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GPS测量就是通过地面的接收设备来接收卫星所传送过来的信息,而计算在同一时刻的地面接收设备与多颗卫星之间的距离,最后采用空间距离后方的交会方法以确定地面目标点的三维空阃坐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间的竞争策略已经成为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但国内针对企业创新速度的研究相对欠缺。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归纳与评价,总结出创新速度理论的基本架构及其核心内容,并对创新速度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可能成为研究突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诸多学者强调应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研究,但真正意义上的概念解构研究却很少,使得理论界对于将商业模式创新视为构念依然存在颇多质疑。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测量模型用于解构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的适用程度,确立组合模型的高适用性地位,同时从理论层面详细探讨该模型视角下商业模式创新的定义、维度和类型。进一步地,综合考虑商业模式双重属性特征,以及商业模式与其它学科领域的内容交叉性,分析组合模型视角下商业模式创新测量指标构建方向。最后,构建组合模型视角下商业模式创新的构念化路径。具体来说,采用“经营方式创新+创造独特顾客价值”形式定义概念,以创造独特顾客价值为标准区分维度,进而综合经营框架与价值逻辑两种属性研究的测量指标开发量表;明确降低购买价格和提升支付意愿维度的内涵,广泛借鉴战略、营销及生产运营等领域知识,开发两个维度的测量量表。  相似文献   

4.
要确保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唯有价值创新一途。价值创新是低成本与高价值在蓝海的成功结合,不以竞争对手为决策之参考。本文从多个方面阐释了价值创新的基本理论,以及它们所展现出的价值创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企业重组与金融创新: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森 《经济学家》1997,(2):51-60,90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区域创新研究的新范式,但当前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的研究尚不清晰。系统梳理区域创新相关理论演化过程,对比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区别。基于创新生态理论,指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主要特点和政策含义。作为不同创新种群之间实现价值共创的自组织系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邻近性、多样性、自组织和开放性等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政策含义,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首先,概览了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面临的时代背景与发展障碍,检索了管理领域内国内外文献,研判了以上主题的基本构成理论的发展轨迹和趋势。在此基础上,追溯了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早期理论演变,并按照产学研各方合作的深度和知识流动的方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典型模式进行了归纳。然后,从合作动机、治理措施和利益协调的研究维度,梳理了有关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重要文献。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推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蕾  钟质文 《经济问题》2023,(8):112-120
创新循环是知识流动与再创造的一种形式,在区域创新不平衡的现实下,为揭示创新循环的真实表现及特征,构建了区域内部知识转移和外部知识溢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并对其内涵、形成机理、运行模式以及测度方法进行探讨。利用2009—2021年的省级数据对区域创新循环畅通度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布局,发现区域创新循环畅通度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不断下降的情况,区域创新循环的四种运行模式的时空分布兼具持续性与动态周期性。最后针对区域创新循环畅通度与运行模式的区域差异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使用误差理论的过程中,又发展出了不确定度概念,如何正确使用这两个概念,是基层计量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测量误差由于真值的不确定,所得误差包含不确定因素。测量不确定度虽然是误差理论的发展,但对其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还需要一个过程。在供电公司的计量检定中,被测量不能超过某一区间而不是处于某一区间,所以,测量误差这一概念可能更适合我们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刘丰  邢小强 《经济管理》2023,(1):191-208
在如今动态、多变以及高度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在位企业通过管理不同商业模式来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已有研究从战略管理、价值创造以及结构关系等视角分别探讨了商业模式组合的驱动因素、实现方式和影响效应等,但理论间仍然缺乏内在联系,未对商业模式组合形成系统完整的解释。首先,本文通过梳理不同理论视角下商业模式组合界定的核心理论要素来源,识别了不同理论间“目标—活动—结果”的内在逻辑联系,通过对不同理论融合,本文认为商业模式组合并不是多个商业模式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战略目标指引下,对不同价值创造活动形成的关系结构的设计。其次,本文发现商业模式组合内部形成的不同关系会产生“双刃剑”效应,需要结合商业模式组合动因,综合时间、空间以及关系等不同维度对关系结构进行治理,趋利避害,实现商业模式组合的最大价值。由此,本文构建了“驱动因素—实现方式—影响效应—管理选择”涵盖商业模式组合整个管理活动的全新理论体系框架。最后,从商业模式组合基础性议题、定量研究设计、未来演化方向以及开展中国本土化和情境化的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实现商业模式组合研究的深化和细化。本研究旨在对商业模式组合形成系统性认识的同时,为企业对...  相似文献   

