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锡政府在很短的时间里拿出了关于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以及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布局的"报告",领导层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极其关注,力求进一步完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整体实力。由于目前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关键技术比如高端芯片等仍受制于人,局面短时间难以改变,自主创"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和企业持续的努力和投入。面对美国贸易战的升级和跨国企业加紧布局工业互联网、汽车电子、信息安全、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核心芯片,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文章研究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芯"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江苏无锡新区是在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的基础上,于1995年3月经局部区划调整组建而成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西邻南京,地理位置优越。无锡新区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始终把吸引国际跨国公司投资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高新技术的主要思路。经过无锡人短短八年时间不懈努力地开发和建设,无锡新区不仅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2006,(1):82-83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5年在无锡高新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设立无锡新区。无锡新区下辖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出口加工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等多个专业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4.
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主编的《国家高新区创新之路——江苏无锡新区的探索》一书,最近由江苏省凤凰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40万字,从内涵、路径及保障等方面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展现了无锡高新区干部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不断探索的历程.也融汇了关心无锡高新区发展的领导干部、学者对新区长远发展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5.
无锡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定位与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无锡在长三角都市经济圈中的区域经济地位、综合因素地位,进而准确揭示出无锡在长三角都市经济圈中的城市定位。然后以此展望今后无锡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王芳  韩福文 《改革与战略》2012,28(5):147-149,152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在百余年工业发展进程中遗留下众多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是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历史见证。文章从城市文化、工业文化与工业遗产三者关系出发,在梳理无锡工业发展历史脉络和总结无锡工业遗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无锡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及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城市文化建设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主编的<国家高新区创新之路--江苏无锡新区的探索>一书,最近由江苏省凤凰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40万字,从内涵、路径及保障等方面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展现了无锡高新区干部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不断探索的历程,也融汇了关心无锡高新区发展的领导干部、学者对新区长远发展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产业是现代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市场地位,既关系到城市自身交通建设能力,更影响着城市综合实力发展水平。文章采用SWOT态势分析法,对无锡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推进无锡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战略框架和对策建议,以促进无锡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无锡立体交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无锡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仍然存在,急需深入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本文在回顾无锡在"十一五"期间社会改革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分析了无锡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无锡深化社会改革的目标以及在政府职能转换、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改革建议,最后提出了保障改革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薛钰苏 《魅力中国》2011,(10):248-248
丁骋骋教授的《无锡:除了少锡还少什么》一文,给高速发展的无锡适时提了一个醒。并由此掀起了无锡全市上下一场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这样的审视与反思活动,必将给无锡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而无锡全市教育系统开展这样一场热烈而深入的大讨论活动,意义则显得更为重大与深远。因为没有优质的教育成果为无锡的未来奠基,无论是无锡的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1.
3月19日~20日,“为国为厂多分忧”的大讨论在无锡市金属回收公司掀起了第一个高潮:360多名职工慷慨解囊56万元,保证公司多收废钢,帮助无锡钢厂闯过原料紧缺难关。今年以来,该公司通过增加一线跑厂员,延长装运时间,灵活结算等方法,回收了12000多吨废钢,供给了无锡钢厂这个我市“吃废”大户。但资金短缺问题一直影响着这个公司的废钢回收  相似文献   

12.
5月28-29日,江南无锡。无锡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拉开大幕,来自国家科技部、中国开发区协会的领导以及北京、上海、南京、浙江的专家学共100余人出席了论坛。论坛上,无锡新区“抛出”了精心筹划的《“二次创业”发展定位和行动纲要》,使与会领导和专家的精神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13.
许刚 《中国高新区》2013,(11):162-167
无锡新区作为无锡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创新基地和转型发展引擎,连续八年位居江苏省124家开发区综合考评总分第二名,自主创新指标近几年一直保持江苏省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无锡新区大力实施人才与科技引领战略、大气魄大手笔推动人才创新创业工作息息相关.在新的发展阶段,无锡新区以人才工作的创新实现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2006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无锡高新区创新发展论坛于9月29日在无锡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高新区协会和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5.
10月15日,作为我国开发区首家高校人文硕士工作站——江南大学无锡新区硕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无锡高新区举行。会上,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负责人作了关于筹建江南大学无锡新区硕士工作站情况的报告,江南大学与无锡高新区负责人签订了共建江南大学无锡新区硕士工作站的合作协议。无锡市领导和江南大学领导为硕士工作站揭牌。  相似文献   

16.
无锡新区(高新区)作为高新区中的“国家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2006年经济规模达到48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83亿元,实现了用15年时间在经济规模上再造一个上世纪90年代无锡的跨越式发展奇迹,责无旁贷地要为建设和谐文明江苏以及无锡争创全省和谐发展的示范区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初步揭示了无锡、苏州两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及驱动内因。分析结果表明:无锡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于苏州,苏州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有明显特点,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比重上与无锡差距较大,支撑苏州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是第二产业,其中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2016—2020年无锡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发展综合指数以及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测算,分析无锡“十三五”期间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发展的演变,识别两者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从耦合度来看,2016年无锡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处于磨合阶段,2017—2020年两者达到高耦合阶段;从耦合协调性来看,2016—2020年无锡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经过了中度失调衰退、濒临失调衰退和初级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9.
园区     
《中国高新区》2013,(5):12-14
无锡新区力推统战工作社会化发展目前,无锡新区召开党建工作会,无锡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许刚在会上指出,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要充分利用好高新区丰富的资源和优势,立足开发区实际,着力推动统战工作社会化发展。无锡新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区统战工作资源丰富。现有高层次人才2.5万人,  相似文献   

20.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佳设立。16年来,无锡高新区以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坚定不移地走经济国际化、产业高新化、区域城市化、社会和谐化之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无锡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财政总收入114亿元,进出口总额295亿美元,综合经济实力与全国经济百强县前十强相当。已成为无锡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创新基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