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2005年的棉花市场,极似2003年的翻版。 据中国纺织流通网统计,今年新棉上市以来.国内籽棉收购价格一路走高.从开秤价的每斤2.4元.上涨到目前的2.8-2.9元。而山东、河北等地三级籽棉收购价已经突破了3.0元/斤大关.不少地方更是达到了3.2元/斤左右的高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供销商情》2007,(11):46-46
10月底以来,新疆棉花收购已基本进入收尾工作,棉花企业在农发行申请收购资金供应量已呈萎缩态势。棉花收购站、加工厂门前已失去往日的热闹景象。新疆各产棉区的大部分棉田已采收完毕。少部分棉田已进入平整耕犁阶段。目前,少数棉农仍在观望,手中仍存有少量的棉花。等待棉花价格再次提升。从棉花企业收购籽棉价上看,今年棉花收购价格高于往年,籽棉平均收购价格已突破6元/斤关13,部分棉花收购企业籽棉收购价格达到6.60元/斤左右。受棉花减产影响,从大部分企业籽棉收购情况看.今年收购总量少于去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东部国储水稻收购量保持平稳。黑龙江东部地区稻农及家庭农场普通中等水稻出手价格1720—1780元/吨,粮食收储及加工企业收购价格1820—1860元/吨。其中汤原国储水稻收购价格1820—1840元/吨,桦  相似文献   

4.
7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整体相对平稳,局部地区价格稳中有升。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平稳坚挺。黑龙江哈尔滨地区贸易商中等玉米收购价1600元/吨,吉林深加丁厂玉米收购价格1630元/吨,辽宁铁岭地区深加工厂中等玉米收购价1660元/吨,内蒙古赤峰地区贸易商中等玉米收购价格1570元/吨左右,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前棉花收购已接近尾声,近两个月来,棉花的收购价格一路上涨,作为纺织原料的皮棉已经涨到每吨17800元,每吨比去年贵了近6000元,一些棉纺织企业不堪重负已经停产。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产区,由于今年内地不少棉花主产区受灾,新疆的棉花变得更加抢手,为了争购棉花,新疆的国有棉麻公司与民营棉花加工企业打起了一场价格战。喀什地区一家国有棉麻公司的轧花厂厂长把国有棉麻公司以外的民营企业一律称作二道贩子。他认为,今年的棉价是被二道贩子抬起来的。民营企业的棉花收购价格是0.64元/千克,比国有棉麻公司每千克高出0.10元。据统计,今年新疆棉…  相似文献   

6.
近期我国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国内粮食价格在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的基础上,从lO月中旬开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在短期内猛然走高。粳米是率先上涨的品种之一,江苏粳米价格从1940元/吨上涨至2240~2360元/吨,涨幅为18.56%,以“银珠”为代表的东北米销售价格由2140元/吨左右上升到2500元/吨左右,涨幅为  相似文献   

7.
王伟 《市场周刊》2005,(8):30-30
目前柳州型材价格有小幅度攀升的行情。马钢产5#角钢市场价格在3780元/吨,相比节前变化不大,7.5#角钢市场价格在3750元/吨左右,较节前上涨50元/吨左右,唐山产5#角钢价格在3450元/吨左右,槽钢价格变化不大,柳钢产16#槽钢价格仍在3650元/吨左右。自前春节刚过市场成交并不旺盛,所以市场价格上涨的动力不足,市场观望心态明显,柳州市场型材资源量并不多,预计后期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长弋 《致富天地》2006,(6):43-43
今年以来,国内食糖价格一路飙升,由去年初的2600多元/吨上升至今年2月的5600元/吨,个别地区甚至突破了6000元大关,当前主产区食糖现货价也在5100元/吨左右,由此导致甘蔗收购价格由原来的每吨200元、250元,窜升到每吨300多元,广东湛江甚至高达400多元,每吨甘蔗价格比去年上涨了100多元甚至200元,给广大蔗农带来了丰厚收益,蔗农每亩收入达到了3000~4000元以上,广东省部分蔗农每亩收益超过5000元(每亩甘蔗产量平均10吨左右,基本上能榨1吨成品糖)。  相似文献   

9.
钟粱 《致富天地》2009,(10):45-45
今年9月份,受消费回暖、需求增加的影响,国内小麦、面粉价格持续走强。全国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显示,9月底产区小麦磅秤平均收购价格较8月份上涨69.28元/口屯,小麦磅秤平均出库价格上涨43.55元/吨;销区面粉平均零售价格上涨141.33元,吨。  相似文献   