11.
探索性地从包容性创新基础设施、创新支撑条件、创新主体、创新投资、制度环境、市场及金融环境、企业创新能力7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包容性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8-2011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包容性创新环境在区域上具有很大差异性,从包容性创新环境综合得分排名来看,北京居首,东部省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明显优于中西部省份,2008-2011年各区域包容性创新环境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创新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生存的主要基点,创新评估也随之成为重要议题,并在不同阶段发展出了不同的评估模型,形成了要素增加、对象扩大、理论基础交叉应用的总体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3.
根据社会燃烧理论,温度是衡量系统有序程度的可靠指标,也是系统衰退的决定性因素。基于社会燃烧理论设计了区域创新系统温度测度指标,并根据热力学基本理论构建了系统温度测度模型,测度了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2009-2013年区域创新系统温度,并将其划分为低、中、高3个温区。结果显示,区域创新系统温度值存在,且不同区域温度值不尽相同;RIS温度值越高,发生衰退的可能性越大;不同区域创新系统引起温度上升的矛盾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矛盾、降低区域创新系统温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制造型企业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的稳定与繁荣。中国制造型企业通过创新探索与实践,初步实现了关键技术与核心产品国产化,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自然会重点关注突破性创新方法。通过阐述突破性创新特征,说明其在发展中国家使用时遇到的障碍,并通过文献和案例研究讨论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策略——开放式颠覆创新。这一方法有助于企业成功获得创新性产品或服务,借助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和业务多元化战略适应市场变化,通过持续性创新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开放式颠覆创新不仅是对中国企业30多年来创新实践的理论提炼,也是适用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新范式。  相似文献   

15.
罗庆朗 《技术经济》2020,39(2):185-191
客观准确地测度创新能力是制订科技政策、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创新测度方法的形成完善是创新认知和创新理论不断深化发展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者共同演进,先后出现"创新线性模型""创新体系""创新生态系统"等创新理论;在创新测度实践中则有"投入产出法""综合指标法""DEA效率评价法""数据挖掘法"等与之对应。依托"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在数据集成基础上引入数据挖掘法将是创新测度的重要趋势和方向。数据挖掘法是对其他测度方法的补充而非替代;有效整合不同方法下的测度结果将有助于提高测度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技术创新规律,首先针对现有生物基因在产品设计、知识创新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进行分析,通过深入分析创新过程与生命体形成过程的类同性,将生物基因理论与创新理论融合,在界定创新基因、创新染色体、创新算法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创新基因学理论模型,同时对其应用步骤进行了分析,在探讨创新源动力的基础上,着力挖掘原始创新影响基因以及创新机理,以期为技术创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技术驱动商业社会进入平台经济时代,而平台被认为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写照,且越来越成为企业转型升维之道和竞争优势之源。利用CiteSpaceV科学计量工具,通过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采用计量综述和系统综述相结合的方法,探寻了平台研究的关键文献,展示了研究热点演进轨迹,搭建了平台研究整体理论框架,最后展望了中国情境下的平台研究。研究发现,平台研究主题经历了从技术管理平台产品创新、架构创新,到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平台定价、双边市场,再到战略管理平台设计、商业模式的演变,并且交叉融合趋势明显。此外,平台理论框架可分为核心特征、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三大层次。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技术驱动商业社会进入平台经济时代,而平台被认为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写照,且越来越成为企业转型升维之道和竞争优势之源。利用CiteSpaceV科学计量工具,通过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采用计量综述和系统综述相结合的方法,探寻了平台研究的关键文献,展示了研究热点演进轨迹,搭建了平台研究整体理论框架,最后展望了中国情境下的平台研究。研究发现,平台研究主题经历了从技术管理平台产品创新、架构创新,到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平台定价、双边市场,再到战略管理平台设计、商业模式的演变,并且交叉融合趋势明显。此外,平台理论框架可分为核心特征、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三大层次。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对我国创新模式与创新周期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数据、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系统研究了自主创新投入与引进技术投入的绩效及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引进技术的总体利用和二次创新良好,总体绩效较高,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替代与互补效应并存,呈现互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良好态势。实证研究未发现我国存在低效率技术引进陷阱现象,在原发性创新方面我国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多数学者关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测度指标都是基于能力和绩效,忽视了创新活动的时序性特征,未将时间因素引入测度体系中。从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活动投入、科技创新活动产出3个维度,基于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对中日美法德五国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时差分析法将科技创新活动的测度指标分为先行指标、一致指标和滞后指标,构建了具有时差关系的科技创新活动指标体系,揭示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时序性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