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按其预计损失金额预先确认损失并计提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的加快,部分银行需要按照财政部2002年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就"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而言,被一些企业为达到自身目的进行随意调整的行为愈演愈烈。就此问题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羊黎 《辽宁经济》2005,(6):106-107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在一般生产性企业的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能否对其进行正确核算将直接影响企业报表信息的准确性,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计提,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适度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使财务报表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本文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若干问题进行评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消除企业界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现行制度在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计提及外部监管方面都存在很大缺陷,这就需要从制度、市场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以便进一步提高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应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对发生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制度》从2001年1月1日起首先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迄今已经一年多了。和以前的行业会计制度及原来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企业在期末对资产进行计量时,要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按照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历史成本的差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能计提的减值准备包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8项。  相似文献   

7.
王全忠 《中国经贸》2012,(8):239-23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即发生了资产减值时,企业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因为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一直是企业操作利润的手段,因而倍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仅就相关问题作以浅谈。  相似文献   

8.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正式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其中资产减值一节有较大突破,要求企业按规定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八项准备政策是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不仅压缩了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空间,而且推进了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步伐。但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刚刚起步,未形成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包括:短期投资、应收款项、贷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抵债资产等.  相似文献   

10.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己实施的各项企业会计具体准则的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只要出现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企业均需提取资产减值准备,以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资产减值准备贯穿企业会计处理的全过程,是我们企业会计人员最为关心的、最难操作的、也最为棘手的问题,曾经也是企业操纵利润的一个常用的会计政策.笔者拟从准备的提取、转销、判断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对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保障方面,着手解析资产减值准备的特点,以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万泽霞 《中国经贸》2010,(24):231-232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其资产减值计量准确与否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2006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资产减值做了新的修订,使资产减值缺失的确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下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完善资产减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其中,资产减值部分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深讨。  相似文献   

13.
一、资产减值概述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企业界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我国于2001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其资产范围涵盖了除货币资产以外的全部企业资产.  相似文献   

14.
夏美环 《魅力中国》2009,(12):15-16
从1992年起执行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最早提出了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概念,到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的出台,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长期资产减值是企业的焦点问题,长期资产数额大,使用期限长,  相似文献   

15.
延水 《新西部(上)》2007,(10X):67-67,77
资产减值准备制度是企业会计制度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的资产减值会使得财务报表体现出客观的企业运行成果,便于企业合理地进行财务预算与决算、投融资的规划,也让政府部门可以更有效的把握宏观的企业整体发展水平,方便其进行调控,更重要的是影响私人部门与政府税收部门在留存收益的再投资发展与国家进行转移支付方面所达到的平衡。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以上各个方面的良性发展,该文仅从其理论、实际操作、现状、完善建议四个方面对企业的资产减值所遇到操纵利润问题进行浅述,最后对完善资产减值准备制度提出了个人的几点意见,冀此能对健全现行的减值制度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雷鸣 《辽宁经济》2007,(11):77-77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一直存在资产不实的问题,如高估资产、虚盈实亏问题。资产核算的准确与否,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很大,也对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产生影响。所以,准确计量资产减值准备至关重要。一、我国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及积极作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  相似文献   

17.
资产减值准备制度是企业会计制度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的资产减值会使得财务报表体现出客观的企业运行成果,便于企业合理地进行财务预算与决算、投融资的规划,也让政府部门可以更有效的把握宏观的企业整体发展水平,方便其进行调控,更重要的是影响私人部门与政府税收部门在留存收益的再投资发展与国家进行转移支付方面所达到的平衡.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以上各个方面的良性发展,该文仅从其理论、实际操作、现状、完善建议四个方面对企业的资产减值所遇到操纵利润问题进行浅述,最后对完善资产减值准备制度提出了个人的几点意见,冀此能对健全现行的减值制度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资产减值与有关规定的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具体会计政策可选择的弹性较大,而且资产减值情况的报告也存在一些缺陷,并提出作者的改进建议,使会计信息更方便于阅读。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时间、计提范围、计提金额的计算以及核算等方面。本文就资产减值的新旧准则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也保证了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核算和披露进行了较大修正.文章在分析资产减值概念基础上,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并比较了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