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子龄,中国国画之乡安徽萧县人,自幼受画乡熏陶,酷爱绘画艺术,1989年拜安徽省画院著名山水画家葛庆友先生为师,从其研习山水。  相似文献   

2.
吴紫园 《商业科技》2014,(12):60-61
柳林峰先生,1945年生人,家乡东海画坛浙江明州浦港山。幼年学画深受任百年、潘天寿、黄宾虹等绘画大师的影响,其山水取法元代大家黄蒙、黄公望等前辈;人物深得蒋兆和、黄胄等现代大家之风。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其作品《水乡姑娘》1999年在纽约世界艺术中心获银奖,历史人物画《诸葛亮》2009年在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办的展览中获银奖。  相似文献   

3.
"笔墨清华"、“无声之诗”是当代艺术史家王伯敏和篆刻名家钱君訇两位先生为《胡润芝国画集》作的题句。“笔墨清华”从绘画的语言方面概括了胡润芝中国画笔墨的特点——"清华无铅":“无声之诗”则从中国画意境方面透射了胡先生绘画的神髓——诗入无声之境.乃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4.
<正>柳林峰先生,1945年生人,家乡东海画坛浙江明州浦港山。幼年学画深受任百年、潘天寿、黄宾虹等绘画大师的影响,其山水取法元代大家黄蒙、黄公望等前辈;人物深得蒋兆和、黄胄等现代大家之风。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其作品《水乡姑娘》1999年在纽约世界艺术中心获银奖,历史人物画《诸葛亮》2009年在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办的展览中获银奖。  相似文献   

5.
张贝贝 《商》2014,(24):95-95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的绘画理论,这句话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基本的创作原则,本文通过这一理论元代画家倪瓒的山水画进行剖析来了解他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6.
《中国拍卖》2012,(11):28-30
中国书画专场 张大千《荷花图》领衔 中国书画专场包括黄宾虹先生的"山水册页".张大千水墨"荷花图",陆俨少"山水人物图",林风眠"仕女人物图".罗牧“山水人物图”及近现代名家作品等。张大千《荷花图》,作品兼绘画、书法、篆刻、诗词于一身,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是创新艺术风格的代表之作,并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  相似文献   

7.
不管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家最终要表现的还是绘画语言本身。周京新用几十年的时间去探索中国画造型语言,他要追求的正是绘画语言本身的纯粹性。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山水园林界,流传“苏氏山水甲天下”的说法。2005年底,买下广东肇庆将军山50年经营权、创办中国第一石《文化主题公园的深圳山月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克非,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他:把景区内发现的罕见砚坑,发掘成端砚历史文化景点。而苏克非的有名,还在于“苏氏山水”以及批量制造仿真山水的工厂。  相似文献   

9.
常志康 《上海商业》2014,(10):56-60
知名画家武千嶂的画,犹如大自然中的山水云雾、清风飘逸、气和韵畅。他通书法五体,涉油画,擅长国画,尤爱山水,得意和成就于泼墨山水。近赏千嶂先生的山水画作品时,总为隐约的似有似无的东西受感动——"没骨"?天人合墨有道记得2013年9月的一天,在他的一幅新作前,忽听得"没骨水墨山水"的"新名词"。  相似文献   

10.
沈杰 《上海商业》2012,(9):64-65
清风、秀竹、幽山、丽水,这便是陶亚杰先生的山水画留给我的最初印象。这个印象极深,一直到现在,这八个字所描写的山水画面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无法磨灭……当然,用这句话来形容陶亚杰先生的山水画还是远远不够的。上海浦东,中国大地的这块热土,蕴育着一位中国著名山水画家——陶亚杰先生。1946年他在川沙一个八级彩印技工的家里悄然问世。父亲收藏了不少名人画册,正是这些诱人的山  相似文献   

11.
王蒙的绘画理论和实践推崇“隐”这一审美趣味,王蒙绘画中的“隐”主要表现在题材之“隐”:以隐居生涯、佳山秀水的环境为描绘对象;技巧之“隐”:线条魅力的展开。王蒙用最简洁单纯的艺术语言,表达出避世隐逸,超凡脱尘的人生理想,幽然淡润的处世态度,把山水画作为情感的归宿和依托,这是王蒙在绘画中最为重要的审美趣味,也是元代山水画家所共同的追求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拍卖》2013,(5):20-23
中国书画五百余件拍品,分作(一)、(二)两个专场。黄宾虹《溪山村居图卷》是其1940年代中期的得意之作,画家以锥画沙之笔力,勾勒山川、草木、屋舍、石桥,水墨点染坡石,以求山川形质,复用石绿、赭石皴染山石、树木之阴阳向背,笔气贯通而色墨浑然,一卷之中,山水曲折往复,气象清明高华,畅抒胸臆,老辣至极。陆俨少有数件力作参拍。绘于1984年的《山辉川媚书画册》册页十开,每开对题李白、陆游等唐宋人诗作,册中既有其最经典的峡江云水题材,也有细笔山居人物小景,并自题签条和册首,交付装池,可见其珍重:全册笔墨凝练,于方寸间展现出阔大苍茫的山水境界,洵为晚岁杰作。《幽谷行旅图卷》山谧谷幽,行旅优游,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览之如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13.
秦地多才俊,长安宿骄人。戴永法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名美术界被尊称为“戴老”宿将。他的画,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万种诗情化丹青,一山一水有灵性。他笔下的花鸟山水、丘陵小景色、山寨人家、云梦泽国、蒲苇鹤舞,一入先生的画。都脱去了已往的尘埃,无不给人以诗的遐想,情的陶醉。画家是一位抒情诗人,对这自然而非尘俗的一景一物总能低吟着、沉思着、倾诉着,也留恋着。  相似文献   

