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培  李国瑞 《技术经济》2023,42(12):56-69
数字平台生态发展已成必然趋势,但学术界对数字平台生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聚焦微信平台生态发展实践展开纵向案例研究,探索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如何利用边界资源配置实现数字平台生态演进及推动核心企业与互补者依赖关系演进问题。研究发现:核心企业对边界资源动态配置是数字平台生态演进的关键推动因素,核心企业通过边界资源设计部署、新增更新、复用再设计促进平台生态演化;核心企业在平台不同发展阶段连接不同互补者,包括交易型互补者、创新型互补者和混合型互补者;三类互补者同核心企业构建基于资源的依赖关系,根据资源内生性和外生性,得出结构依赖、过程依赖和混合依赖三种依赖关系类型,并从边界资源配置视角分析依赖程度的动态变化。核心企业要掌握平台发展的阶段特征,利用边界资源的动态性,实现平台生态发展和对互补者关系的健康维护。  相似文献   

2.
依靠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突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从资源赋能和结构赋能双重视角出发,对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需进一步通过技术进步扩展绿色发展空间;(2)企业内部数字化技术转型能够显著促进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提升;(3)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作为绿色工艺创新的两个维度,在数字化技术转型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4)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技术转型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识别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情境因素,可为我国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数字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商平台数字技术进步,平台数字功能应用成为互补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基于TOE分析框架,以334家电商平台互补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组态视角分析数据支持功能应用、社群支持功能应用、资源拼凑、场景化创新、环境不确定性和创业政策导向6个因素对互补企业创业绩效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平台互补企业创业绩效是多个前因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不存在单一必要条件;影响互补企业高创业绩效的前因组态存在技术驱动政策支撑型、技术驱动不确定性催化型、数据驱动创新型、社群—资源协同型和全维度要素协同型5种类型;互补企业非高创业绩效存在两条组态路径,且与高创业绩效驱动路径具有因果非对称性。结论可深化对平台生态系统的理解,并为电商平台互补企业经营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江旖琪  贾海薇 《新经济》2023,(11):127-143
新兴信息技术驱动的数字农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已成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水稻智慧直播”为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赋能农业生产体系使其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加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竞争力;通过赋能农业经营体系推动耕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经营过程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推动三大产业全链条专业化融合;通过赋能农业产业体系使其更具商业化和品牌化,创新产业发展形态,进而激发农业科技新动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案例分析后所形成的理论框架,本文解析了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促进机理,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加快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与第一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全领域制度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数字技术服务长效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机制,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5.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领域的数字新经济,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载体。以“柠檬豆”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场景赋能以平台用户需求场景为牵引,开发冗余数据资源,整合异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传导和数字协同;工业价值网络中的资源映射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成为可调用的数据资源,数字孪生产生更丰富的场景,驱动网络效应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的本质是基于场景赋能体系构建的价值创造过程与基于网络效应形成的生态构建过程之间的交互共演。响应场景驱动创新范式,研究有助于完善平台组织理论,丰富网络效应研究情境,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探究创新活跃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各子维度均对乡村振兴水平具有驱动作用,这一结论在借助动态面板及工具变量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已逐步成为数字普惠金融驱动乡村振兴水平稳步提升的重要渠道。此外,在引入创新活跃度这一调节变量后发现,创新活跃度的提高不仅对乡村振兴水平提升具有直接驱动作用,而且能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水平的驱动效应。为此,应深化科技创新赋能作用、拓宽金融服务覆盖范围、释放地区创新发展活力,以此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激发数字产业创新活力是提升我国数字竞争力、把握数字经济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一环。本文将大数据平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考察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高了数字产业创新水平,且随着数字产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促进效果整体呈现出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第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主要通过加速数字产业集聚和强化政府数字治理,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第三,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数字发展水平较低和创新环境较差的省份数字产业创新水平的促进效果强于数字发展水平较高和创新环境较好的省份。因此,未来应加快培育统一规范的数据要素市场,优化数字产业布局,提升政府数字服务能力,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持续赋能。  相似文献   

8.
