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如芳 《新西部(上)》2009,(10):262-262,259
新生心理普查后,对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直接心理干预是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的重点。直接心理干预包括面谈约请、面谈和面谈后安排三个环节。其中需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自杀风险评估;二是激发学生内在的保护生命、发展生命的愿望;三是与学生建立求助承诺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我伤害及自杀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令人痛惜不已.然而,导致个人自杀的原因,往往不是某单一简单的因素,而是由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自杀行为发生率与某些不完善个性有关,从个体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促进个性健康发展乃是预防之本,然而学校教育是个性发展的直接的、重要的环境.因此,迫切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使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减少自杀,是不可懈怠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表,对徐州师范大学480名学生的调查后发现男女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差别不大;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最大因素是课程繁重、家庭贫困、就业压力、不良习气,其它如疾病传染、人际关系、考试制度、心理障碍等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我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人际关系不够融洽等.  相似文献   

4.
文莹 《新西部(上)》2007,(5X):170-170
近年来,日本青少年自杀人数显著增加,给日本社会及经济等带来了诸多影响。此现象与日本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减少自杀现象,日本政府采取了不少预防措施,但更多的应该是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学生自杀事件的回顾性研究,分析自杀事件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从而使学生自杀后的危机干预工作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本青少年自杀人数显著增加,给日本社会及经济等带来了诸多影响。此现象与日本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减少自杀现象,日本政府采取了不少预防措施,但更多的应该是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表,对徐州师范大学480名学生的调查后发现:男女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差别不大;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最大因素是课程繁重、家庭贫困、就业压力、不良习气,其它如疾病传染、人际关系、考试制度、心理障碍等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我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人际关系不够融洽等。  相似文献   

8.
近40年来,危机干预在国外有了很大发展,成为自杀企图者以及遭受严重心理创伤者的一种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办法。一些危机高发国家,如以色列、日本等在该领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我国在危机心理干预方面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现从青少年个体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并针对青少年自杀现状,从心理危机干预的视角对如何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自杀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晓刚 《黑河学刊》2012,(6):191-192
陕西欠发达地区农村多子女老年人自杀主要与情绪抑郁、丧偶、子女不孝、独居、物质生活无保障等因素有关,需要以法制为主,宣传教育为辅,多方位优化多子女老年人居住生活条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自杀事件日益频发,且自杀率呈上升趋势。由于生命的不可逆性和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这对于个人、家庭是一种悲剧,也给学校、社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和负面影响。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震惊和高度关注,正视和深入研究当前高校学生的自杀问题刻不容缓。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现状及原因,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其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完整,构建平安校园,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背负"自杀大国"的恶名,特别在中国人看来,日本"自杀大国"的形象尤为鲜明,甚至很多人认为最容易自杀的就是日本人.实际日本的自杀率在世界范围内仅列第六.针对为何在国人眼里日本"自杀大国"的印象如此根深蒂回,笔者分析有关日本的自杀的信息之传递途径其传递实态,并结合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分类理论,尝试对日本的有关自杀的信息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的自杀信息的传递情况及中国人对其的理解程度.进而提出国人对日本"自杀大国"的固定印象,是由相关信息本身的性质及中日国情差异造成的对信息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和即将发生的深刻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利益关系等都在随之发生相应地改变.而近些年来所呈现出的低龄人群自杀宰不断走高的趋势令人担忧,如何利用好社会规范,利用道德约束以及法律手段等各种社会力量来控制并减少低龄人群的自杀问题,不仅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关心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并设立自杀防护机制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辅导员应以积极干预的心态走出工作困惑和迷茫,通过各种途径及时预防和发现危机,加强对学生生命价值方面的教育;积极识别和干预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做好对自杀未遂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并注重自我保护,做好危机事件后的团体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运用整群抽样法对新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压力调查,从工作负荷、乐趣缺乏、发展与机会、科研压力、学生管理、学历压力、知识不足、人际关系等8个维度分析了新疆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压力处于轻到中度之间,无严重至极。性别、年龄、专业、受教育程度、职称、岗位性质、工作年限、月收入、带班人数等因素对职业压力的部分维度或总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应届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将互联网招聘作为一个整体,从源头发现求职者对互联网招聘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在采用科学规范方式展开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然后,结合研究对象的特征,提炼出互联网招聘态度的三个维度:互联网渠道态度,互联网测试态度和互联网面试态度。得出如下结论:互联网招聘态度与性别、学历、专业等个体因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互联网招聘态度与个体期望薪酬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个体期望企业类型,期望工作地点等个体期望方面并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高洁 《新西部(上)》2016,(12):124-125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源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人际关系、情感、家庭环境、学业、就业等方面。大学生自身应从提升自我效能感、正确认识心理压力、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压力,高校应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方面着手帮助大学生应对压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自杀行为作为社会性问题引起了社会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自杀领域的相关研究,涉及自杀影响因素、自杀意念、自杀防治、自杀危机干预、自杀率以及自杀现象事件分析等方面,而从理论视角下对自杀行为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却较少。为此,本文从沟通行动理论视角下浅析自杀行为,即有效的沟通可发泄人们的消极情绪,建立良好的个体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积极性社会行为,从而避免极端自杀行为。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以倡导个体与他人的真实融入、真诚交流,建立健全个体社会支持网,同时以更新文化观念、强化个体素质、坚定生命信念等来防治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妇女自杀死亡率偏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国家与社会应在加强教育、保护权益、医疗保障,经济收入等方面给予重视,同时个人自我调适,培养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和谐的乡村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厌学情绪和价值观、人际交往、自我定位的困惑等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自身缺陷、早期教育与家庭关系、学校教育及学校人际关系、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结构需要学校、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刘小溶 《新西部(上)》2014,(4):137-137,106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个人性格、家庭经济压力、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心理危机呈现突发性、痛苦性、无助性、危险性等特点。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的对策是:加强信心建设基础上的心理危机预防,完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