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娄成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3):72-74
孙犁小说以展现女性的人性美和形象美为主要特征。小说强烈的女性文本意识以及对女性人物内在品质和所处外在环境的描绘渲染,无不呈现出浓厚的道家文化风尚。受道家审美文化的深刻影响,孙犁成功塑造了许多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并由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思维和艺术追求注入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张瑞雪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
在当代中国文坛中,贾平凹被认为是最坦诚、最具探索精神的乡土作家,他以农民身份、民间立场为出发点揭示了乡村生活的变化和乡村文化的嬗变,作品中展现出浓重的乡土情结。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与秦文化的熏陶、乡下人意识、边缘人身份等密切相关,表现为对商州自然风光的赞美、对乡村世俗心理的批判、对乡土文化的反思等。 相似文献
3.
张爱霞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1):134-135
乡土情结是中国人身上具有的一种"特殊烙印",从流传到今天的文学作品中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来。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受农耕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深重,在今天这样一个节奏飞快的时代,仍然是一份值得珍惜的"瑰宝",并且,要将它自觉融入和谐家园的构建之中,为我们的时代增添特别的"符号"。 相似文献
4.
孙海平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5):80-82
孙犁的小说蕴藏着丰富多彩、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情走笔,缘情成,以情统率全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一体,具备独特意境;表现真实的群众生活的情调,揭示特定生活底蕴中包含的美质;充满生活韵味、行进之感和弦外之音的人物对话。上述艺术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孙犁诗体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娄成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1):70-72
孙犁的小说因诗情弥漫被尊崇为“诗意化小说”,同时,又在结构、情节及语言上表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两者的特征既具有共通性,又有意境、程式上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达到了相互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李红霞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71-72,77
孙犁小说用平淡的日常对话作为美好爱情的表述语言,恰到好处的语音处理和暗示、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爱情表述语言独特而含蓄,释放出无穷的艺术魅力。男女主人公的外形与性格解释了孙犁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李威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9):108-10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京派虽然没有形成组织严密的社团,没有统一的口号及宗旨,但是,从该派的创作旨趣和精神取向上看,唯美主义一直是其成员共同的追求,这在他们的文本中彰显为对个性自由和形式美的迷恋。而同时,对于生的眷恋与摹写又使得京派偏离了唯美的航向,向写实风格归趋。 相似文献
8.
逯道理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5):88-89,93
善于深刻刻划社会的鲁迅,同样善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他笔下再现的多是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江南水乡的自然风貌,他的现实主义笔触表达了自然美对人性的陶冶和对灵魂的净化。他既强调自然美客观的一面,同时更强调其社会性的一面。他的描写总是带有内心深处的沉重和滞着,使之包涵着广泛的社会意蕴。他笔下自然景物描写的象征意味十分浓厚,体现了无限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9.
徐孝先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1999,(1):73-74
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把握贾平凹的描写技巧,一是描写中姿韵兼备的抒情格调;二是充满生活情趣的慎密的细节描写;三是景物描写;一幅幅淡雅隽永的水墨画。 相似文献
10.
刘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200-201
每一位从农村出来的作家的作品往往少不了对家乡的描写,贾平凹正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他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家乡问题的作品。论文以《秦腔》为例,从对土地沦丧的焦虑、对传统文化消失的焦虑以及对伦理道德崩坏的焦虑三个角度,探讨贾平凹小说中的乡土意识。 相似文献
11.
美眉小说是当代别样的女性文学 ,美眉小说作者用年轻女性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并对这一世界表明自己的态度 ,一种对都市欲望自白的态度。作品体现出她们在都市生活中的时尚与消费 ,以及感受年轻生命的快乐与忧伤、甜蜜与无奈、欲望和挣扎、奋斗与颓废 ,从而形成她们独特的“都市情结”。 相似文献
12.
张东旭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36-38,62
作为一个从农村中走出的作家,刘震云一直试图对乡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在他的小说中,对乡村文化中的关系、权利和历史进行了深刻而独特的思考,他所反思的是农民文化历史观中对人精神禁锢和毒害的部分,也就是乡土社会里几千年来封建传统的官本位文化和现实功利精神。 相似文献
13.
浪漫主义是20世纪文人精神的一个风标,浪漫主义想像与革命理想曾一度在左翼文学理论者的倡导下,结合成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式。以孙犁小说创作为个案,深入分析革命话语与浪漫主义由结合走向分裂的痛苦历程及原因。这种由结合走向分裂在孙犁小说创作中表现为从革命的浪漫化到革命的史诗化,以及浪漫主义创作形式的政治化历程,小说创作主题则由20世纪40年代革命与美的统一,到50年代革命与美的分裂,反映了一个文人浪漫精神的失落;作者曾试图努力填补个人与时代的差距,然而最终无奈地选择了清醒地退场。 相似文献
14.
李君玲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6):65-68
萧红是少有的中国现代乡土学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感悟触摸到了乡村苦难最深层的精神脉搏,对苦难大地的彻底展示,那种奇绝惨厉的学风格在中国现代学史上非常稀缺。她也展示了东北黑土地瑰丽、复杂的风情,那种似淡却浓的悲哀流淌出的向往与痛楚之情,让人感到无比的真诚。同时,透过其对乡村苦难的彻底书写,可探求其小说作品的深刻意蕴及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崴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58-61
赛珍珠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大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这部长篇小说,于1931年在美国出版,是1931年和1932年的美国年度最佳畅销书。在小说中,赛珍珠对主人公王龙身上体现出的深刻的土地意识进行细致的刻画;同时成功塑造了阿兰这一经典的女性形象。1932年赛珍珠凭借该小说获普利策奖,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16.
袁启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96-97
沈从文是从湘西走出的现代文学大家,其早期军旅题材的小说创作与其军旅世家身世、六年军旅生涯和湘西社会独特的尚武任侠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孙犁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他将战争中的生活素材在自觉的艺术选择中提纯与净化,将人生诗意化、理想化,一般很少正面地描写战斗的具体过程和战争的惨烈与血腥,而是以战争为背景,极力凸显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人性美与高尚情操,并以此构筑了作家人生理想中的伊甸园。这既有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有“五四”启蒙文化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有战争时期时代体验在作家身上的折射。 相似文献
18.
陈佳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36-38
薇拉·凯瑟以童年的经历为题材,创作了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我的安东妮亚》是其公认的代表作。运用生态批评理论探讨小说中的人与自然﹑自然与两性的关系,不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凯瑟笔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而且对于保护当今日益恶化的环境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
周玉英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103-104,109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创作了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厚重地方色彩的农村生活题材的小说.从其产生背景、创作概况及特点等方面可以梳理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发展的脉络,进一步确立它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