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发展理念是一种社会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观相契合.生态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观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相处的关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步进行;坚持"人类尺度"的生态原则.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相契合.其契合点表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层面上、可持续发展层面上、生态文化层面上和生态政治层面上.通过分析两者的契合之处,可以有利于我们树立生态保护价值观念,更好地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绿色经济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现代文明,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求得人与人之间平等竞争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济把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率、发展经济统一起来,提高资源配置的高效性,促进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本文通过探讨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3.
绿色营销(GreenMarketing)是指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企业从保护环境、消除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绿色产品、利用自然、变废为宝等措施,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营销观念。20世纪80年代末期,人类社会进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时期”,保护地球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努力的目标,从发展的趋势看,绿色营销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新观念。面对新的环境变化,在迈向21世纪的同时,每个企业都将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才能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生态辩证法以现实的人和自然为切入点,以全面而又科学地阐明人与自然的内在本质关系为中介,系统、科学地建构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范式和实践路径.现今广西民族地区由于特殊地质环境、过渡崇尚资本、价值审视偏向和治理模式失效等因素致使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制约了该地区人、社会和自然的持续健康发展.因而以马克思生态辩证法为理论导向,以广西民族地区人与自然的失衡关系及根源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广西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思维理路和有效逻辑模式,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经济、社会、生态均有待提高的综合体,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如果只注重单一方面的脱贫,扶贫的效益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且极易返贫.反贫困必须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综合治理,才能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目前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6.
吴航 《科技和产业》2002,2(9):23-26
本文在回顾人类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明确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恶化及人口剧增是现实中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并以此为指导,切实提高人口素质,正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府职能及实现全球范围的合作,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7.
绿色城市是指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建立、维护和发展基础上,突出绿色主题,依靠现代高新科技,创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培育绿色文化,构建绿色家园,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绿色城市的含义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已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它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 中国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绝非偶然,它是在一系列生态哲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而且是最适合中国当前和未来的绿色发展方式. 第一,生态伦理理念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地保护自然生态,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生态成果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水平的进步与科技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美好生活方式的倡导,已然成为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的题中之义。在人与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的大环境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势在必行,亦是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意味着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不仅是当代人的利益诉求,更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现共生共存的利益诉求。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实现绿色发展,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理论支撑,在其内容的各个层面均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发展观、实践观的哲学意蕴,体现着以生命共同体为依托的当今时代新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海西州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海西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并从厚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体四个方面,探讨推动海西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人与自然的进化史是互相斗争回旋式发展的历史,但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的主动权由人类掌握,人类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通过分析自然反馈给人类的各种信号中不断进行自我审视,从社会、经济、自然三维角度全方位考虑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反哺自然,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绿色文化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共处共荣为基础的生态信仰和情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文化的形成与弘扬,不仅会提升全民素质,形成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将绿色理念渗透到法律、制度、政策等层面,对绿色发展的历史进程发挥着保障作用。绿色发展是绿色文化的发展,青海省西宁市通过培育绿色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李雨昕 《北方经济》2012,(23):95-97
在我国,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如何分配社会资源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有效解决这一矛盾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平衡和兼顾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绿色金融政策。绿色金融包括三个方面: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金融。就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而言,后两者刚刚起步,且规模和作用比较有限,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尤其是银行的信贷业务方面,  相似文献   

16.
苏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而在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诗歌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诗歌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有着共同的体现,通过对这两种不同地域文化中共同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种种关系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人与自然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和谐共生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发展应实施“绿色持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乡镇企业发展中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坚持实施"绿色持续",即努力实现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经贸和绿色营销的持续,以增强乡填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一、绿色产业的持续。所谓"绿色产  相似文献   

18.
绿色经济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现代文明,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求得人与人之间平等竞争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济把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率、发展经济统一起来,提高资源配置的高效性,促进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本文通过探讨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19.
许丽萍  云杰 《北方经济》2022,(12):66-68
生态文明建设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思路的深刻变革,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调整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转型发展的重心和导向,通过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广泛发展绿色交通,不遗余力倡导绿色消费,来提升城市绿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生态经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蕴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思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思想,以及强调科技在发展生态经济中的作用。新时代下中国生态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是:培养经济理性思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加强生态经济法律和制度建设,实现生态经济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