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人根据世界各国腐败现象的高发期,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来分析腐败的根源,认为"寻租"是腐败的根源;在对腐败根源的认识上,看不到私有制社会中腐败现象绵延不绝的事实,认为腐败的根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出现大量腐败行为时,有人认为中国腐败的根源在于经济体制的转型,从而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怀疑,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产生怀疑,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路线产生怀疑.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加以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这些理论只看其表,不见其里.  相似文献   

2.
自1993年9月份以来,中共中央接连作出了加强反腐败斗争的重大部署。消息传出,全国上下为之瞩目,大得人心。如何抓好反腐败斗争,并能取得良好效果,我认为,只有认清腐败产生的根源,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蔓延,治理措施才能显示出巨大威力,我们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就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来讲,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目前市场发育不全,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之一 应当予以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虽然不是导致腐败现象的主要根源,但是,也应看到,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新旧体制交替,市场机制发育  相似文献   

3.
一、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产生腐败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目前在我国出现的腐败现象,究其根源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思想根源上分析,最根本的是因为某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逆变。一是共产主义信念发生动摇。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人的信仰、信念是极为重要的。有了正确的信仰,坚定  相似文献   

4.
腐败现象的滋长和蔓延 ,不少是因为我们的制度、政策法律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因此 ,必须加强对反腐倡廉在政策、制度法律方面的理论研究 ,并有相应的突破。要研究国有企业消极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 ,研究从源头根治企业腐败现象的办法和制度 ,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纪检监察工作的制度、规定和办法。不能简单套用党政机关纪检监察工作的制度、规定和办法 ,不能简单用要求党政机关干部的标准来要求企业领导人员、用管理党政机关干部的办法来管理企业领导人员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一)将企业纪检监察工…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引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市场经济的过程之中,政府部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者也出现了许多无序的现象.如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以及相当严重的腐败现象。特别是政府腐败现象,已经严重损坏了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市场经济的秩序。腐败的产生已经成为社会的正常发展的一大“毒瘤”。本文从经济人的角度对腐败进行了经济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刘姗 《魅力中国》2014,(2):371-371
随着我过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在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传统文化糟粕的双重侵蚀下,腐败现象日益猖獗。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浅析当今社会腐败现象的根源。提出解决这一现状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许多新内容新特点。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解析其产生根源,探寻其解决方法和措施,协调人民内部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些反腐倡廉的文论,认为腐败现象的根源是剥削制度。笔者认为,这是传统政治思维定式得出的表面的和片面的结论,应当加以探讨和澄清。 一、‘剥削根源论’缺乏充分的历史根据 剥削与腐败都是人类历史上持久的、并且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将腐败根源视为剥削制度,简单看来不无道理。对于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不能依此类推。视剥削制度乃至剥削阶级和剥削观念为腐败的根源,缺乏充分的历史根据。众所周知,前社会主义时代三种形态的国家政权,不仅它们本身是剥削制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维护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剥削观念,而又不乏防腐  相似文献   

9.
制约公共行政权力、强化行政效能监督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行政监督体制建立的理论基础,分析当前中国社会中腐败现象不断产生的根源在于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着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国霸权主义的根源在于其资本帝国主义制度,这是人所共知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其霸权主义绝非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产生。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不存在剥削。国内剥削制度的消灭,也就同时消灭了对外侵略扩张的经济根源。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找不到苏联霸权主义的根源的。  相似文献   

11.
顾仁根 《上海改革》1993,(12):20-2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腐败现象有着四方面的复杂原因:一是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影响将长期存在;二是实行对外开放,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会趁机钻进来;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的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会给腐败现象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和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当前,我国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见解。  相似文献   

13.
反腐败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体制不够完善,腐败作为侵袭社会肢体的毒瘤涉及到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尽管当前反腐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腐败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权利腐败日益严重,反腐败的各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对我国当前反腐败进行对策探讨,从而加强反腐败工作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城镇近郊农村存在的“村官”腐败现象以及腐败产生的根源,指出这个问题已不仅直接侵害了村民的切身利益,而且破坏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农村的正确实施,由此激发的干群矛盾和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已成为影响城镇近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隐患,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浅谈社会转型期的财务腐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天宏  李惠琴 《发展》2002,(3):77-78
财务腐败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之际,财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其表现形式也随着经济体制的演进而不断翻新,但其基本形式包括了委托代理关系中道德风险,政府官员的寻租设租行为,贪污、侵占、挪用公共财物,挥霍浪费、行贿受贿,关联交易、内幕交易等等。本文拟分析社会转型期财务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治理和减少财务腐败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和办法。对社会转型及财务腐败问题的理解1.何谓社会转型。当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自然经…  相似文献   

16.
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当前消极腐败现象呈现了“五多”的态势 ,它严重地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动摇党的执政之基。因此 ,从腐败与廉政的对立统一关系分析腐败产生的根源 ,对搞好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克服腐败现象,加强廉政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一件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8.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权力需要监督制约,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力最终必然会导致腐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的时期,腐败现象仍在蔓延滋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对权力监督管理力度不够.邓小平同志认为,解决腐败问题最主要是建立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中指出,铲除腐败现象,"监督是关键".这充分地说明了惩治腐败必须建立和完善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本文根据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制约的基本思想,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云 《魅力中国》2011,(8):88-88
腐败一直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腐败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当今社会,基层腐败不容忽视,其正在很大程度阻碍着社会的前进和社会主义建设,本文试从基层腐败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基层腐败现象的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郑景涛 《魅力中国》2013,(34):280-280
一、公共资源交易腐败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政府采购领域、国有产权交易领域、电力工程交易领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除了政府投资项目审查机制不健全外,与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不透明有关。问题的根源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