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部崛起重在发挥人力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振兴,中部却在塌陷。2001年至2003年,中部地区年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低于东、西部1.8%和014%,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份额由30.2%下降到29.5%。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格局。2007年6月,成渝地区被批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3.
李迅雷 《新财富》2009,(12):38-40
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振兴政策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逐年上升,却没有为其带来相应的经济繁荣。从世界经济史看,不均衡发展才是常态,期望所有落后地区的经济都能崛起并不现实,从城市竞争力和投入产出比判断,中国下一个崛起的区域还在东部,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都应在东部几个具有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优势区域开展。  相似文献   

4.
辜巧丽  黄寰 《商》2015,(2):154-155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区域的财政支出都有所增加,但是东部的财政支出却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同时财政支出的结构差异也很大,东部在科技方面的财政支出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而东部在科技支出方面的高比例又大大推动了东部区域的经济增长。加大中部和西部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且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对于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增长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靓 《商业时代》2012,(22):131-133
本文选取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和各省边缘区域人均GDP差异4个序列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讨论我国直辖市、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就业结构与边缘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部振兴新战略:培育第二增长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五年来,东部与中西部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在继续扩大,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份额从1998年的58.12%上升到2002年的接近60%,相反,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份额在呈持续性缓慢下降趋势,5年时间,中部地区GDP份额下降1.2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受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下降势头有明显减缓。现在的区域增长格局是中部经济在缓慢“塌陷”,中  相似文献   

7.
童商 《中国市场》2000,(5):32-32
<正> 我国是一个市场容量和潜力十分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潜在的市场需求正等待人们去开拓。一、经济发展潜力大。西部地区包括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8%,人口约2.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国家重点扶贫县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这些数据说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区域经济和人口的发展问题,对于我国现代化的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发西部具有中长期效应,必将有力地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由于历史传统、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众多因素共同影响,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目前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是明显的。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不断扩大。199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9522元,中部地区为  相似文献   

8.
一、2012年前两个月地区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一)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快速增长,东部地区增速和占比均明显回落2012年1—2月,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9.4%、27.36%、24.4%和19.95%,保持去年中部、西部地区增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施了东部优先发展战略,中央在政策上主要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为此,中央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以此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促使全国经济全面、协调和均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区划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几经变迁;改革开放后,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地理位置划分,逐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促进中部崛起”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继“沿海优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的又一项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呈“塌陷”之势,人均GDP、工业增加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大陆地区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藏、青海除外)1985-2005年间的数据,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对外贸易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着较大差异。FDI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其次,对西部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其次,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对中西部较小。  相似文献   

13.
漆亚林  王雪丽 《中国报业》2012,(3):9-10,12,14,15
在全球报业经济遭遇"寒冬"的背景下,审视中国报业近几年的成绩单,会发现西部报业呈现出独特的景观和走势,并伴有几抹亮色。据2011年《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2009年传媒发展总指数增长率最快的是西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STATA计量软件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从总体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逐步弱化,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占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三大区域看,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小,中部和西部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却比较大,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高于全国及中西部地区水平;从三次产业贡献率的比重看,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中部地区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山西资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东部经济先行、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中部崛起"是我国又一个区域产业发展战略。身处中部地区的山西省,应该抓住这一大好契机,改进经济布局,加速产业的转型。从山西省的现状出发探讨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瓶颈,分析了其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借助于经济普查数据,对外资经济在中国地域分布的特征进行分析,其基本特点是:外资经济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外资经济的产业投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外资经济具体从业人员数及劳动报酬具有明显区域特征,中部地区外资经济从业人员数及劳动报酬逊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而从经营绩效看,东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峰 《商场现代化》2014,(24):110-110
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受到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但是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由于政策和地理位置等人为、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十省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区域,紧接着在进入新世纪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缩小城镇化区域差异做出了贡献。本文将主要讨论中国城镇化区域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以及不同区域依托发展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09年,中国最热的财经话题非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莫属,因为这不仅是中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的一个应变之策,更是经济方略的一次重大转移. 之前十年,中国政府重在区域振兴,从浦东新区,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从珠三角、长三角到环渤海经济圈.  相似文献   

19.
江莎 《消费导刊》2009,(12):111-111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东西融合、南北对接,在东南沿海地区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发展政策之后,党中央又提出了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优惠政策是离不开的,东南沿海、西部、东部等地区的迅速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辅之以税收优惠政策。本文基于湖北省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不足,同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近1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尤其2006年中央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指导意见以来,以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东部跨越为标志的区域经济轮动发展取得突出成就。四大区域经济板块凭借区域整合带来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得以形成。以此为起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