构成诉讼制度体系上的混乱?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是否具有设立的必要?在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中原告的适格标准是什么?抑或是这里的第三人涵盖范围到底有多大?笔者认为为了避免造成制度适用的混乱,应以第三人撤销制度代替案外人申请再审程序,原告的适用标准应以是否具有救济的必要性和实效性为原则,但同时也要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实现法安定性、程序保障及实质正义等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被诉房屋登记行为违法,但判决撤销将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房屋已为第三人善意取得的,判决确认被诉行为违法,不撤销登记行为。因此,很多情况下登记行为只能被确认违法不能被撤销,即无法逆转、无法恢复原状,使得国家利益和有关物权权利人遭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是一个既颇有争议又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实务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关于行政诉讼法第三人制度我国立法的规定不多,在行政诉讼法没有出台之前,一直参照民事诉讼法的制度,因此在第三人制度上,仍有很多准用民事诉讼的地方,但两大纠纷解决机制是相互独立的,行政诉讼法不同于其他的法规体系。笔者将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与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做对比,分析行政诉讼第三人和民事诉讼第三人在参诉的目的、时间、参诉方式、权利义务和提高诉讼效率上的共同点与两者之间范围、类型和诉讼地位上的不同,以期能更好的把握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有学者认为既判力扩张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认定标准,认为第三人不属于既判力主观范围之当事人,既判力扩张之第三人仅限于具有准当事人地位之第三人.但判决既判力扩张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结果而非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关于撤销公司登记规定的缺陷,认为该规定的本旨并非在于解决瑕疵设立公司问题,其所提供的法律规则也不足以救济瑕疵设立公司。本文认为,对于瑕疵设立公司应推定有效,并尽量采取补正措施修复其瑕疵,以维持公司的继续存在。但在有些设立瑕疵无法补正的情况下,则应由公司登记机关向法院提起撤销之诉,否认公司的法人格。撤销公司之判决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对公司被撤销之前发生的交易关系应维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公司登记方面的法律规范和行政诉讼方面的法律规范,公司登记机关在行政程序中对申请材料真实性的审查标准与法院在行政诉讼程序中对申请材料真实性的审查标准不尽相同,因而公司登记机关已经尽到法定审查义务的公司登记行为,往往被法院以主要证据不足或者主要事实不清为由予以撤销。这说明我国公司登记合法性审查的司法标准存在严重缺陷,需要正确协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并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进行重构:分离履行法定职责之诉与撤销公司登记之诉;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坚持民事诉讼优先。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 《政诉讼法》 规定了行政诉讼的当事人,规定了原告、 被告、 第三人的权利义务要求,对于行政诉讼的立法完善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通过行政诉当事人制度的内涵以及当事人制度的理论基础入手,对其行政诉讼当事人制度的运行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以上分析出现的问题,论述了行政诉讼原告制度、 被告制度和第三人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一、房屋买卖合同被法院撤销后,原权利人申请已经完成转移登记的房屋所有权再转移(返还)登记的办理 甲从国外归来,受其堂弟乙欺骗,将继承父亲遗留的价值60万元的房屋以40万元的价格出卖与乙,向登记机关提交了转移登记申请书、买卖合同、契税缴纳凭证等手续后,完成了转移登记,乙领取了房屋所有权证。15日后,甲以受欺诈为由向法院提起合同撤销之诉,法院经审理后撤销了该房屋买卖合同。  相似文献   

12.
在房地产登记案件中,登记机关的行政责任和当事人(登记相对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往往胶着在一起,处理中很难分清。以一典型案件为例说明之。原告赵甲因房屋产权登记问题诉N市房地产管理局,称N市某巷37号301室系其承租之公有住房,于1997年与妻离婚时约定由原告继续承租。1998年房改时,原告赵甲以2万元通过其女婿交由本案之第三人赵某乙(系赵甲之子)代为到N市A区房地产局登记,领取房产证。2006年初,在外居住的赵甲拟搬回该房居住,  相似文献   

13.
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对象分为委托人和第三人,后者可区分为直接利益关系第三人和间接利益关系第三人.注册会计师对委托人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对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对注册造成委托方、直接利益关系第三人损害的,应采取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对于间接利益关系第三人则采取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北京依服饰有限公司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关于“诺丁汉NOTTING HILL”商标确权行政纠纷一案中认为,“‘诺丁汉’虽然常用于对英国‘NOTTINGHAM’地名的中翻译”,但“商标评审委员会对‘诺丁汉’是否具有其他含义未尽审查之职”,因而撤销了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的驳回该商标注册申请的复审决定。在此,笔就本案提出的地名等地含义审查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沿用第三人效果的研究思路,研究了金光集团APP社会责任报道的第三人效果.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对APP社会责任报道存在第三人认知偏差,社会距离,个人卷入影响第三人认知效果,第三人认知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性别和媒体关注度是影响大学生第三人效果的有力变量.鉴于此,企业必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打造形象品牌.  相似文献   

16.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应当由()。A.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负责任B.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C.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D.先由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无法承担责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董事对第三人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 董事对第三人损害赔偿责任,是指董事执行职务过程中给第三人造成损害的,除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外,于法定情形下,有关董事也应当向第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中,"第三人"包括公司股东和公司债权人.  相似文献   

18.
异议登记的本质与效力——《房屋登记办法》研讨之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更正登记还是确认物权之诉,通常都要求异议一方提供相当的证据,否则,法院或者登记机构不会受理其更正登记的请求或者确认物权的诉讼请求。这就客观上需要给予异议人搜集证据的时间。而在此期间,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可能对其房屋进行处分,第三人善意取得该房屋权利,从而可能导致最终虽然真正的权利人有证据证明登记簿的记载确有错误,但房屋已经被处分,其无法要求返还房屋。这就需要在法律上设计一个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未对第三人所有的犯罪工具没收作出明确规定,存在漏洞.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第三人所有的犯罪工具没收立法已成为趋势.本文针对第三人所有犯罪工具没收的规范目的、 适应条件、 类型、 审查规则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在《物权法》生效以前的房产登记中,通常情况下,不存在房屋的善意取得,因此,在房屋连环交易中,出卖人与买受人的基础关系如合同被证明存有瑕疵,买受人是为无权处分人,即便第三人已取得房屋的登记,当出卖人要求登记机关撤销第三人已取得的房屋登记时,登记机关往往面临被动。当然,随着《物权法》的生效,不动产善意取得已为明定,上述问题已不存在,但对如何理解该制度,以及它与无因性有何区别,本文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