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克兰危机的起因、演变已历时近一年,其发展趋势存在多种可能性。危机内因虽涉及其国内矛盾,但同时折射出背后的大国博弈,牵涉到俄罗斯、美欧、中国大三角关系的国际战略格局。观察乌克兰危机,人们更重要的是应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启迪。其一,走中国自己的路,稳定压倒一切;其二,实力彰显国际地位;其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其四,关键是立足国内,把自己的事办好。  相似文献   

2.
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有极其复杂的国内因素的原因。同时,它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和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博弈的结果。乌克兰危机对国际形势的影响虽然不如舆论界预期那么大,但它可能会影响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部署和进度。中国应当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在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坚定既有原则立场,强调尊重独立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干涉内政,同时也要积极有所作为,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独特的大国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雪凌  张猛 《经济导刊》2015,(4):97-101
以乌克兰国内政治纷争为导火索的政权危机,迅速演变为剧烈的地缘政治冲突,变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代理人战争",使危机背后俄美博弈的实质浮出水面。在乌克兰危机中拖垮俄罗斯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利用俄罗斯牵制欧盟是美国欧亚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高健 《经济研究导刊》2014,(28):266-267
围绕乌克兰危机,八国集团成员国关于地缘政治秩序的重建进行着博弈,八国集团再次成为国际舆论焦点。新形势下,中国如何处理后危机时代与八国集团的关系,找准国际合作的落脚点意义重大。未来,中国与八国集团之间应该张弛有度,并积极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四国"等国际组织中寻找新的发力点。  相似文献   

5.
乌克兰在二十三年前脱离苏联独立,宣布实行民主共和制政体,但乌克兰转型之路步履艰难,至今政局动荡、经济衰败。乌克兰落入"民主陷阱"的深刻教训,对于所有向现代化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都值得反思和警惕。首先,成功转型需要成熟而有远见的政治精英;其次,成功转型需要自强独立的民族精神和立足本国的道路自信;再次,成功转型需要建立不同利益群体的协商机制,发扬妥协精神,在差异中寻找共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粮食危机的阴影笼罩全球。本文剖析了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粮食危机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以期提高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美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表面和深层次原因,分析了美债危机对世界及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立足国内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敦促美国尊重我经济利益,维护我国美元资产安全;切实推进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推进我国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  相似文献   

8.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大衰退和较微弱的复苏。此间,发达国家似乎受到了更多挑战。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连续时间已经超过两年的欧洲债务危机,其中希腊政府所面临的债务危机最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9.
银行危机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及其对银行危机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处于危机状态的银行,为什么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道德风险是如何影响危机处理成本的,并提出我国中小金融体系重建必须重视先从根本上克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包括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文章分别定义了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指出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银行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货币供给量、产出水平和失业率以及财政收入;货币危机对宏观经济影响表现为: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书君 《经济师》2011,(6):12-15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主要在于: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的源头;金融衍生品过多掩盖了巨大风险;多重环节的利益链条断裂是危机的深层原因;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危机的重要成因;对金融机构放松监管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因素;金融全球化是危机传导的背景条件。在评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严重危害基础上,论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主要包括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巴西、东南亚和国际组织对金融危机的应对,以及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呈现的新变化,并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启示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大国博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危机时代,美国、日本、德国、巴西与中国展开了一场大国汇率博弈。这些大国寄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转嫁危机,提振本国经济。然而,各国在全球的位势差异决定了其不同的策略选择。面对不断升级的人民币汇率大国博弈,中国必须学会用政治乃至国家竞争的战略眼光来看待问题的实质,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来推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拒绝人民币“被升值”。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致使全球资本市场大幅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或缩水,乃至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深入探讨次贷危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吸取其经验教训,对我国金融业的稳健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郝宇彪 《经济论坛》2010,(12):13-17
2010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成为国内外世界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原因、影响等进行了研究。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直接原因、助推器以及深层原因的角度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就其对欧元区发展前景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焦点无疑是美国的房地产下降所引发的次贷危机。美国放纵的经济政策是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和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连成一体,美国的次贷危机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经济体。关于次贷危机是否会形成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金融风暴,各方面的争论远未平息。美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弱势必要对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产生复杂多变的潜在影响,中国在慢慢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亟需警惕美国经济走弱所产生的“蝴蝶效应”,避免被“殃及池鱼”。本文的重点也在于深入分析其潜在的影响,并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进  张凯 《经济前沿》2007,(10):49-52
本文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论证了次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贷款-分散”模式链条上各主体的收益激励结构和次级贷款品种设计导致的次级债市场扭曲繁荣。本文还从次级贷款品种设计出发论证了次级债问题将在较长的时间里纠缠美国经济,从次级贷款支持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分档设计得出该市场的绝大部分投资者不会因次级债危机而经受损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公共危机条件下的信息博弈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宇 《经济师》2008,(6):8-9
在发生公共危机的条件下,信息成为政府、传媒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围绕着信息的控制与管理、信息的辨别与筛选、信息的接受与传播。政府、媒体和大众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博弈关系。对公共危机条件下的信息博弈与管理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政府应急动员能力,构建高效、有力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进而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美国政府的公共政策对次贷危机爆发的影响,具体主要涉及各项住房政策推动房地产泡沫膨胀及对政府"赞助"的房地产金融企业监管不当的问题,探讨我国应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政府危机预防和监督的机制问题,建立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工作以及相应的督察部门博弈模型,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角度研究地方政府的危机预防意愿和监督工作效率问题,通过性质分析得到了理论结果,结合我国状况,提出了改善意见,为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贷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就中国的出口而言,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日渐显现,并仍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论述了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冲击及其影响,并对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