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前,生物医药企业R&D融资渠道结构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从政府、外部信用机构和企业自身等三个角度分别提出解决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规模不足的有力对策。  相似文献   

2.
运用随机效应面板与合并截面模型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价测量,R&D投入比资金投入更具有决策力;对于内部约束来说,两种投资的约束水平和企业规模之间存在单调关系。首先,和资金投入相比,研发投资内部资金的可用性更具有决定性,增加内部资金的可获得性对R&D投入比资本投资产生更大的影响。其次,小企业的R&D投入所受到的融资约束比大公司更多,因此减小公司规模比外部约束更具有约束力,对于大企业的融资约束没有发现这样的单调变化关系。通过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表明,较成熟公司的融资约束较低。因此,融资约束对小企业或更年轻的公司更具约束力。  相似文献   

3.
赵靖  林艳 《财会通讯》2014,(8):98-100
本文以2007—2011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企业内部现金流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企业更具有创新活力,企业R&D投入并不由盈利能力决定。企业内部现金流是影响R&D投入强度的主要因素,研发投入会因为负债水平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4.
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以中国工业行业(1993~2008)为研究对象,在将R&D资本存量分为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它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外国其它行业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首先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对中国R&D投入的产出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随后综合考虑了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技术距离、行业竞争程度、物质资本存量、行业技术水平、产权结构等因素对R&D产出效率的影响。结论显示,除外国其它行业R&D资本对R&D投入的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外,其它三种R&D资本存量均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且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物质资本存量等因素均显著的促进了R&D产出效率的提升,技术距离则对R&D产出效率的提升有抑制作用,行业竞争程度对R&D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高技术行业R&D产出效率要比非高技术行业低,国有产权比重较高行业R&D产出效率与国有产权比重较低行业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要素市场扭曲指数及中国高技术产业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R&D投入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R&D资本投入和R&D人力投入有着不同的影响,抑制了R&D资本投入增长,促进了R&D人力投入;而且其对两者的影响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门槛检验方法对这种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财政收入、产权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不同门槛值区间,要素市场扭曲对高技术产业R&D投入的影响程度和方向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及其稳健性标准误修正模型研究了治理结构、R&D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的逻辑联系。实证结果表明:国有持股负向影响企业的R&D投入,股权制衡度正向影响企业的R&D投入,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水平与R&D投入呈非线性关系;高管股权激励的“利益趋同效应”与“壕沟防御效应”共同调节政府补助对企业R&D投入的作用路径;R&D活动具有滞后效应,负向影响当期的企业绩效,但是对滞后两期的绩效水平有显著正向作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从根源上解决代理问题,是提高研发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稳健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以“十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投资的效果。研究发现,专项投资不仅促进企业R&D投入增加和科研成果商业化与规模化,而且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内、国际竞争力,但是难以提高企业R&D投入努力程度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专项投资来源中,银行贷款投资效果最好,但中央资助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使用效果较差。中国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化对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积极意义,但政府资助金的使用效果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缺乏。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与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缺乏直接相关。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不够。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不够表现为数量的不足与质量的不符合要求。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分为R&D投入与非R&D投入。以R&D投入为例,世界百强企业的R&D投入一般高达10%,有的甚至在15%以上,而我国大约有70%的企业所提取的R&D经费不足其销售收入的2%,这与发达国家的同一指标相差甚远。同时,我国企业普遍缺少经验丰富、具有较强创新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内生视角,选取2009—2017年A股中小板块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以附加价值的资本增值率来衡量企业绩效状况,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研发投入、管理者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薪资激励对R&D投入和企业绩效均存在倒U型关系,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与R&D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R&D投入对当期企业绩效存在负向影响,但其对企业绩效的滞后效应为正。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结论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而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一、中小高科技企业R&D融资难的原因1、R&D活动自身具有不确定因素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R&D项目的研制、R&D成果的应用和投入为立足之本。R&D项目自身技术上的不确定、风险大、成功率低等特点,决定了R&D项目的筹资困难。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从事应用研究或开发研究,即  相似文献   

11.
以2008—2018年沪深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和家族化方式对长期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与职业经理人传承模式相比,子承父业传承模式家族企业的投资规模下降幅度较大,但主要降低的是资本支出,R&D支出在长期投资中的占比下降幅度较小;并且与间接创办型家族企业相比,直接创办型家族企业有利于促进子承父业家族企业长期投资规模的下降,但是却抑制了该类家族企业R&D投入占比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时代,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为获得竞争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应继续开发创新,规范研发支出的投融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革命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研发投资中的财务处理问题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从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的重要性出发,论文分析了在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大气候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处理中存在的漏洞,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We develop a real options model for evaluating and optimizing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project. The model captures key features of R&D, including research duration, growth opportunity, debt financing, and uncertainty of technology, demand market, and rival preemption. In the model, we unveil the interactions of key R&D features. The effect of duration on investment depends on whether there is rival preemption. Higher uncertainty of research duration speeds up investment in the presence of rival preemption. Higher uncertainty of technological success, combined with a growth opportunity, accelerates investment. Debt financing greatly decreases time lag between the first stage project and growth project.  相似文献   

14.
以2009—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与研发投入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发现,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抑制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驱动作用,企业较多的现金持有量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种驱动作用。将经济理论与企业财务相联结,研究企业产业升级与企业现实财务状况的关系,从理论层面丰富了经济学领域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理论文献,从实践层面可以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不同类型的企业产业升级决策提供实证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于研发创新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因此有更多的企业注重提高自身的研发创新水平.近几年,我国整体研发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企业关于研发投入的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选取2016-2020年国内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研发投入、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风险负相...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的角度研究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多重约束决定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投资效率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盈利能力,而债务融资对改善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有限,相反债务融资放松了企业的资金约束,助长了企业过度投资.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应当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入手,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强化事中、事后披露,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有利于提高债务融资对管理层过度投资行为的约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实证结果显示短期融资券发行额与营运资金增加额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长期资产现金支出、以及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上市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募集的资金存在短融长投及集中还贷的现象,也就反映了企业利用市场时机进行融资、并用短期资金进行长期投资的行为。这种短融长投的行为可能因为投融资期限不匹配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并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兑付风险。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逻辑思路建立技术创新三阶段模型,运用链式网络DEA方法测量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三阶段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观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996~201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阶段经历了整体上类似“U”形的变化,源于技术开发阶段的投入增多、企业重视力度加大;技术转化阶段滞后于技术开发阶段近两年的变化时期,主要起因于纯技术无效率、技术开发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的脱节;产业化阶段滞后于技术开发阶段近5年的变化时期和技术转化阶段近3年的变化时期,主要由于产业化阶段作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的下游阶段,偏低的技术转化率必然导致最终的产业化率极低,但改进的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on academic spin-offs (ASOs) usually focused on their economic performance, but there was a lack of discussion on the decision-making grounds of enterprise behavior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parent organizations on R&D investment of ASOs through listed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ASOs controlled by the parent organizations have a higher R&D investment. With the organizational imprinting theory and signaling theory, we attempt to attribute the R&D tendency to the higher financing efficiency and government subsidies. The conclusions provide a new inspiration and explanation the inherent logic of ASO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innovation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20.
Managing knowledge: changing ways of wealth cre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 will have to be at the core of enterprises which expect to prosper in the new economy. Investors now realise there is a link between R&D investment and long-term growth, so share prices are boosted for companies which know how to extract value from R&D spending. The IT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are probably the leaders in new ways of managing knowledge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