14.
展讯发布     
《中国拍卖》2011,(11):4-7
展览推介 张大千一生致力于传统绘画艺术的整理、发掘与革新.徐悲鸿先生尊其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为了全面呈现张大千的画学历程、画风嬗变以及他的艺术人生轨迹,首都博物馆还从四川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三馆借调了山水、人物、花鸟.工笔、写意等凝聚大干先生功力才思的书画、书札精品。  相似文献   

15.
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在中国道教中,具有尊崇的地位,被誉为开宗圣地、道教祖庭,在海内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资源品级高、文化内涵深厚,是一座纵横千百年的活的道教"博物馆"。分析了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及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廖俊鸿,耕石斋主,生于四川内江,现居北京,中国实力派信誉画家,国家高级画师。北京金辉鸿书画院院长,《国都画报》社社长、总编,河北美术学院教授,系中国书画大师110岁晏济元先生入室弟子,人称晏公高足。擅长花鸟、兼攻山水。曾主编《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精品集》、《中华中青年国画名家集萃》、《情系金辉》等。中国文联授予其中国画坛“中国百杰画家”称号。  相似文献   

17.
对于画画,我这辈子只能是梦里的事,唯有临渊羡鱼,但我并不是羡慕所有的画,只羡慕那些好画,好的画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年轻的水彩画家丁寺钟先生,并有缘读到了他许多画作,我一下便被他深深吸引了。寺钟先生的确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的绘画符号的画家。  相似文献   

18.
王健 《商》2014,(35):122-122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在东方与西方、传统和现代激烈碰撞的巨大洪流中,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以振兴中华民族和挽救民族文化为己任,飘洋过海寻求真理。昊冠中是旧中国最后一批被选派去法国留学的画家,立足民族本位他学贯中西、贯通古今,呕心沥血、潜心绘画六十多年,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和创新,成功的将西方现代艺术规律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韵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油画的形式表现出东方的神韵,以水墨的方式展现西方观念。吴冠中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当代画家,也是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绘画史上一位极具有争议性的画家,影响大是因为他在中西艺术融合的能动性探索上,所倡导的油画民族化与中国画现代化的绘画语言和勇于创新的科学艺术现在中国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且影响深远;争议大是因为他在中西结合绘画道路的探索期间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绘画艺术学说,如《风筝不断线》、《内容决定形式?》、《笔墨等于零》等文章,在当时的美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9.
知名画家武千嶂的画,犹如大自然中的山水云雾、清风飘逸、气和韵畅.他通书法五体,涉油画,擅长国画,尤爱山水,得意和成就于泼墨山水.近赏千嶂先生的山水画作品时,总为隐约的似有似无的东西受感动——“没骨”? 天人合 墨有道 记得2013年9月的一天,在他的一幅新作前,忽听得“没骨水墨山水”的“新名词”.在中国画派中还从未出现这样的没骨水墨山水画法,而“没骨”一词虽出现于北宋之时,但也仅见用于人物、花鸟,未听说过用于山水画.当今画者若能探索成功,无疑为中国山水画增添了新的艺术样式,是对中国画艺术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清风、秀竹、幽山、丽水,这便是陶亚杰先生的山水画留给我的最初印象.这个印象极深,一直到现在,这八个字所描写的山水画面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无法磨灭……当然,用这句话来形容陶亚杰先生的山水画还是远远不够的. 上海浦东,中国大地的这块热土,蕴育着一位中国著名山水画家——陶亚杰先生.1946年他在川沙一个八级彩印技工的家里悄然问世.父亲收藏了不少名人画册,正是这些诱人的山水画册,成了陶亚杰先生走上艺术道路的启蒙老师.陶亚杰自幼喜爱书画,9岁便拜吴野洲先生为师,学习花鸟、山水,但专攻山水,兼攻人物、花鸟.随着他画艺的日渐精进,成了吴老的得意门生,拥有了扎实的中国山水画,绘画的艺术功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