新发展格局下,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现状,揭示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机制:依托国内大循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引领性原创性技术、实现数字技术自立自强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融入全球创新链、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全球价值链整体效能,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从吸引全球高级创新要素、强化基础研究突破原创性引领性技术、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数字技术赋能等方面,阐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企业创新机遇的实践探索。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的背景下,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新熊彼特增长理论,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外部媒体关注度、组织冗余资源和高管研发经验能够强化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质量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人力资本升级和提升研发能力对企业创新质量产生积极效应;相较于非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和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企业高质量创新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价值。研究有助于拓展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质量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为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和赋能经济提质增效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技术经济》2022,41(6):59-69
数智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企业传统的封闭式边界,加强了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技术交流、信息沟通以及研发合作。然而,数智技术如何赋能企业创新行为及其开放式创新绩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数智赋能—数智双元能力和资源复合效率—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路径,构建了数智赋能影响数智双元能力和资源复合效率,进一步影响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模型。本文利用针对科创型中小企业发放的354份调查问卷,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企业能力理论和复合基础观理论,分析了数智赋能对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结论表明,中小企业数智赋能行为在资源数据化、流程数字化和组织智慧化3个维度提升了企业综合数智化水平,数智双元能力和资源复合效率发挥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开放式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1.
关键核心技术的缺失导致难以演化出创新驱动的新发展格局,而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先行资本被寄予了赋能厚望。文章选取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各省市数字基建水平的基础上,将区域创新活动分解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考虑人力资本水平、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和专利保护强度的异质性影响,梳理出数字基建影响区域创新活动的特征事实,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数字基建能够促进区域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提升,与区域创新效率负相关;而人力资本水平并不能影响数字基建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但在高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地区和高专利保护强度地区,数字基建则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由此,文章进一步从国家、地区和城市的知识资本角度入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推进数字基建对创新精准赋能;二是坚持“互联互通”,营造多链融合的区域创新生态;三是坚持“包容审慎”,深化对数字基建综合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2.
数字内容产业的供求机制容易导致非法有害内容泛滥,从而带来严重的负外部性。由于数字内容平台处于守门人地位,因而需要强化以平台主体责任为核心的治理体制。平台责任配置的重点是激励平台履行合理注意义务,以最低的社会成本治理非法有害内容。平台责任配置应遵循法治原则、促进创新原则、有效激励原则、比例原则和过失责任原则,并建立多元主体合作治理体制。平台主体责任体制的基础是建立非法有害内容分类分级细则和分类配置数字内容平台主体责任。为此,应从以下方面完善数字内容平台主体责任体制:建立平台主体责任履行激励机制,完善非法有害内容违法犯罪的处罚措施,确保平台内容治理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平台内容治理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创新平台人工智能应用治理手段,提升平台内容治理的技术赋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战略和复杂双重维度,剖析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系统形成逻辑。结果发现:较强的战略控制力有利于强化平台商业模式,催生跨行业多样化平台,继而推进生态内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随后,商业生态系统积蓄丰富的共享数据资源,打开资源交易和创造边界,提升生态主体能力的同时重塑生态系统属性;有着更强复杂应配力的生态主体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生态内外的创新扩散催化商业生态系统竞争,进一步强化复杂应配力。在核心企业战略控制力和生态主体复杂应配力的双重作用下,商业生态系统呈现前生态状态、生态内卷、生态扩散和生态共生4种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数字经济的纵深发展和全面拓展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在构建2011—2020年31个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多维度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效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机制检验证实,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是其重要的中介传导机制,其中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较人力资本更显著。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赋能效应呈现出“中西部>东部”的总体态势;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表现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越高,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就越明显。分维度估计结果表明,相较于农村现代化,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力更强劲。  相似文献   

15.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择海尔卡奥斯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过程及其价值创造行为。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依赖平台嵌入、平台聚合和平台撬动三个过程环节,分别实施“望闻问切”“兼容并蓄”和“有无相生”策略,最终构建包含数字价值生成、数字价值共创和数字价值涌现三种价值创造行为体现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组织形态。当参与价值创造的基础操作性资源的来源范围由制造企业内部延伸到制造行业内部,再拓展到跨行业交互时,基础操作性资源多样性同步增加,进而催生出数字价值生成、数字价值共创和数字价值涌现三种差异化的价值创造行为。本文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与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相关研究贡献新的理论知识,为数字经济浪潮中的领先制造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6.
