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立宪 《发展》2008,(5):91-91
语文是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交际工具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应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2.
杨筱甫 《魅力中国》2013,(5):127-127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认为加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梅 《魅力中国》2014,(3):228-228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和地位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培养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明顺 《魅力中国》2013,(19):177-177
培养语文素养。促进语言规范;渗透美育教育;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加深对文章的感悟理解。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文言文知识,为自主学习打好基础;积极创设文言语境,培养文言语感;综合学习文言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遵循学习基本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方法对头,事半功倍.这一点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要求:"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引发开来,语文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陈明霞 《魅力中国》2013,(13):154-154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蒋艳华 《魅力中国》2009,(23):133-134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阐明,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提高语文素养,我认为,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课堂教学是关键,因为课堂教学是传递知识、训练技能的主阵地,抓好它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怎  相似文献   

10.
刘霖沣 《魅力中国》2014,(8):146-146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故语感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语感的含义、语感培养的意义以及语感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何浩英 《魅力中国》2010,(26):157-157
想象是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备条件。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阐明,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提高语文素养,我认为,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课堂教学是关键,因为课常教学是传递知识、训练技能的主阵地,抓好它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司瑞 《魅力中国》2014,(23):202-202
语文课程是高中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语文课程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并通过加强文学经典著作教学,积极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策略,积极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等,强化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切实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赵英 《魅力中国》2013,(14):179-179
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要对“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理念有很好的理解,其次通过创设情景;引导想象;释义悟情;巧加提示;句式练习等实践活动落实这一新概念,让学生能真正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领悟能力。有效地培养和发展语感,应积累生活,领悟语感,训练学生朗读背诵积淀语感,指导学生课堂练习,把握语感,增强学生课外活动,锻炼语感。从而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中学生高分低能的状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6.
邹荣诗 《魅力中国》2013,(20):135-136
语感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中有其自身的规律,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实验教学,就能哺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而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语言凝练、优美,意蕴丰厚,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学校进行的语感课题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诗歌语言的吟咏,达到语感培养的目的。一、反复吟咏诵读.夯实语感的基础语感的培养,要吟诵朗读,这是培养语感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性,席勒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因此吟诵朗读,首先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诗歇的语言凝练精辟,节奏抑扬顿挫、音律悦耳和谐,准确的朗读,有利于理解诗歌含义,体会诗人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其次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节奏美。要朗读好诗歌,除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还要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模糊性",实质就是在阅读教学理念上强调整体性;在阅读教学观上强调学生在多义性、多样化、亦此亦彼中自主建构,突出创新;阅读教学目标观上,强调培养学生以语感为核心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廖诗峰 《魅力中国》2009,(6):122-122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也明确地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培养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煮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信息传播的基本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对获取新的知识,实现教育目  相似文献   

20.
刁炜 《魅力中国》2014,(4):205-205
职高语文面向的是就业思想的培养,由其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文学素养、文学情趣,能改善一个人的气质,提升一个人的外在气场,使学生在走向社会,走入职场,显得更成熟。一、将文学欣赏从课堂转移到生活。为考试而教学,这对职高学生是不对路的,在语文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其中文学情趣是重要的一方面,这一情趣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