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江苏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沿海滩涂是江苏省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文章阐述了滩涂开发的作用,分析了江苏省滩涂开发利用现状、潜力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统一管理机制、抓好土地权属管理、进行滩涂资源调查评价与规划、建立多元投资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技术提高等5项开发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模式和建设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缓解江苏省土地资源短缺状况,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通过分析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盐化滩涂区围垦-养殖-复垦的开发模式,脱盐滩涂区以粮棉种植业结合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发展模式。阐述了滩涂开发整理的灌溉排水、水质控制、脱盐改碱、农田防护、土地平整等方面的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全国滩涂资源最为特殊和丰富的江苏省为例,根据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现状的最新统计结果,结合江苏省"908"调查成果,总结分析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概况;通过实地调研对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的需求进行了探讨,重点针对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效率、利用机制及沿海生态文明建设三方面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滩涂围垦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完善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机制以及统筹兼顾、绿色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沿海滩涂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正确理解、准确认定滩涂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地类的性质,对于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各地类数据的准确性,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滩涂开发安置南水北调移民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东线工程大农业方式安置农村移民的具体困难,分析测算了江苏省沿海滩涂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和不同安置标准下的移民环境容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滩涂开发增量土地资源安置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如以江苏省当前人均耕地面积0.095 hm2的水平安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移民,则滩涂开发增量土地资源近期可安置移民114.08万人,移民环境容量的理论上限为405.21万人,足以安置东线工程的农村移民;同时,分析也表明结合江苏滩涂开发安置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的设想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在对现有沿海滩涂植物资源调查分析和耐盐植物新品种选育基础上,提出江苏沿海典型滩涂围垦区域生态重构关键技术,包括堤外原生湿地加速滩涂淤积关键技术、垦区海堤生态重构关键技术以及垦区堤内湿地生态建设等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集成示范,为江苏沿海滩涂围垦与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7年4月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和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展江苏沿海滩涂综合开发规划试点的通知、江苏省农业区划办公室会同省滩涂管理局,以1987年4月至10月共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了规划试点任务,整个规划工作分三个方面简述如下: 一、规划成果 包括(1)沿海滩涂综合开发规划;(2)沿海滩涂基本情况和规划数据册;(3)沿海滩涂综合开发规划附件,内容主要是开发利用典型经验总结和专题调查报告;(4)沿海滩涂资源和开发规划图集。  相似文献   

8.
江苏沿海滩涂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江苏拥有约65.3万hm2的滩涂,是江苏最主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有超过2/3的海岸带处于淤长状态,每年新淤约1333 hm2,滩涂资源总体开发水平不高,因此滩涂围垦利用的潜力很大;从管理体制,资金、技术的投入、滩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对江苏沿海滩涂的可持续发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沿海滩涂时空变化研究对滩涂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87-2016年遥感解译获取的连云港沿海滩涂区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土地利用重心转移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近30年来连云港市沿海滩涂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87-2016年,连云港沿海滩涂面积变化经历了快速减少阶段、缓慢减少阶段和基本稳定阶段,期间共减少35.8691km~2;(2)近30年间,滩涂重心逐渐由经济发展较快的连云区向发展较慢的赣榆区转移;(3)到2016年,沿海滩涂面积有30.8%转变为裸地,19.96%转变为养殖水面,14.9%转变为耕地,13.14%转变为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海滩涂资源将成为沿海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本文以江苏沿海腹地的盐城市滩涂资源和港口群开发为例,基于沿海滩涂生态环境及沿海港口开发与利用现状,从港口节点地区环境压力、滩涂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海岸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沿海港口开发对滩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从滩涂资源生态保护的视角出发...  相似文献   

11.
沿海滩涂退化,亦可称之为沿海滩涂生态环境恶化,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是人类对沿海滩涂资源过度以及不合理利用而造成滩涂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滩涂资源逐渐丧失的一系列现象和过程。沿海滩涂退化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然侵蚀和人工侵占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恶化;污染严重,沿海环境恶化。沿海滩涂退化不利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明确沿海滩涂退化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探索防止其退化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是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如何根据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资源分布情况,做好农业开发信贷工作,促进农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一、江苏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农业开发信贷工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江苏省的"九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到2000年,计划全省粮食产量3400万吨、棉花53万吨、肉类300万吨、水产品240万吨、油料180万吨。为实现这些目标,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加快农业资源开发的速度和开发质量:一是加快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我省现有滩涂面积960万亩,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相当于全省土地面积的6.5%;二是大  相似文献   

13.
蓄淡水库和引排工程是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针对现有围堤工程与蓄淡、引排工程建设脱节,导致重复开挖回填,投资和土地占用增加等问题,提出将围堤修筑与蓄淡水库、引排工程建设相结合的理念,将围堤取土形成的取土坑作为引排河道、蓄淡水库使用。在此基础上,拟开展与围垦土方平衡和生态相适应的河道规划模式与断面优化设计,以及高钠盐粉砂土道坡面防护技术、与围垦施工相结合的平原水库的施工流程及工艺等研究,为沿海滩涂大规模围垦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江苏沿海滩涂围垦现状的最新统计结果,结合江苏"908"调查成果,分析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总结滩涂围垦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滩涂围垦开发中利用效率、利用机制及沿海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建议对策:陆海统筹、规划先行的开发理念;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开发政策;提升技术、高效开发的开发技术以及健全法制、创新管理的开发体制。  相似文献   

15.
浙江沿海滩涂,大多受海潮浸渍,为重渍土和极重盐渍土。新围垦的一线海塘,无任何山体和建筑物体阻挡,海风、海雾长驱直入,带有盐分,对建筑物和机械设备及产成品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对农作物生长也有较大的危害。 开展沿海重盐渍土绿化技术研究,建设优良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对抵御台风,防止干冷风,阻挡海风、海雾的侵蚀,改善沿海围垦区的生态条件和环境景观,加快沿海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89年以来,世界银行对我国沿海部分地区相继投入了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滩涂开发。经过3年来的开发建设,一大批沉睡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得以利用,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最近,笔者审计了某县利用外资开发滩涂的情况,得到4点启示,值得借鉴。启示之一:沿海滩涂的开发要注意资源的综合利用。某县××乡对虾养殖场,拥有600余亩对虾养殖池。他们开始经营时,只是单一养殖  相似文献   

17.
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了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投资可行性的基础上,针对现时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停滞不前的局面。提出了界定滩涂资源产权、合理安排开发产业等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钱塘江河口滩涂开发经济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涛  郑君  韩曾萃 《水利经济》2009,27(3):25-29
为评估钱塘江河口滩涂开发经济效益,调查统计了钱塘江河口两岸各县市历年治江围涂的时间、规模、投资和产出效益,依据相关的经济评价规范和土地估价规范,采用效益费用和基准地价两种计算方法对钱塘江河口已开发利用的滩涂资源进行效益评估。结果表明,钱塘江河口滩涂开发的效益费用比在11.43-15之间,围涂土地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沿海滩涂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这一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而言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分析了当前我国沿海滩涂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依靠科技发展沿海滩涂水产养殖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海围垦规模巨大,世界尚无先例。沿海滩涂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是关键,而围垦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联合调度技术又是水资源保障关键技术之一。分析国内外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研究围垦区水资源需求管理措施、盐碱环境下多水源多用户淡水资源联合调度技术以及围垦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实现沿海围垦区水资源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