合作创新资源配置是决定企业合作创新能否达到探索式创新或利用式创新预期目标的关键。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人力和智力资本,关键研发者(明星发明家)是影响企业合作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然而,鲜有研究基于调节效应视角分析多维接近性对关键研发者与企业合作创新产出关系的作用机制。由此,基于2004—2019年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流域经济带”高新技术企业发明和实用新型申请专利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多维邻近性对关键研发者与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合作企业地理邻近性、社会邻近性和技术邻近性程度越高,越能强化关键研发者参与比例对合作企业利用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技术邻近性程度越高,越能强化关键研发者参与比例对合作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抑制作用。结论对于创新管理者根据合作创新主体的多维邻近性特征与调节机制优化企业外部合作关系结构、合理配置人力和知识资源,从而提高合作创新效率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甄美荣  刘蕊 《技术经济》2024,43(3):64-76
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成为我国制造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需从数据要素视角深入分析数字赋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机制。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理论,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构建了数字赋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制造企业价值链上主要模块基于不同功能和目标采用不同的数字技术,形成生产流程、研发模块和营销体系全联通,在联通过程中以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赋能,主要体现为:生产流程中,基于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系统形成全流程动态反馈赋能机制,以数据的采集、传输和监控促进工艺创新;营销体系中,基于大数据技术形成全面需求双维度反向赋能机制,以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促进产品创新;研发模块中,基于自身数字化升级和数字平台形成全联通赋能机制,以数据的搜寻、分享和整合促进联动创新。  相似文献   

18.
郭建峰  王莫愁  刘启雷 《技术经济》2022,41(10):138-148
数字技术应用融合叠加商业模式创新催生商业生态新业态,实现跃迁升级。本文结合扎根理论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阐释数字赋能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跃迁升级的机理,探究多重组态路径。从生态视角揭示了数字资源通过与传统要素资源融合释放数据价值,并驱动形成价值循环体系、实现价值共创、塑造商业群落,最终实现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跃迁升级。基于fsQCA的多组态分析发现,数字赋能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跃迁升级历经两个阶段分别为价值共创和商业群落生成。其中,价值共创实现有两条组态路径,即产品创新与要素融合相组合,技术融合同低产品创新、低数据资产相组合,且产品创新构成了价值共创的核心条件。商业群落生成的组态路径表现出以下特征:价值共创和价值链接协同下分别和网络组织、数据赋能相组合,网络组织和数据赋能互为替代,即在一方缺失时,分别与价值共创或价值链接组合实现商业群落构建。研究结论为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持续优化,实现数字商业生态资源的充分共享及最优利用,提供了关键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推手,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可能。本文利用2011—2016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经济集聚水平、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加剧银行业竞争以及推动市场化进程等渠道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这种作用具有异质性,表现在失信环境越好、教育水平越高及城市规模越小的地区作用越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数字经济赋能劳动力的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中数字经济的应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20.
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可得性能够为各行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进而增强整体创新活跃度。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索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对创新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渠道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创新活跃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够促进本地创新活跃度提升,但对周边地区创新活跃度提升的影响还未显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类型创新活跃度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能显著提升技术创新活跃度、开放创新活跃度、活动创新活跃度,但无法提高制度创新活跃度;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升创新产出水平、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间接方式,提高创新活跃度。有鉴于此,需出台叠加支持政策,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增强金融科技赋能,精准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区域协同合作,促进产业创新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