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国农地制度的历史考察,认为传统平均主义和个人主义意识对农民行为选择的影响是促使中共中央在建国初继续土地改革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思想渊源。从土地改革的制度内涵以及传统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来看,土地改革建立的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呈现明显路径依赖特性的连续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的突破点着重在两个领域,即城市工业用地的集约化利用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试点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简称《意见》),对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提出了纲领性指导意见。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支持基层先行先试,靠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该《意见》的出台,被认为是土地改革政策逐步落地的开始。应该说,  相似文献   

3.
丁兰  梅昀 《乡镇经济》2007,(9):49-52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突出的问题,农民的土地权益在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文章分析了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及征地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提出了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历次土地改革都与当时国家的发展需要相关联,无不体现着时代的特征。而在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改革仍然关系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推行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已经成为未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农民社会保障提供充足、稳定的资金来源是构建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的唯一有效途径。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须遵循延续土地保障功能原则、"谁受益谁保障"原则、土地流转后收益水平不降低原则、强化土地流转后农民土地收益权原则等四大原则。围绕农民土地承包权构建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不仅要理清思路,准确把握"土地流转"的实质,而且还要强化农民土地长期收益权以及土地资本增值归属权,同时,调整建立健全有关法律制度,规范土地流转有序进行,为构建土地流转后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民的生存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的发展方式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方式是找一个大火车头带动一批车皮,另一种方式是在找不到火车头的情况下,干脆让车皮自己动——河南经济的重心支柱,应该还是农业——如果我们不给农民活路,实际上也就是不给改革活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对城市建设的贡献额和促进度日益提高,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和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城市建设载体——土地的资产性能,更多地集聚城市建设资金,必将促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8.
9.
许琼英 《发展》2014,(4):86-87
正一、十八大前农村土地改革的几个阶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十八大前农村土地改革的几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国家推行的土地农民所有制。政府颁布了《土地改革法》,从而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它使农民不仅拥有了土地,而且对拥有的土地有权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二是1954年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收回土地所有权,其目的就是要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农民个人直接所有的土地,也从土地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土地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9年中国国民党退到台湾以后,为了在台湾站稳脚跟,总结了在大陆失败的教训,自1949年到1953年,陆续实行了“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和“耕者有其田”,采用和平渐进的方式搞了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性质的土地改革。后来,他们又进行“土地重划”和“实施平均地权”,搞了第二次土地改革。对台湾的土地改革,国内一直研究得很少。现在,仅依据所能找到的一些材料,依次对其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农民要退包土地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农产品价格低迷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田积极性普遍下降,抛荒、要求返回承包地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摸清农民要求退包土地的具体原因,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近日,我们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并重点了解了池州市有代表性的贵池区高岭乡三联村和东至县瓦垅乡南庄村的情况。 现状与调查 据初步统计,今年池州市土地抛荒面积3.1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8%;全市要求退回承包土地的8591户,面积为1.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4%。 贵池区高岭乡三联村350户,耕地面积1560亩,要求退包土地的50余户,面积…  相似文献   

13.
切实确立农民土地产权主体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碧英 《乡镇经济》2004,(10):47-48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本文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确立农民土地产权的主体地位,并就目前如何确立农民土地产权的主体地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 进入新世纪,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民土地使用权法律保障国际研讨会",于2002年1月23—25日在海口成功举行。有8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将与会者对农民土地使用权问题发表的看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经营土地必须兼顾农民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越南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农民权益、土地使用、法制建设、市场服务、国家管制等方面的考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我国在农地制度改革创新以及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面,应当始终把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放在第一位,赋予农民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加强农地及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构建农地运行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完善国家对土地的宏观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徒芳草 《魅力中国》2014,(2):9-9,11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召开的短短十年中,中国共产党的九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密集出台,突出彰显了执政党对“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的战略考量。这十年,是我们党的三农理论创不断创新不断获得成果的十年,也是全国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道路成绩斐然的十年。十年来,党的“三农”理论不断创新,土地政策改革不断完善。必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党的土地政策,能够在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的同时,盘活集体土地资产存量,提高利用绩效,使国家、集体、农户土地利益都得以维护,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8.
余建斌  韩晶  石敏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08-111,12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保护农民利益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文章基于广州市江高镇大田村的调查,介绍了大田村的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情况,总结了大田村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的主要经验和做法,阐述了该村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的表现。根据大田村的经验和启示,文章提出了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陶培荣 《江苏经济》2003,(10):32-33
近年来,随着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征用了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各级政府认真执行土地征用的法规政策.努力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保证了经济建设的用地需求。但也有一些地方征地补偿安置不到位,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由此引发群众上访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切实做好征地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区建设》2007,(2):32-32
黑龙江省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位于克山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全村有耕地21300亩,926户,3926口人。村两委班子审时度势通过组建新兴村农机作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大机械的优势作用,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2006年,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700万元,入均收入达到53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