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陪审员制度之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当前司法改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对当代中国具有扩大政治参与、提升司法信任、增强审判独立和促进司法改革之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强 《魅力中国》2010,(6):124-124,123
法院审判请示制度在我国法院系统内部沿袭已久,本文分析了这一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并对其弊端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在司法改革进程中,这一制度应逐步予以取消,从增强法官素质和转变司法部门观念,提高法官审判独立性,取消错案追究制度,推行审级制度改革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向阳  邢晓玉 《魅力中国》2013,(14):301-301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审判模式下的一项重要制度,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多发,加上信访形势的严峻,通过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可是。实践中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甚至有学者呼吁取消审判委员会这一制度,本文试图对这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司法制度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推进司法改革,应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但从目前来看,达到此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就此做了讨论,分析了审判独立的含义、特点,指出了推进审判独立存在的现实困难,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法官释明权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对于诉讼的顺利进行和当事人的权利保护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释明权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与民事审判改革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鉴于此,文章结合民事审判改革要求,对释明权制度在我国如何实施的问题提出一些拙见,包括其定性、行使原则与限度、适用情形、行使不当的救济、行使阶段等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审判委员会制度成为人们关注、评论的焦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倡在尊重中国具体国情的思想指导下和司法制度、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下,采取先救治后废除分两步走的方式,在现阶段着力于改革审判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受案范围,建立类型化的分会,真正落实回避制度和建立旁听制度,同时健全于此相关的配套措施;而后在逐步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用其他可行的替代制度。  相似文献   

7.
规范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近期改革措施之一,因为在审判案例指导制度中民事指导案例占主要成分,但是,现在有关民事审判案例指导制度的规定和论述甚少,给司法实践带来困难。如何规范、如何使之成为司法工作者办案的指导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审判委员会制度成为人们关注、评论的焦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倡在尊重中国具体国情的思想指导下和司法制度、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下,采取先救治后废除分两步走的方式,在现阶段着力于改革审判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受案范围,建立类型化的分会,真正落实回避制度和建立旁听制度,同时健全于此相关的配套措施;而后在逐步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用其他可行的替代制度.  相似文献   

9.
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的审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审判模式的改革方向,但仍然有着许多不足:如法官独立、法院独立、审委会独立之间的关系无法协调一致;对法官在开庭审理之前对案件的预断和偏见无法作出合理的规范和防治等弊端.在刑事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完善审判模式应当做到保障被告人的诉权;正确定位法官角色,打造"灵活法官"和建构中国特色的交叉询问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李森红  王沁  田涛 《魅力中国》2011,(7):330-331
司法广场化虽有其积极意义,但对司法公正也有着消极的影响,目前盛行的媒体审判正是另一种形式的司法广场化。应对这种洪流,公诉制度改革应该以司法剧场化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内外兼修,积极应对,完善和建立各项制度,营造剧场化空间,以期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院目前的审判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司法权力地方化弱化了国家司法权力的统一。必须树立改革的思想,改革现有审判管理体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审判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必将引起刑事诉讼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以审判为中心"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重大命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将带来一系列制度的整合与创新,这项诉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涵盖了更多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借鉴法国司法体制的经验,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路径是在司法权力的监督制衡、审判体制改革、法官独立制度建设、法官培养和司法行政体制等诸多方面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4.
张华 《宁波经济》2005,(2):31-33,16
我国民事审判效率的低下阻碍了诉讼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功用的发挥。围绕如何减轻当事人及人民法院的讼累,司法理论界及实务界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制度的变革首先需要观念的更新。由于新旧司法理念的交杂,使得这些创新之举缺乏统一的理念作指导。本文以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为视角,对影响审判效率的传统司法理念进行分析,以期达到从理念上保障制度设计完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少明 《魅力中国》2011,(11):145-146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和保障其他形式公正的有效救济途径,法官作为司法公正最后的审判人员,直接影响到涉案人员的切身利益及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信仰,并对最终的判决起到了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法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直接影响到司法改革的进程,对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和谐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直接言辞审理原则”是全世界司法审判的基本制度.是人类的司法制度文明的一部分。然而在不少的情况下,开庭的法官没有决定案件的权利,只有向审判委员会汇报地权利,审判委员会不审理案件,但他们有通过间接的听汇报来决定案件的权利。这就是常说的“审者不判.判者不审”。这项制度直接违反了“直接言辞原则”。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只有一个——制度改革才能保证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在探索中深化改革我国司法环境,2014年的司法改革,不但涉及面广,而且改革的深度也是史无前例的。特别是法院的改革,涉及司法管理体制、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改革的目的在于能够促使司法独立的进一步实现。其改革内容从法院内部的独立,人财物统一于省级管理,到建立新型的巡回法庭等。本文就这种新型的法庭进行讨论,立足于改革的背景,对比国外巡回法庭的发展,论述这样一种机制能否适应于中国的国情,是否能够达到司法改革赋予的使命,同时探索研究构建这样一种制度将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05,(1):i001-i001
近年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市委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司法为民的宗旨和“公正与效率”的要求,聚精会神抓审判.积极创新抓改革,凝成合力抓队伍.为维护全市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9.
覃雅 《魅力中国》2010,(24):89-90
19世纪中叶俄国的司法改革确立了司法与行政分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审判公开等原则,建立了被告陈述和辩论制度、审判员终身服务制度、陪审员制度、律师制度等。改革动摇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基础,标志着俄国开始由封建君主制向资本主义立宪君主制渐进;维护了新阶层的利益,从法律上巩固了农奴制改革的成果,客观上推动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必须看到,改革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事司法改革是在缺乏立法授权及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展的,在改革中,不但涉及具体诉讼制度,与现有法律冲突,而且涉及法院自身体制,法官制度等问题,唯有正视这些问题,并从法律上予以解决,方能使改革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