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新四化"互动充分体现了在信息科技之下的工业、农业、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相互协调的耦合关系。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是社会现代化改革、经济经营模式转型的必要手段。本文从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新四化"之间的相互协调的耦合关系,针对辽宁省的自身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提出了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秀萍  杜漪 《科技和产业》2014,14(10):53-57
基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研究区实际,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标准化评分法对绵阳市县域两化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绵阳市9县域整体的两化发展水平较低,分异明显,涪城区两化呈现良好的互动发展,其他8县域总体上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在工业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新型工业化水平;各县域在表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传统指标上得分差距相对小,但在新型要素上差距大;各县域应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新型上下功夫,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两化良性互动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互动发展有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单一及产业空洞化既不利于城镇化,也不利于人的发展。文章认为,应通过推进产业的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产业转移与城镇化的良好互动,既有利于我国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又可以为城镇化发展构筑产业支撑。文章通过梳理产业与城镇化的关系,构建区域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互动的"推力—引力—扩散力"模型,并通过对"十一五"以来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计量检验分析了区域产业转移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产业转移对提高我国城镇化率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作用明显,但是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却未带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要通过积极推进产城融合、理性承接产业转移、构筑互动平台、提高城镇化质量等途径实现区域产业转移与城镇化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贵州省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测算了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并以此为依据,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法对贵州省旅游业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贵州省旅游业和城镇化得分在2000年到2014年间总体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但二者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本文最后从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构建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南充市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数,借鉴物理学中耦合模型,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充市旅游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处于低度耦合和初级协调阶段,但二者协同质量不断提升,综合评价发展水平差距不断减小。未来南充市应当优化人口和产业城镇化,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以提高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等进行介绍,明确了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并以浙江省为例,运用统计学原理找出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分析得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是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而城镇化发展则是产业集群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李松  白洋 《改革与战略》2014,(12):116-118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总结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县域产业聚集,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可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文章从农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论述了农业对城镇化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指出加速农业发展才能为城镇化顺利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海鸣 《特区经济》2013,(10):86-87
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为因果,互推发展。工业化发展通过就业需求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提供物质基础、促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向非农化方向转变以及与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契合等方面推动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发展通过生产要素集聚集约、生产、生活资料大市场的形成、营造创新环境、带动市场需求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促进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城镇与人类之间良性互动的一种新增长模式。现阶段我国的发展也非常重视产与城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并不断积极探索建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以推进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文章尝试界定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然后探讨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耦合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和城镇化现状,思考与探寻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并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路径,指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迫切性和路径方向以及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应因地制宜,基于各地区产业集群优势,走新型工业化、产业生态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城镇化产业路径构想。  相似文献   

14.
王依纯 《魅力中国》2014,(13):45-46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江西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协调度处于新型城镇化滞后型的中等协调。为进一步提高两化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应该继续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注意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应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强人口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新型城镇化面临着众多挑战.该怎样发展城镇化.发展怎样的城镇化.怎样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是目前学界与政府共同思索与面对的问题.本文拟从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县级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实践,得出县级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启示:县级政府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联动发展为支撑、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驱动、以化解"三农"难题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华兴顺 《科技和产业》2014,14(10):58-61
通过追溯新型城镇化概念的由来,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三个方面的涵义;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一个较为简洁的评价体系;分析了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强监督、分类实施绩效考核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龚锐  谢黎  王亚飞 《改革》2020,(7):145-159
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熵权法测算2004—2016年30个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同时将非合意产出农业碳排放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框架,基于SBM—ML指数法测算2004—2016年30个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VAR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分解后的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分别为微弱负向作用和显著正向作用,说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促进效应主要是农业技术效率改善的结果,而非农业技术进步所致;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微弱的制约作用,新型城镇化促进了农业技术进步,但抑制了农业技术效率改善。  相似文献   

19.
胡今 《辽宁经济》2014,(10):56-57
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很快。辽宁省政府确定"十二五"末,全省的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并且通过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镇化质量的全面提升。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相伴而来的生态压力日趋加重,城镇化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日趋加大,生态建设与城镇化快速发展间的不协调日渐显现。城镇化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讲求生态效率。辽宁城镇化建设在讲求生态效率方面还有待提高。应从科学规划城镇化的发展布局、以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生态因素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江苏科技信息》2020,(1):37-39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从经济、空间和社会层面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产业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旅游城镇化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与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协同模式包括资源驱动、消费驱动、产业融合驱动和业态创新驱动等基本类型。推进旅游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包括:突出政策引领,同步完善市场运营机制;强化资金支持,促进旅游城镇良性发展;坚持绿色发展,重视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发掘地方特色,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