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毕翼 《湖北审计》2013,(12):6-8
内部审计增值目标的提出,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向增值型转型指明了方向,增值型内部审计以价值为核心,审计活动更加贴近组织的价值链。本文将价值链理论融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转型的研究中。尝试建立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以期为探索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转型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内部审计尚未完全独立。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仍然以在银行高级管理层领导下开展稽核监督工作为主要管理模式,而不是由董事会或监事会及其下设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这使得内部审计部门无法有效约束行长的权力,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王华  李大红 《会计之友》2008,(33):60-61
本文比较、分析了中美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审计价值,发现: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机构的人事和预算权皆由审计委员会掌控,其独立性和权威性较强;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以风险控制为工作重点,建立了一套以银行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运作体系,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运作体系包括以流程为核心的全过程监督体系和以风险等级为中心的全方位评价体系,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审计价值方面均存在差距。由此,笔者提出借鉴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先进经验,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秦晶 《管理观察》2015,(22):157-158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控的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以风险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增值为目的,以监督评价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有效性及经营管理绩效为主线。对内部审计进行全流程的质量管理,有助于内部审计充分发挥作用。本文试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内涵和控制环节着手,展现实施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分析了中美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审计价值,发现: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机构的人事和预算权皆由审计委员会掌控,其独立性和权威性较强;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以风险控制为工作重点,建立了一套以银行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运作体系,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运作体系包括以流程为核心的全过程监督体系和以风险等级为中心的全方位评价体系。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审计价值方面均存在差距。由此,笔者提出借鉴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先进经验,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优化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深化,各方面对内部审计如何更好地提供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在做好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拓展咨询职能是大势所趋.本文就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开展管理咨询审计应抓住的三大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审计方法,探索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拓展管理咨询审计的更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最新审计理念为导引,综合分析了人们对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各种认识与观念,评价了管理审计的作用,并就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管理审计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开展内部管理审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加大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是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的重要保障。本文对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动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排险“角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多年的历史,但也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的三个发展阶段.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殊情况,银行内部审计的"排险"(排除经营风险,下同)任务更重.可以说,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排险"角色既是完善内部审计职能的必然结果,也是现阶段商业银行满足内在需求和解决外在压力的共同需要.那么,内部审计应如何担当好这一角色、出色地完成"排险"任务呢?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管理特点,内部审计部门应重点对本单位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创新业务、重点业务、高风险业务及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价,以有效防范风险,使商业银行实现稳健经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0.
彭兰香 《财会月刊》2008,(12):57-58
加大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是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的重要保障。本文对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动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期刊登的一组文章,以“信息系统如何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审计风险”为专题,重点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工作中对审计风险各要素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的风险控制,以及审计风险理论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借助于工程技术方法和计算机系统,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审计计划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张欢 《财会月刊》2006,(7):57-58
选择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状况的内部审计模式,对于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银行内部管理和促进银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内部审计模式的现实选择谈了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国际上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产生了诸多深远的影响,今天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注重内部控制,参与银行公司治理,开展增值审计,发掘内部审计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以业务数据为基础,从中提取出对审计工作有用的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从而使得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向全面审计、数据驱动审计、持续性审计等方向转变。不仅能够提升内部审计效率,优化审计资源,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内部审计风险。本文首先研究了大数据审计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促进作用,其次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数据收集、审计人员能力、数据安全、审计数据结果可信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改进策略:加大数据共享与模型构建、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强化审计数据安全管理、增加审计数据可信度和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审计体制的改革,金融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明显增强,通过发挥审计监督、评价和建设职能,对保障业务的稳健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从审计实践来看,金融内部审计如何不断深化、提升内部审计的层次,使内部审计为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提供更富有成效的审计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一)强化内部审计理念,要积极倡导以开展风险为导向的价值增加型审计活动金融内部审计,在审计功能和目标上,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审计创造价值为核心,以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能力、促进银行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为宗旨。因此,银行内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舞弊三角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从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实践,剖析了商业银行的舞弊行为,分析了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的职能作用,并在探讨商业银行舞弊审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国际先进舞弊审计理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舞弊审计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垂直管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新体制等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给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审计质量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风险。以审计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对进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是评价及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改进公司治理、强化风险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内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内部审计的有效性。1.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现行体制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普遍面向经营管理层而不是直接向"三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审计人员独立性较差,所做出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呈现的新特点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与之配套服务的内部审计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1.审计地位上的法律权威性。《审计法》第二十九条对内审做出了明确规定,确立了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的关系,这是我国在法律中第一次对内审做出规定。《审计法》只对内部审计作了原则性规定,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是《审计法》关于内部审计条文的具体化。《规定》中特别提到县级以上国有金融机构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作为银行部门法律,《商业银行法》第六十条也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由此看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要求,不是"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而是采用了"应当"的措辞,增强了建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