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尚文 《农业经济》1993,(11):31-33
1985年我省农村一些地方开始萌发出农民合作基金会。为促进这一新事物的发展,我省首先在锦县进行了专题试验。经过二年来的试验探索,取得了可喜的经验。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到现在,全省已有51.6%的乡镇建立了农民合作基金会,统管资金6.2亿元,可融通资金4.53亿元。下面就建立农民合作基金会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振兴农村经济,加强和完善农业投入主体机制。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决定资金的需求。发展农村经济,搞“两高一优”农业,农村实现小康目标都必须增加资金投入。而增加投入,首先要通过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和农村资金投入。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要增加投入,但光靠财政增加投入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组织和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民自我积累资金的投入。是农业投入的主体。现在可以看到,建立和办好农民合作基金会,就是强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浙江南浔农村合作银行积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积极转换经营机制, 增加信贷有效投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截至目前, 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28696万元,比年初增加29189万元,增幅达14.63%,当年新增农户贷款达到11018万元,农户贷款余额达到91831万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0.1%。  相似文献   

3.
一、农民收入现状 近年来,中央连续对农村发展发了“一号文件”,奉贤区委、区政府也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保持健康协调发展,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全区8个镇,5个开发区,277个行政村,3185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总数14.68万户,农村人口37.28万人,劳动力23.65万人,2005年全区实现农民所得28.1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所得51746万元,第二产业所得179045万元,  相似文献   

4.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五”时期是我省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出台最多、资金投入力度最大、农民受益最实、资金使用效益最好的一个时期,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一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累计减轻农民和涉农企业负担59.8亿元,基本实现了“少取”的政策目标。二是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全省财政支农支出477.43亿元,比“九五”增长55.2%,财政用于教育、卫生、文化、广电等领域的支出也重点向农村和农民倾斜,较好体现了“多予”的政策导向。三是改进财政支农方式,有效探索了“放活”的政策路径。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的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按照“增加投入、引导放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思路,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13亿人口中,9亿多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使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三农”,下同)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关键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当前的实际,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笔者谈谈如下几点思考。一、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与农村、农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了农业的发展,才有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才有农民的好日子。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毛泽东同志曾鲜明地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  相似文献   

6.
江苏要情     
800万:3.36亿 先建后补“激活”江苏设施农业 800万补助吸引来336亿元资金投入设施农业!自2007年起,江苏省黄河故道农业开发项目区首次尝试用少量财政资金实行“先建后补”,对农民投资的高效农业设施给予适当补助。近两年,此项资金共投入800万元,吸引农村闲散资金参与设施农业的投入达到3.36亿元。由此发展的近8000亩高效农业设施,使3200多户农民户均增收2400元以上。这一尝试为财政支农资金从“加法”向“乘法”转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切实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农村劳务经济和乡镇企业经济,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我省实现农业增加值1461.5亿元,增长5.7%。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6元,增长11%。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8.
第一种观点:“工业反哺农业”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这是对的,但不全面。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最基本要求是对农业的“予”要大于对农业的“取”。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必然要求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但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的政策,更加公平地对待农民,因为任何歧视都意味着“三农”利益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限于多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民增收也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困境,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在此背景下,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围绕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大力兴办乡村合作公司,不仅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1月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极其深刻地阐述了搞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高瞻远瞩地指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进一步深刻指出了加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行在促进和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极其…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处于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过渡、农村传统社会加快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阶段。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吹响了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两个趋向”、统筹城乡发展等支持“三农”工作的重大方针,构筑了支农惠农的政策框架.出台了诸多关系民生、民利、民权、民情、民心的政策和措施.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全面取消.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和国债支农项目不断增加.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耕地保护、转移就业、养老保险、义务教育等制度和试点逐步落实。面向未来。“三农”事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  相似文献   

13.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这一目标,江苏省财政系统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加大"三农"投入,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据统计,2011年江苏省财政支农投入(农林水事务)达到618.13亿元,比2006年增长504.8%,"十一五"时期年均增幅38.2%.在各项财政支农政策的拉动下,全省农民收入水平也实现了较快增长,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5813元,2011年达到10805元,增幅为185.88%,年均增幅13.2%,尤其是2010年、2011年两年,农民收入增幅均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江苏省成为全国城乡收入比最小的省份.  相似文献   

14.
今日学习     
正进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9月22日,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时强调  相似文献   

15.
减轻农民负担是党的农村基本政策,我们要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强化监管,扎实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坚决纠正侵害农民权益的不正之风,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责任感近几年,中央和省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增收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当前,全国有5800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省农村年均人平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还有86万户411.2万人。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党和政府的首要问题。要使这一问题更好地得到解决,在宏观的政策层面上和微观的操作上,主要应做到“两减两加两提高”。一、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加快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实行的是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农村人口占了约七…  相似文献   

17.
《江苏农村经济》2006,(3):20-20
[本刊讯]“十五”时期特别是近三年来,江苏省各级财政部门坚持把服务三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主题,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财政对“三农”投入规模之大、惠农政策含金量之高、落实措施之实、农民得实惠之多,为多年来少见。连续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初步统计,2005年仅省财政对“三农”领域的各项投入就达150.4亿元,在2004年增长55.3%的基础上又增长了32.9%。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减法”“加法”一起做。2003年,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两工”和以资代劳数额。2004年,全省农业税税率由7%调减为4%,全…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千方百计地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是从上到下、各行各业、条条块块的一件大事。特别是“涉农”部门更应把“涉农”服务工作与“三农”工作合拍,以关心“三农”、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热情,真正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解农民之所难。 江总书记讲:“要真正而不是表面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提出全民奔小康的宏伟目标,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政府也在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相继在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下发了两个一号文件,就农民增收和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制定了若干力度大,措施实的政策,农民增收幅度较大,在这种全国上下都十分关注“三农”问题的形势下,如何继续增加山区农民的收入成为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农业部将为农民办理政策宣传、科技支撑、生产扶持、产销衔接、条件改善等五大类31件实事,主要包括:向农民群众宣传“三农”政策,为基层组织送30万份《农民日报》,为农民送书送信息送广告服务,为农村“大喇叭”广播站提供信息服务,举办“中华农耕文化展”,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