10.
《致富天地》2012,(9):23
国家发改委9月10日宣布,根据《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相关规定,中储棉公司于9月10日启动2012年度(2012年9月~2013年8月)棉花临时收储。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定为每吨20400元,比上年每吨提高600元。对应的籽棉收购参考价约为每斤4.2~4.35元,比上年收购价提高约0.1元。  相似文献   

11.
《致富天地》2001,(5):37-37
至今年三月份,长期处于“低谷”的我国玉米市场价格已连续上涨10个月,吉林省玉米车板价已由春节前的1000元/吨上涨到1060元/吨。业内人士综合分析认为,东北玉米吨粮价有潜力在六七月份冲击1200元大关。  相似文献   

12.
《致富天地》2006,(9):46-46
2006年稻米市场继续稳步上扬。年初,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三等稻谷收购价格为1760~1780元/吨,吉林三等稻谷收购价格为1840.1860元/吨,安徽杂交稻收购价格为1430元/吨,福建到站价格1520元/吨,江苏中等粳稻市场价格为1900元/吨。到六月末,这些地区的稻谷价格分别为:黑龙江省1860~1880元/吨,吉林省1900~1960元/吨,安徽国有粮库收购价格为1460~1470元/吨,江苏2005年产粳稻市场价格为1960~1970元/吨,均有较大涨幅。  相似文献   

13.
出口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现状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推动企业成本上升去年底令年初以来,铜价大幅上涨,沪铜指数从2010年11月的62000元/吨一路上涨,2011年3月一度涨至75000元/吨,近期也徘徊在70000元/吨左右.  相似文献   

14.
刘阳 《市场周刊》2004,(30):21-21
近期中板价格一直在稳步上行,截至上周三(8月4日),上海市场浦钢产Q2356mm中板成交价格在4880元/吨,8mm中板市场价格为4760元/吨左右。10mm中板市场价格为4730元/吨,12—18mm中板市场价格为4650元/吨,20mm中板市场价格为4670元/吨,8—20mm中板价格较上周上涨200—250元/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供销商情》2007,(11):48-48
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期国内食用油价格持续的上涨。国内豆油、棕榈油价格都有200元/吨的涨幅,国内棉油在其影响下也在大幅的上调。山东夏津棉油价格在9000元/吨左右,高青棉油价格在9200元/吨;山西运城地区棉油价格9100元/吨左右;河南地区棉油价格在9000—9100元/吨;河北藁城地区棉油报价涨至9000元/吨;安徽地区棉油价格在9000元/吨;湖南地区棉油价格在9000元/吨;湖北地区棉油价格在9000元/吨;江西九江棉油报价涨至8600元/吨;新疆阿克苏地区棉油报价集中在8600元/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以来,在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钢材价格持续上扬,产量快速增长。截止2003年11月底,我国钢产量已突破2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钢材价格也出现近10年来最大幅度的全面上涨。钢材综合平均价格由年初的3632元/吨涨到12月中旬的4262元/吨,平均上涨了630元/吨。  相似文献   

17.
《致富天地》2008,(7):48
目前黑龙江省内的中西部安全水分玉米库点收购价格普遍维持在O.74~0.76元/斤,个别偏远地区收购价为0.70~0.73元/斤,购销比较清淡。东部地区收购价格维持在0.70~0.72元/斤,基本上有价无市。  相似文献   

18.
《市场周刊》2004,(24):22-22
全国建筑钢材继续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上涨,华东地区大部分市场出现了回落。截至17日,全国22个主要直辖市和省会城市65mm普线平均价格为3438元/吨,65mm高线平均价格为3516元/吨,20mm螺纹钢平均价格为3330元/吨,分别较前一周末上涨219元/吨、218元/吨和312元/吨。  相似文献   

19.
从2000年开始,全国食糖价格持续上涨,江西省出厂价由2000年初的30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4600元/吨,涨幅超过50%,是近几年来价格变动最剧烈的一个时期.今年1~3月份,每吨出厂价格分别为:3324.5元、3459.5元、3474.5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84.8%、35.8%和36.4%.市场零售价格持续上升,而作为食糖原材料的甘蔗收购价格却反趋势呈持续下跌趋势.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20.
王宇 《市场周刊》2004,(31):20-20
近一个月来建筑钢材和板材价格出现震荡盘整的格局,受此影响大中型材价格虽启动较晚。但也在近两周内保持着强劲上涨的势头,价格持续攀升高行,特别是在进入高温季节之后。其上涨幅度达到300元/吨左右,除建筑钢材、板材价格上涨外,原料价格飚升、运输紧张、钢厂产能释放有限也是诱发上涨的原因。预计近期大中型材价格仍将保持上涨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