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中集中阐述了利息理论。马克思指出:职能资本家向货币资本家贷入货币资本,货币资本家就把货币作为资本的使用价值——生产平均利润的能力——让渡给职能资本家。而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作为借入资本的报酬而支付给生息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资本商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有定论。只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在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的过程中,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提出的“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贷款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润本身就成为利息的最高界限……利息的最低界限则完全无法规定。”(《资本论》第三卷第401页——以下只注页码)这段话,清楚地阐明了利息和利润的关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写了经典著作《资本论》。《资本论》所阐述的科学真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继续闪耀着伟大的科学思想光辉。马克思在这部“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学文献”中,阐述的货币理论不仅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和金融理论的指导方针。一、马克思货币理论的伟大贡献十九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即全面、系统地完成了自己的货币理论。马克思用“全新”的观点全面系统地阐明了货币的起源、本质及其职能等一般货币理论问题,创立了完整的、科学的“第一个详尽无遗的货币理论”。马克思第一个在政治经济学上揭示了货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分析货币资本的循环过程,谈到劳动力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结合的特殊性时指出:“任何商品生产的经营都同时成为剥削劳动力的经营。”(《马恩全集》第24卷第44页)如何理解这句话,马克思这里讲的“任何商品生产”是否也适用于简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银行不单是办理信贷业务的经济组织,而且是国民经济的调节机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就这个问题,作了原则上的论述。他说:“毫无疑问,在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联合起来劳动的生产方式过渡时,信用制度会作为有力的杠杆发生作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686页)银行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为什么对整个经济起调节作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关于金融的解析包括了商品与货币、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货币的基本性质与职能、货币的历史演进与发展、信用与货币理论、虚拟资本理论、银行资本等等的内容。本文将货币基本形式和发展与银行及其信用制度相结合形成更为系统的分析,指明其对当代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指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资本论》第二卷第152页)会计作为一项管理经济的活动,存在日久,可以为不同的生产方式服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调节货币流通量是宏观经济控制的重要内容。运用物价指数作为衡量货币流通状况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充分肯定。马克思指出:“货币把一切价格倒过来读,从而把自己反映在一切商品体上”(《资本论》第1卷第129页)。这  相似文献   

10.
在讨论利率改革的时候,不少同志提出了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要把贷款利息支出和企业及职工的利益挂起钩来。为此,应当改变那种把利息支出计入成本的做法,从企业利润中直接分割利息。似乎只有这样做,企业才能真正关心贷款的使用效益,利息才能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做些探讨。主张利息应出自利润的根据是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论述。马克思说:“借入者是把货币作为资本,作为会自行增殖的价值借来的。……它要通过使用才自行增殖,才作为资本来实现。但借入者必须把它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即当作为价值加上剩余价值(利息)来偿还;而利息只能是他所实现的利润的一部分。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资本论》第三卷第395页)利息既然是利润的一部分,那么显然就不应计入成本。但是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在尚志县就信用社存、贷利率和有关农村各业利润率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一、农村各业利润和贷款利率的比较马克思指出:“利息是由利润调节的,确切些说,是由一般利润率调节的”(《资本论》第三卷第403页)。“利息率总是由一般利润率决定”(同上第409页)。这不仅阐明了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对资本的流通时间有两段论述:“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流通时间,所以,资本完成它的循环的全部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 (《资本论》第二卷,第138页):“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繁殖就越大”(《资本论》第二卷,第142页)。根据马克思关于资本的流通时间的理论,研究银行结算资金的经济效益是必要的。银行的结算,脱离不了生产、分  相似文献   

13.
刘京鹏 《中国外资》2012,(12):191+193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其中资本概念的提出真正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就是剥削。马克思通过逻辑严密的演绎推导了货币到资本的转变,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商品概念的表述。文章试图通过回顾《资本论》中劳动力商品的论述,解释劳动力价值在劳动过程中的运动。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带着我县农贷资金为什么搞不活、沉淀大的问题,认真学习了《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部分章节。运用马克思关于借贷资本运动规律的论述,来观察现时的农贷资金运动。我们觉得:搞活农村信贷资金,强调贷款一次性的生产周期流回,是很有必要的。现就我们的认识水平,谈点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财政作为经济杠杆发挥作用,虽然不是商品经济所特有,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却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正是在商品经济有了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公债才能成为“原始积累最强有力的杠杆之一”(《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832页)。它在商品经济和货币关系普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通过对货币收入的调节和集中使用,不仅使大量不生产的货币收入具有了生殖力,而且转化为资本,并创造出有闲的食利者阶级,办金融资本创造了暴利收入,并使交易所投机和现代的银行统治兴盛起来。作为国债制度必要补充的税收、财政制度,在促进财富的资本化和实现对群众的财政剥削中所发挥的杠杆作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6.
银行的基本职能是信用中介,搞资金余缺调剂.马克思分析信用实质时指出:“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资本论》第三卷,第390页).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信用是一种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贷就是要讲求信用,履行信用条件,按期偿还.银行信贷货币是银行信用的物质承担者,银行借助于货币职能而实现信用调节功能,而运用银行信用,可以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价值运动进行调节.发放贷款是转移对价值的索取权,作用于生产、分配和交换.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其中资本概念的提出真正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就是剥削.马克思通过逻辑严密的演绎推导了货币到资本的转变,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商品概念的表述.文章试图通过回顾《资本论》中劳动力商品的论述,解释劳动力价值在劳动过程中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银行利息的性质是由它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和质的规定性而决定的。虽然理论界一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银行的利息与资本主义社会银行的利息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但是,社会主义银行利息在质的规定性方面即价值实体,究竟是成本的一部分还是利润的一部分,这是有不同看法的。第一种看法:认为利息就是成本的一部分,利息应计入成本支出。其理论根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唐惜英《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总结,也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本文着重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体会。一、把党建设成...  相似文献   

20.
要研究股份金融,首先要研究什么是股份经济。对此,马克思曾作过论述:“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资本论》第3卷第2498页)又说:“在股份制度内,已经存在着社会生产资料借以表现为个人财产的旧形式的对立面;但是,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式上发展了这种对立。(《资本论》第3卷第497页)对马克思的论述,我理解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方面是说股份经济的发生和发展,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就是:“由资本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另一方面,从股分制本身分析,它并不能克服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间的根本性的矛盾,就是“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性质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