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钱英 《经济》2012,(4):90-91
自2011年以来,我国的光伏产业真可谓是危机四伏——先是多晶硅生产爆出环境污染问题,太阳能光伏行业的“绿色能源含金量”遭到严重质疑;紧接着,2011年年底美国决定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近日,又有消息称,欧洲企业将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类似调查.这一消息绝非空穴来风,有媒体报道称,已在美国申请对中国光伏企业“双反”的德属SolarworldAG正联合欧盟光伏企业,为向欧盟委员会竞争机构发起“双反”做准备.  相似文献   

2.
刘陶陶 《经济论坛》2013,(12):125-127
自2011年和2012年美国、欧盟分别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以来,中国光伏产品对欧美市场的销售额下降已成必然.针对“双反”调查,中国光伏企业应联合起来积极应对,同时,应致力于开拓新的光伏市场、加大科技投入、改变政府补贴方式,实现光伏产业转型和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3.
特别数字     
《环境经济》2012,(10):70-70
未来三年超过30%光伏企业将出局日前,商务部发言人提出了欧盟以及印度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制裁。在美国对我国光伏组件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后,欧盟又对我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再加上印度传出的即将对我国光伏出口产品启动双反调查,90%产品出口的我国光伏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日益恶化的产业市场,光伏大省山东,已开始“出口转内销”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在无锡,尚德太阳能作为“领军企业”一度“成就”了“无锡光伏产业全国第一城”的美誉.但是“业界老大”轰然倒下,2013年3月宣告破产重组.彼时光伏产业全行业亏损,上游多晶硅这一块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的开工率,以太阳能电池、硅片、组件的中游制造只有百分之五六十的开工率,企业负债居高不下.新兴的光伏产业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我们解析尚德破产案例,作出理性反思,以期对地方政府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些发展思路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吉哲 《时代经贸》2013,(4):18-18,20
欧盟委员会9月6日发布正式立案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这起涉案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的案件,是中欧双方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纠纷,也是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本文从欧盟启动“双反”调查的背景出发,分析欧盟“双反”与美国“双反”的异同,讨论了“双反”可能对我国光伏产业带来的影响,并对“双反”的应诉提出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6.
欧盟委员会日前对于对华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作出初裁。欧委会的公告称,欧盟不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产品采取临时性反补贴措施。德国《明星》周刊援引一名欧委会官员的话称,鉴于欧中新近在光伏产品反倾销争端中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即使欧委会的调查结果确证中方有补贴行为,欧盟也不会采取制裁措施。因为有了价格承诺协议,欧洲业界应该不会再因廉价竞争而受损。 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始于2012年11月8日。反倾销调查初裁比本次反补贴调查初裁早两个月,欧盟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经过两个月的密集磋商,中欧双方就反倾销案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并于8月6日开始执行。根据协议,90余家中国光伏企业同意为出口至欧盟的光伏产品设置最低限价,这些企业对欧出口额占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70%,这些企业无需缴纳惩罚性关税,没有参加协议的企业则需要向欧盟缴纳47.6%的反倾销税。这一“价格承诺”谈判结果已涵盖反补贴案,同时欧方事实上对“双反”案做了并案处理。欧委会将在今年12月5日一并公布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的终裁结果。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并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海外市场。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主的一些国家提出对我国光伏产业进行“双反”调查,这会对我国光伏产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双反”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是太阳能发展的大省、强省。截至2011年年底,浙江省的光伏企业已超过370家,这个数量很庞大,但是在这么庞大的数字之下,真正上市的大企业却寥寥无几。2012年,浙江省太阳能发展迎来一个量和质的变化。从国家“金太阳”项目中可以明确看到,现在国家对于光伏企业的规格要求越来越高,另外还有美国“双反”这只“拦路虎”。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着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提出的“反倾销”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反倾销背景下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光伏产品遭发达国家反倾销的原因、限制市场开放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保护企业的市场份额、我国光伏产品低价出口等原因,以及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的各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桂银 《生产力研究》2012,(10):174-179,236
近几年我国新能源产业中的风电和光伏发电有了较快的发展,规模较大的一些企业的产能产量已经进入该行业的世界十强,但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产能过剩、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可靠性不高,光伏产业的市场对外依存度过高,在国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困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加快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在财政、税收、金融方面给予支持,特别是要重视拓展国内市场,帮助企业消化过剩产能,推进技术创新,实现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困境并非由于产业生命周期运动,而是产能相对于需求而言显著的阶段性过剩,而产能过剩的实质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利用土地、金融和环保等体制缺陷对产业投资的不当干预,导致了光伏产业投资的"潮涌现象"。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战略价值应该成为我国扶持光伏产业的基本动机。基于"市场失灵"这一内在逻辑的所谓"光伏新政"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也不可能产生合意的效果。首先,应加紧制定具体、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激励光伏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培育国内光伏市场;其次,对产能过剩形成的深层体制缺陷应进行必要的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中屡屡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最后,政府对产业的经济性管制应严格限于存在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的领域,避免管制的泛化和政府管制权力的无边界扩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业及光伏发电行业的规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状况及其成因。分析结果显示,在企业规模方面,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企业产能规模已跻身世界前列,但较低的产能利用率使其产量规模低于国外企业;国内大型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有限,导致太阳能发电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业中民营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但不同产业链环节也存在一定差异;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目前暂由中央企业领跑,但未来发展格局还不明朗。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浙江省将建设四大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分别为太阳能光伏技术研究院、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研究院、光伏装备与智能控制研究院以及光伏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院。四大技术研究院均要求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要求研究符合市场规律、具有市场推广价值的多种商业模式;要求确保企业年度的研发投入不低于企业销售收入的5%;  相似文献   

