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与科技创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韩孺眉 和畅春玲的著作《区域金融创新、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从金融与科技创 新效率角度深入探讨了经济增长.厘清金融创新、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三 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角度探究金融与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究 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因素.该书主要内容及特点如下:(1)科学构建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界定金融创新、科技创新 内涵的基础上,对金融创新、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 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科技教育创新与新经济》一书探讨了科技教育创新与新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征,以及工业化和知识化相结合的新经济形态,为推进我国科技教育创新深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该书从历史的角度揭示了社会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探讨了科技教育创新的时代性选择与发展,强调了科教兴国创新工程建设,阐明了当下以信息网络为特征的工业化和知识化相结合的新经济形态及机遇。  相似文献   

3.
推进“德治、法治、自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这次全会把以往的社会管理提升为社会治理,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治理理念的高度提升,昭示着中国的治理模式正发生深刻变化。2013年以来,浙江省桐乡市委、市政府从县域科学治理的高度出发,立足建设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科技创新政策一方面引导各类科学活动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为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起到保障性作用。《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报告》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为分析对象,全面反映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有关政策发展情况和具体内容,初步构建了立体化、多元化、多层次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有助于深入、全面了解我国科技政策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工 具,驱动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以多种方式 作用于文化发展,而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科 技及文化的创新发展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水 平决定着社会文明程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离 不开科技创新,科技与创意紧密结合,促进文化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6.
申嫦娥编著的《科技创新与财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根据不同的研究模块与课题,条理清晰地呈现了当下科技创新与财税政策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前沿发展和最新动态,在科技投入的财税政策、引进技术与资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科学的理论分析与经验总结.从我国科技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研究来看,该书具有以下研究优势:一、研究面广泛覆盖财税政策研究的各个模块科技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研究与实施需要考虑许多相关性因素,包括财政科技投入的合理性、财税激励政策对外资的吸引力、财税政策所能引起的创新效应、投资者保护等.该书汇总了作者的17篇不同切入点的研究论文成果,讨论了如何运用财税激励政策来促进技术进步、如何引发创新价值链模型中的创新效应、如何正确评价财政投入中的科技项目、如何基于财税激励政策规划好科技领域下的项目实施方案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郑晓燕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是一 本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开展 的指导教材.该书探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大学生 科技创新教育的基础理论、意识培养、能力训练等.结合案例分析,兼顾 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所有制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核心,我国理论界对所有制改革问题进行了艰难困苦的探讨,涌现了大量的闪现真知灼见的理论文献,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及其重要的贡献,用“历史性”、“划时代”,或者“重大”这些重量级词汇来形容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突破,似乎不为过分。何伟教授的著作《股份制和社会所有制》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这是研究我国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一束奇葩,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9.
数字社会建设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现阶段我国数字社会建设中科技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回应法治”的要求下,通过归纳推理分析发现:数字社会建设中科技治理体系构建应从监管、主体、权利、权能4个方面提出完善进路。具体来看:在监管层面,应加强法律监管与社会监管共同作用;在主体层面,应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促使社会主体和市场力量积极参与科技治理;在权利层面,应加强数字科技研发中个人数据权利保障,明确个人数据权利属性;在权能层面,应明晰政府部门、科研专家、社会公众等主体权责关系,明确各治理主体之间的行为权限边界。  相似文献   

10.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李维安教授是国内较早从事公司治理开拓性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率先提出并组织制定了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等对策建议,已转化为我国公司治理的实践。他撰写的专著《现代公司治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是一本关于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研究的创新性著作。  相似文献   

11.
正《科技传播与普及实践》修订版全面梳理了我国科普实践发展历程,总结当下我国科普实践的发展现状,探讨面向全民的科普理念与方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根据不同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传播与普及实践方法,具备较强的指导性和可借鉴性。该书主要内容及特色如下:(1)体系完善,系统探讨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理论与实践。该书全面探讨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理念和实践,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巳经进人 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积极构建科技创新驱动环境下的经济社 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综合评价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发展战略规划,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进 步与社会发展导论》一书,按照历史进程系统阐述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科 学技术发展主要成就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贵访所著《论社会生产力》一书,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社会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作了颇为深入的探讨。作者探微索隐,自辟蹊径,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4.
<正> 雍文远同志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社会必要产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出版)是列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几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中最早问世的一部。本书无论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结构上,还是探讨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规律上,同我国过去出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材和著作比较,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面分几个问题对本书取得的成就作一初步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个人认为值得商榷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战略支撑,对政治、经济、文 化等影响深远.由雷石山编著的《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研究》(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一书,对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形成、演进、主要内容、基本 特征、当代价值进行了阐释,系统整合了马克思的科技创新思想,并结合 时代发展,丰富与拓展了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对我国建设科 技强国具有理论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该书追本溯源,理论翔实,具有3个特征.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9,(4)
文章首先分别论述了儒家文化与优良的法治环境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然后阐释了儒家文化的道德文明秩序与法治的法律文明秩序具有互补作用,且儒家的道德文明秩序可以转化为法律文明秩序从而在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最后,提出了弘扬儒家文化与推进上市公司优良法治环境建设促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完善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经济为先导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将在世界范围内改变历史的进程。这就不可避免地在经济学领域爆发两场深刻的历史性革命:制度革命和产业革命。因为以往的制度变迁理论都是假定在一国范围内,并且是以工业经济为背景的,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彻底否定了这一假定,这意味着一场制度革命不可避免地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18.
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与人文新视野》(王滨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围绕科学革命与社会发展这一重大主体,阐述了其全新内涵和丰富内容,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并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和历史统一原则,系统地构架了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体系。总体上看,该书从人文新视野总结和分析了历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分析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和内容,阐述了高技术的主要前沿进展情况以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技术的对策和  相似文献   

19.
20.
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因此,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社会治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要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民生连着民心.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大多是由民生问题引发的.因此,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最根本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要把治理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疏导,建立起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