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项传统技术特色。新形势下,山西省旱作农业亟需升级为涵盖绿色、健康、生态良性循环及可持续发展等新内涵的有机旱作农业。以山西省长子县为例,从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入手,深入分析该县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大胆探索其发展路径,为破解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瓶颈,形成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山西少雨缺水,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这一重要指示,为山西省长治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信心、提供了遵循。近年来,长治市坚持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青海云杉旱作林成活率,分别使用保水剂、干水、造林粉及地膜覆盖等方式对云杉幼苗进行处理,开展不同保水措施造林试验。试验表明,不同保水措施对青海云杉幼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有机旱作农业“长治路径”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长治市有机旱作农业创建调研,分析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瓶颈,总结了有机旱作"长治路径"模式类型,提出有机旱作农业建设应注重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有机旱作生产技术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粟·黍·猪: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作农业类型是一种以种植业为主、以养畜业为辅,种养结合的农业结构性组合。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生业模式等诸多方面出现的变化揭示出这一时期农业发生的条件已然具备。粟、黍、猪等构成旱作农业类型的农业对象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诸多遗址的相伴出现表明一种农业结构性组合的雏形开始产生。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末期以来是旱作农业类型最终形成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类型的逐步趋同;农业生产在人类生业模式中逐渐成为主体;农业结构性组合的逐渐完善;种植制度和饲养策略的理性发展;诸农业对象生产方式的相互兼容;种植业和养畜业构成对象的多元化等。旱作农业类型在北方地区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早期文明进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深思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阜新地区干旱频发、春季风沙大、生态环境脆弱、农业产业发展滞后,近年来,阜新地区深度挖掘旱作文化精髓,建立旱作与节水农业特色示范区,积极发展应用以集雨-蓄水-保墒-补灌为核心的旱作与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完善配套机具与产品,集成创建现代旱作与节水农业模式,有效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旱作农业生产能力,实现旱作农业生产加工提质增效,推进阜新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6月7日,农业部、财政部在甘肃省兰州市联合召开部分省区旱作农业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发展旱作农业已成为抗旱减灾夺丰收的一项革命性措施,旱作区已成为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一、调整旱作农业地区生产构结的战略意义 北方旱作农业地区主要指秦岭——淮河以北的半干旱、半湿润的农业地区。本地区包括东北平原中西部,内蒙古高原中东部,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以及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山前低山丘陵等地。如果将西北干旱  相似文献   

9.
近期,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资金7亿元,支持华北、西北等7省区开展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前,发展旱作农业已成为抗旱减灾夺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旱作区已成为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我国农业面临"水减粮增"压力据统计,当前我国有近10亿亩耕地为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全国大约85%的小麦和90%以上的玉米和薯类是在旱地生产的。专家认为,以提高降水利用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10.
对有机旱作农业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涉及传统有机旱作农业和现代有机旱作农业研究的背景、概念内涵、发展路径等方面。结果发现有机旱作农业方面的研究文献并不多,且研究面比较窄,深度不够,发展路径主要局限于技术路径。认为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阶段,有机旱作农业的研究方向应是基于生产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及生态体系等全方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西部省区中,旱作农业面积占耕地的68.9%,旱作农业增产潜力巨大,通过大力开发并引进现代旱作农业技术,加大投资力度等措施,旱作农业将会有大的发展,并成为西部大开发中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农业部: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农业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召开全国旱作农业工作座谈会,强调旱作区已成为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下一阶段,要加大政策、资金、科技等的支持力度,全面推进旱作农业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使自然降水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具体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田间小型集雨蓄水设施建设,加强坡耕地治理改造,加强田型调整。二是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围绕作物集成技术、抓住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共有耕地面积10917.8万亩,其中旱地面积8734.24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纵观我区粮食生产历史,可以看出,旱作农业的丰欠左右着全面粮食形势,直接影响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确立建设旱作基本农田的措施和标准,可以改善农业生态条件。提高旱作农业产量。目前我区旱作农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是:水资源缺乏,旱灾频繁;耕地资源丰富,但农业生产条件差;科学种m水平低。投入不足。这些特点对旱作农业发展不利,但我区旱作区光能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大,土壤类型多,雨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生…  相似文献   

14.
保水剂作为一种具有环境友好特征的高分子材料,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改善土壤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保水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当前保水剂在产品研发和农业应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保水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保水剂新材料创新研制和合理应用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旱作农业,也称雨养农业,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在不利于发展灌溉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天然降水,通过建立合理的旱作农业结构采取一系列旱作农业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实现高产、稳产的农业模式。我区75%以上的耕地是旱地,旱作区粮食产量约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60%。旱作区的丰欠直接左右着全区农业的形势。治旱兴农,提高旱作农业产量既是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措施,也是改变旱作区乃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状况措施之一、制约旱作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干旱我区地处半干旱气候区,不但降水少,而且季…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山西农业的地理和气候特点,论述了有机旱作农业的科学内涵和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过程。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出了山西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垦经济》2008,(5):F0003-F0003
在生产中,保水剂一可用于营养袋(钵)育苗,二可在定植时抗旱保壮苗,三可撒于施肥坑为成年果树等提质增产。本公司研发的颗粒状保水剂保水性、透气性好,寿命长,用法简单。较少用量即可在定植时抗短期干旱,适量使用可保作物经济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垦经济》2008,(4):65-65
在生产中,保水剂一可用于营养袋(钵)育苗,二可在定植时抗旱保壮苗,三可撒于施肥坑为成年果树等提质增产。本公司研发的颗粒状保水剂保水性、透气性好,寿命长,用法简单。较少用量即可在定植时抗短期干旱,适量使用可保作物经济生长。  相似文献   

19.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推进旱作节水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路明同志在1999年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现场会上的讲话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通过试验示范,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突出抓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1999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着重提出要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也反复强调要建设一批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高度重视,为我们今后加快旱区农业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全面推进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机旱作农业是传统农业中的精华。云南省昭通地区的旱作农业在山区商品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据1979年统计,全区481万亩耕地中(习惯面积)旱作耕地426万亩,占88.5%。1983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85.673万斤,其中旱粮158.073万斤,占总产85.1%。在33,467万元的种植业产值中,旱作产值占90.1%。林业收入中有40%的经济林收入来自旱地;畜牧业产值中有71%的收入来自旱粮及其副产物转化。全区2.2亿元的农产品商品总值中有95%直接和间接来自旱作产品。上述数字证明,旱作农业是山区经济的支柱,是商品生产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