14.
本刊连续追踪一年光伏电站发展动态,试图向读者全景揭示光伏电站发展路途2012年,大量中国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开始挺进电站投资及建设领域,希望能带给企业生存的出路。这也是中国的光伏产业不得不采取的转型之路。不仅如此,由于光伏电站在资产、现金流以及流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中国的银行、现金流充裕的企业和稳定收益型基金也在紧跟这些光伏企业的步伐进军电站建设领域。另外一些光伏企业则在分布式光伏政策的支持下,开始进入小型并网/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项目中。中国的主流光伏企业,如天合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内第二大光伏制造省份,浙江省的光伏产业久久未能走出“严冬”。据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浙江省光伏企业总亏损约30亿元,预计全年亏损面将达80%。终于,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浙江省的光伏企业盼来了一缕阳光。在嘉兴市召开的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会议上,省政府传来各种利好的声音:浙江光伏发电将连片集中开发;嘉兴将创建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支持光伏产业创新综合试点建设……这些必将有力激发光伏市场的需求,促进产业发展,为新能源开发与应用探索道路。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遭遇了寒冬,其原因主要是产业链两头在外,受制于人;竞争非理性,产业产能过剩;技术创新力度不够,抗风险能力差;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光伏产业应对“寒冬”应完善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研发投入;行业成立协会,发布行业预警信息,抱团应对贸易壁垒;加强技术创新,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端攀升;降低成本,努力培育国内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光伏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你怎么看? 与其说国内产能过剩,不如说国际需求锐减,从而引发供过于求与同质低价竞争,造成经营维艰。这怎能以“过剩”二字简单定性了结,而那条柳暗花明的救赋与重生之路究竟在何方?  相似文献   

18.
近日欧盟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铜版纸征收从20%-39.1%不等的“双反”关税。这可能在拾高国际纸价的同时,让中国市场的铜版纸价格承压。遭遇“双反”的中国企业坚持认为,此次裁决有失公平。  相似文献   

19.
谈市场竞争与重复建设●史秋华杨惠长黄南寿当前,人们对“市场竞争”几乎是一致赞扬,对“重复建设”几乎是同声责备,经常诉说“重复建设”的恶果,说什么:造成生产能力闲置,设备利用率降低,使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过剩产品充斥市场,企业发生亏损,正面临关...  相似文献   

20.
廖毅 《经贸实践》2012,(12):26-27
早上8点,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门口,几名员工刚结束夜班工作,骑着电瓶车离开了公司。与当前众多光伏企业停产或半停产的现状不同,2012年以来,正泰太阳能始终保持满负荷的生产状态,即使周末也没有停止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