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时下乞丐的团体十分复杂,而复杂的构成慢慢的将流浪乞讨、恶性乞讨成为乞讨的主要方式,职业化乞讨更是成为乞讨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在基本消灭贫困的背景下,乞讨行为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越来越严重,乞讨慢慢成为城市管理者的一块儿心病,乞讨现象的社会救助和管理就变得很重要。本文试图从乞讨现象的消极影响入手,探讨流浪乞讨行为的社会救助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我省2006-2009年流浪乞讨人员有关救助数据显示,2006年救助58000人次,2007年救助60000多人次,2008年79200多人次,2009年救助79400多人次,年救助总量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7.
社会救助体现的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社会救助在救助理念、救助方式、救助方法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问题。通过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策略,在各方面介入到社会救助的体系之中,以实现社会救助的完善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9.
经分析可知,长期进行信访的人员大多数都存在心理问题,亟待通过各种途径对他们进行精神救助。社区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社会助人自助的专业化手段,能够以其专业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方法对这类人群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辅导,以减轻其心理问题。社区社会工作介入长期上访人员主要是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其进行治疗,并辅助以生活上的帮扶,减少其不合理的信访,使得信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变收容为救助意味着什么——民政部有关人士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81号国务院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取代实施了21年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虽然只有四字之差,但这是我国城市管理政策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也是一些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福音。这四字之差,来之不易,我们应该为此喝彩。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立法难而执法更难。好事不能仅仅停留在法律文件和口头上,好事一定要办好,才能起到法律的效力。我们特别关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一是因为大多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从农村进城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农民,他们是我们的农民兄弟,他们为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过重要贡献和牺牲;二是没有农民兄弟身份的转化和介入,没有人的现代化,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今天,人口的流动是一种常态,不流动才是一种非常态,人口不仅在中国流动,有条件的已走出国门。在全国,大约有一亿二千多万流动人口。对流动人口的人文关怀和严格管理是统一的。我们相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城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流浪人员救助作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一部分,其不断完善的体制对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桂林市为调研重点,描述流浪人员生存现状及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指出目前流浪人员救助工作中的不足,同时对完善我国社会救助法律体制提出相应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全面改革的深化,在社会治理领域需要专门的人才提供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治理的专门人才之一,是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成果体现。我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使命,但是目前还不能满足社会治理领域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要。文章从社会治理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关系出发,分析了目前社会工作教育存在问题,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农村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优势,提出了农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以“第三方”为契机,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以“需求”为导向,实现个别化帮扶;以“赋权”为目标,重视扶贫对象能力建设;以“社区”为依托,链接社区资源。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创新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社区矫正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主体参与是其最突出的特点,而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一员,是有效开展社区矫正的有力保障。本文从社会工作的内在特征及外在属性两方面入手,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社会问题是社会矛盾的外化和表现形式。流浪乞讨现象在当代中国的大量涌现,恶化了城市文明的"生态环境";对农村社会的冲击日益加剧;削弱了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及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易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等。当务之急是全面建构针对这种现象的规制体系,即全面建构现代流浪乞讨救助政策体系;整合现代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机构资源;突破限制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资金瓶颈;创新对流浪乞讨的救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18.
志愿服务作为社区社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构建灵活多变、丰富完善的青年、家庭、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对于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重庆市巴南区社区志愿服务为调研对象,发现社区志愿服务在参与活跃度、分布结构、规范运作、管理监督等方面的组织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建议从社会协同机制、政府引导机制、规范发展机制、常态运行机制等路径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聚焦M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在M市救助管理站的实习经验,阐述了M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实习设置,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学生在救助站实习中共同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问题和机遇两个方面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面对职业教育的兴起,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引入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理论,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职业中学问题学生的干预策略,希望可以为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