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迎春  甘莹 《黑河学刊》2010,(7):33-33,35
小说故事平淡无奇,几乎无情节可言;对话简单,时而还重复;人物连名字都没有;陈述也不完全。但它却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悲剧故事。它以现代生活中人们无法摆脱的困境——心灵的孤独和空虚为主题,深刻地探讨了现实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人类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2.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象征意义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环境,人物和桑提亚哥身体和思维的活动.他们以各自的角度引出并升华了主题.其中,环境象征意义引出小说情节并突出老人航程的艰难,环境象征手法的运用暗示出了海明威浓重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对《老人与海》的文体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晖 《新西部(上)》2010,(8):135-135,126
本文通过对美国杰出小说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的剖析,认为此文很好地体现了他简洁、清晰、客观的写作风格。这部作品文体学方面语言句子简短,句法结构特别简单;自由直接引语使得小说简洁明快;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在其代表作品<老人与海>中,对美丽的大自然进行了赞美和尊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哲学思考.老人的探索和实践告诉我们:在宇宙中这个平等而矛盾的生物圈里,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物、不管是为了物质的需求还是为了精神的需求,都不应该走极端.  相似文献   

5.
6.
许鹏 《魅力中国》2014,(27):91-91
《老人与海》是美国当代文学大师海明威的顶峰作品,由于作者注重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的效果,在作品中以男子汉为主题风格的思想特点,以致使读者恍然若有身临其境之感。本文对《老人与海》的作品及主人公形象进行概述,并对作品中表现出的深刻内涵进行总结,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系统分析海明威的文学思想,为促进英美文学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杨玲 《魅力中国》2011,(12):179-179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写的一部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各方面所隐含的象征意义,至今让读者津津乐道。只有读懂作者文字里所蕴含的思想,才可更加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刻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解读《老人与海》。海明威描写了在一战后,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一代人,他们痛恨战争,感到无助:但精神是不能被打败的,从圣地亚哥的勇敢、坚毅、顽强反映出人类要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多数的研究仅仅是归纳出了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主题,并与海明威的平生经历所联系,分析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并没有从根本上分析这种死亡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本文将从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角度分析《老人与海》,尽量阐释出海明威以英雄主义情结为依托的死亡意识的根源及内涵。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体现出鲜明的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主体性特征,作品充满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的对抗。立足主体间性理论,通过文本细读,从新的视角解读《老人与海》,在揭示作品强烈的主体性意识的局限性的同时,对其中所体现出的主体间性进行发掘。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写作生涯颠峰时期的代表作,它标志着海明威的创作已进入思想艺术的总结阶段。小说中塑造的桑地亚哥的形象成为了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海明威赞美了桑地亚哥面对挑战从不屈服的灵魂,用自己独特的散文风格,精湛的叙事艺术,书写了一曲打不败的英雄赞歌。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生长在战乱年代,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海明威对待战争的观点非常明确,其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世界上无比糟糕的事情,他将这种观点带入到作品中,又通过刻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场景,进而充分的表现出来,在《永别了武器》中,他表述了战争是令人迷惘的,战争是残酷的,战争能够摧毁爱情,清晰的表述了他的战争观,我们对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做了简单的分析评价,探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反战观念。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的美国作家中,海明威是最具传奇色彩的。渔猎、冒险、恋爱、战争是他生命乐曲中的主旋律。冰山原则是他的艺术风格。他以自己非凡并充满厄运的人生经历和艰苦卓绝的艺术探索恰如其分地证明了他所倡导的硬汉子精神,即压力下的优美风度。  相似文献   

14.
彭小晶 《发展》2008,(11):124-125
主人公桑提亚哥是海明威《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的最后一位悲剧英雄。作者塑造的桑提亚哥没有简单重复以前其作品中“硬汉”形象的基本特点,而是深入挖掘,独创一格。他运用象征手法、巧妙的细节描写、简练含蓄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编织出一个感人的故事,塑造了一生中最完美的具有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与前期作品中的主人公相比,桑提亚哥对命运的关注显得更为积极,对人生生存的理解也显得更为彻悟;不仅在顽强拼搏中显示出非凡的意志毅力和崇高的人格,而且具有更为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或者说桑提亚哥是一个失而不败的英雄。本文拟从有关细节入手,分析讨论环境和人物设定在《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运用。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运用了他的"冰山风格"的创作方法,对风和雨进行了大量的渲染,从作者所经历的时代背景、作品反映的主题等方面剖析了"迷惘的一代"厌恶战争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世界和平的意味深长的呼唤.  相似文献   

16.
海明成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其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一部典型的虚无主义小说。文章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身处危机之下不同人的不同心态。  相似文献   

17.
《金色笔记》以女性的视角描写了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社会。面对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生存危机和体制改革等现实存在的矛盾,女性为自己的生存和命运不断抗争。在这一过程中,女性主义思想得以自我建构,女性对现实矛盾的抗争也以其独有的方式得以释放与解脱。  相似文献   

18.
赵柯姜 《新西部(上)》2009,(5):134-134,136
本文以元杂剧《破窑记》中的刘月娥为代表,简要分析元杂剧中闺阁小姐的爱情观。其中的女性形象更是以其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自觉追求爱情自由而备受关注。其中众多闺阁小姐,虽然出身不同,情况各异,但其理想却都是以千金之躯,追求为当时社会所不容的、个人所追求的理想爱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通过剖析美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成名作<大街>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种种矛盾,揭示了刘易斯本人创作的矛盾心理.他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既对美国和国人不满,但又提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作品优美的格调,她在含泪中回忆寂寞的童年,沉浸了全部身心,投放了自己全部的感情和力量,从《呼兰河传》中可以看出她一生中跋涉的每一步所留下的痕迹,感受到她在艰难的跋涉中的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