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为我国能源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油田部分采区已进入了高含水后期,开采难度增大.成本增加。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2001年大庆油田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相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 《福建金融》2006,(6):9-11
中国金融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意义重大,金融在“走出去”的主题下积极支持企业,实现企业与金融双赢。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金融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并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境外投资的经验,提出了我国金融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大课题,对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弥补国内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不足,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已连续保持经常项目及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形成以持续较大顺差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相似文献   

4.
《中国税务》2010,(6):1-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湖中,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空前紧密。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谁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搞建设。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带动我国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有利于获取世界上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5.
6.
7.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久拖不决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面临"威胁国家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等种种阻力,在国内也存在体制、机制、流程方面的各种问题需要改进。作者在梳理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走出去"战略进行了深度思考,提出要加强"走出去"支持体系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支持"走出去"中的独特作用,并围绕银行类金融机构如何提升"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水平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川 《中国外资》2007,(10):20-20
<正>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经贸往来不断加强,投资合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与此同时,"走出去"也迈出了可喜步伐,"走出去"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掌握新时期发展主动权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以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为己任,为我国外经、外贸和外交事业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国家出口信用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肩负着为祖国走向世界而服务的神圣使命。面对民族伟大复兴这种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我们惟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奋力开拓,千方百计地推动企业“走出去”做大做强,为我国早日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进而成为投资大国多作贡献,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  相似文献   

10.
11.
12.
王海 《新理财》2020,(5):13-14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恪守全球化过程中的商业规则和抱有底线逻辑思维,尤其在商业实践中需要摒弃"短视思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全球疫情蔓延的态势亦不例外。目前,欧洲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已经开始准备恢复部门经济和社会活动,德国疫情危机同样出现了拐点,法国的情况亦在缓解之中。当然,诸多利好消息大大提振了全球投资者的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13.
《福建金融》2007,(12):10-12
企业"走出去"战略是经济研究领域中一项具有前沿创新性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福建省对外直接投资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对此,本文结合福建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现状,阐释企业"走出去"对福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并从政府功能、外汇管理、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推进"走出去"战略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福建金融》2008,(2):11-14
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针对当前福建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福建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基本原则、目标和要求,同时提出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放松对企业“走出去”的外汇管制、引导企业建立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各类服务体系和维护企业“走出去”合法权益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林树红 《中国外汇》2010,(17):58-59
伴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国际业务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也日益丰富。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范刚的扩大,预示着人民币“走出去”的步伐已丌始加快。人民币“走出去”对商业银行同际业务又将产生哪些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1日,俄罗斯取消了所有资本管制和货币汇兑限制宣布卢布自由可兑换。这无疑会对我省企业向俄罗斯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林建 《武汉金融》2004,(1):49-50
当前,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正出现由单向引进向双向交流转化的趋势,境外投资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省市和企业关注。境外投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为鼓励这一方式投资已拟定在金融税收外汇等多个方面制定鼓励政策,为企业“走出去”助力。中资银行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应该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资》2013,(13):24-25
从创新投资主体层面来讲.我们“走出去”的重点在于一句话:“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 关于“引进来”“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已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讨论,我想通过几个小故事,分享一点自己的看法。这几个我亲身参与了的小故事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点上发生的。  相似文献   

19.
9月初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章,题为“中国公司的扩张”。该刊封面和内的插图将中国描绘成一只触须广伸到全世界投资建厂的大章鱼,正将各种电、电子、机械、鞋类等产品,“传输”到全球各地市场。章以成功地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投资建厂的海尔、在越南和东南亚等地投资建厂的TCL等为例,认为中国的企业正在变成国际“玩家”。中国真到了像这福插图描绘的那般水平吗?  相似文献   

20.
葛阳琴 《中国外资》2009,(12):124-124
中小企业“走出去”是自身谋求更大发展的需要,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关键是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找到最佳的融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