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学磊 《中国纺织》2010,(8):155-155
日前,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杭州组织召开全国家用纺织品主营企业工作会议,会议公布了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排名情况,孚日位居“中国家用纺织品出口十强企业”首位,受到了大会表彰。  相似文献   

2.
芳芳 《中国纺织》1999,(9):41-41
纺织品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 大宗产品,也是不少企业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产品。然而,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纺织品出口多年来一直受到经济发达国家的配额限制,使不少企业虽有较强生产经营能力,但却订单“吃不饱”,生意做不足,以至出现众多纺织企业停工半停工,一些经营纺织品贸易已多年的外贸公司经营也大受冲击。现实表明,如果还是沿袭配额出口的老办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纺织》2005,(3):93-94
头两月出口总体趋于“平稳” 为掌握今年1~2月我国纺织企业出口的真实情况.记者进行了为期近半个月调查采访。调查显示今年1到2月份多数企业纺织品出口呈现了一定的比例的增长,最高的增速在30%左右.也有众多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出口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差无几。众多企业期待出现的出口大幅增长形势并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纺织》2005,(6):74-76
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之路决非坦途,而是暗礁丛生、险滩重重。中国纺织品贸易已经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进口配额、”两反一保……在这些足以引起国家政府参与的热门话题之外,中国的企业还几十年如一日的经受着“技术壁垒”的“折磨”。如果说进口配额“两反一保”等等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各种名目的障碍还能称得上“明枪好躲”的话,那么,“暗箭”正是中国企业对”技术壁垒的真实感受.“哑口无言”是企业“碰壁”后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山东纺织经济》2009,(4):89-89
<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家用纺织品出口也受到一定"拖累",但其出口增幅仍高于纺织品出口增幅。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有增大势头,海关统计显示,2009年1~3月,纺织品出口金额达1201847万美元,同比下降15.64%,家用纺织品出口金额达221865万美元,同比下降7.98%。家用纺织品出口降幅小于纺织品出口降幅。中国一些优秀家纺企业,甚至在大环境不好的情  相似文献   

6.
孟杨 《中国纺织》2005,(1):14-18
国内声音 财政部:开征出口税符合我国长远利益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主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指出,中国决定对纺织品开征出口关税,主要目的是适当调节纺织品的出口节奏,维护世界纺织品贸易的正常秩序,并促进中国纺织品出口结构的优化,推动纺织品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从长远来看,这项政策有利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纺织企业是有利的,也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纺织》2005,(3):90-92
十易寒暑春秋,横亘在出口道路上的最大障碍“配额制”终于消除殆尽。原本被束缚的中国纺织竞争力将得到有效释放。于是有人预测,更有媒体惊呼,后配额元年之初,纺织品出口将惊现“井喷”。作为业内媒体,我们如实报道行业的每一个足音。于是我们走海关、该企业、问题专家,力求将最真实的情况展现出现,警醒业内……  相似文献   

8.
OEM是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简称,也即设备原件生产者。在我国通常称谓“定牌生产”或“贴牌生产”。服装0EM的存在有两方:一方是OEM的委托方,另一方是0EM的制造方。OEM的制造方在我国称为贴牌生产企业,即OEM服装企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议》,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全部取消,有利于中国纺织业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发挥成本和质量方面的优势。但配额取消后,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风险大。贸易摩擦事件不断,欧美等国家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设限频繁。美国等国家对中国纺织品发起了多起特殊保障措施调查,其目的旨在阻止我纺织品出口增长。那么究竟“后配额时代”给我国OEM服装出口企业带来怎样的形势变化及影响?OEM服装企业该如何应对以接受挑战?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纺织品产销大国,在各个行业中,纺织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纺织业约有13万多家企业,近2000万从业人员。80年代以来,纺织业走上了外向发展之路,在近20年的时间内,纺织品共出口创汇3300多亿美元。目前我国已成为纺织品出口大国,1997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额达455.7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纺织》2005,(11):17-17
与7月份实施的《暂行办法》相比,新《办法》给予了“转让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数量”以合法身份,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肯定。依照《办法》,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数量允许转让,同时未使用部分要上交。其中,地区内转让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做技术处理,跨地区转让则报商务部备案并由中国国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纺织》2005,(3):95-96
1~2月份的纺织品出口形势尽管总体趋于“平稳”,但“平稳”中已开始显现出众多不稳定因子,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不能不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韦永红 《广西电业》2005,(11):34-38
自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的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方式。“免、抵、退”税是我国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方式之一。笔者根据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出口货物“免、抵、退”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剖析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和帐务处理方法.并对“免、抵、退”税方法的利弊进行分析论述。出口货物“免、抵、退”制度实现了征退一体化,有利于解决企业退税资金占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政策动态     
国务院批准履约《国家实施计划》,出口关税政策立足“资源类产品宁愿埋在地下”原则,10类纺织品出口将不受配额限制,央行:我国将采用“原油加成本”成品油定价体系,中国开始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赵宏 《中国纺织》1997,(7):42-44
90年代后,我国纺织品的进口快速增长,香港和台湾是进口的主要来源。而这两地区对其纺织品的出口均实施管制。本文简要论述了97香港回归将进一步加强我国同这两地工区的贸易往来。并重点介绍了这两个地区对纺织品出口管制的措施之一-出口许可证使用的关键。旨在引起大家注意,从而使我国大纺织品进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鲍勤飞 《中国纺织》1992,(11):11-12
随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国家纺织品市场竞争更趋紧张激烈,纺织品贸易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多。最近,我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纺织品和服装(以下简称纺织品)也将分期逐步纳入关贸一体化进程,届时将给我纺织品出口市场的格局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因此,认真分析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的体系特征、商品构成、市场占有率等问题,对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出口竞争力及国际营销力,制订出口战略提供对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胜与罚     
汪涛 《汽车观察》2011,(12):84-87
“反倾销,别怕。”不要被高额的应诉费用吓倒,应诉其实是一种投资,是中国企业为了保持乃至扩大出口市场份额必须要做的投资。欲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也是国内轮胎企业应对“特保案”、“走”为上策的积极应对。另外,调整出口结构,对产品进行升级研发,也成为国内轮胎企业选择的自保方式。  相似文献   

17.
晓波 《中国纺织》2006,(3):110-111
据行业2005年底统计数据显示,纺织行业出口市场首位是美国、其次为A本。在2005年逾千亿美元的出口创汇中.对日本出口金额为16632亿美元,同比增长605%, 在来自美欧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不断产生摩擦的形势下,A本仍然始终保持对中国纺织品的较高需求.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方面对日本纺织品市场需求充分了解分析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充分的冷静,避免在中目纺织品贸易问题上重蹈摩擦覆辙。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美就中国“入世”问题达成双边协议, 可使企业以更低成本进口更多的原料,有利于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可直接参与制定和决策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有利于保证我国的合法权益。可直接将出口纺织贸易的争端提交世贸组织的仲裁机关仲裁,有助于保证我国免受不公正处罚。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压力的加大,有助于企业特别是国有纺织企业加快机制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强综合竞争力, 首先随着配额保护的逐渐取消,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将加大,而我国出口纺织品质量低。结构单…  相似文献   

19.
《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3月1日起实施,根据《办法》,我国将对纺织品出口实施自动许可管理。相关人士认为,《办法》有望建立起我国纺织品出口预警体系,减缓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20.
7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外公布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通知明确:经国务院批准,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通知还规定此次调整的商品出口退税率自2008年8月1日起执行。具体执行时间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对涉及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