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天津东临渤海,海岸线长达153公里,海域面积约3千平方公里。天津叠加了京津冀城市圈优势、港口城市优势、海洋资源优势、八大支柱产业优势,科学定位,合理规划,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发展港口经济,发展海洋经济,辐射环渤海区域,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云 《经济与管理》2007,21(2):18-21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丰富了河北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内容,并使之从以北京为中心向以天津为指向转变。在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上,可更加充分地利用港口优势,带动经济重心从山前地带向沿海迁移。推进环渤海重化工业基地的建设;在产业结构上,将加快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力争在错位发展中实现河北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3.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天津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港口物流的内涵及特点 发展天津港口物流,首先要弄清港口物流的特点.第一,其发展无法脱离其腹地经济情况.腹地经济水平高低、区域规模大小、交运体系是否完善和人口密度大小等都会直接影响港口物流的发展,且大都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中心.要建设国际化港口大都市.面向世界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城市.就必须进一步加快循环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开创和谐社会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席平 《大陆桥视野》2008,(12):34-35
有了上海等海港,繁荣了港口所在城市、带动了长三角和长江沿线的经济长足发展;有了香港、广州、深圳等海港,繁荣了港口所在城市、带动了珠三角的经济高速发展;有了天津、大连、青岛等海港,繁荣了港口所在城市、带动了渤海经济区快速发展。在西安、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拉萨、沈阳、长春、太原、郑州、呼和浩特等内陆经济中心城市建立国际陆港,将促进这些城市发展成国际港口城市、带动中国内陆地区经济全面发展。经济意义上的沿海地区是国际港口周边地区,其交通运输便捷,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6.
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天津现代物流业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丽 《经济师》2004,(9):235-236
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 ,内连西北、东北和华北 ,邻近首都北京 ,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大都市。优越的地理位置、港口优势、海河优势使天津的工业基础较好 ,人才优势明显。天津已经把现代物流业确定为第五大支柱产业 ,作为拉动天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易志云 《现代财经》2003,23(1):53-57
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城市和东北亚的重要港口城市,在物流业的发展战略上应将参与东北亚跨国物流作为首选目标。通过参与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体系网络建设,寻求自身的比较优势,以港口经济为前沿,积极参与担任东北亚经济区域物流中心的重要角色,进而带动和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逐步推进天津物流业与国际全面接轨,以迎接东北亚区域经济强劲发展态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港口城市,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天津市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通过对天津市近些年物流发展现状的回顾,分析了天津市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重点发展天津港口经济,以此为龙头推动天津物流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亮 《资本市场》2006,(9):72-75
经济要想有大突破.大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金融服务体系作为支撑。 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天津市政府,显然都已经更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今年5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2006)20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下同),显然就体现了这一思路。 天津有港口.有保税区,有摩托罗拉.有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但天津没有证券交易所,没有期货交易所,也没有大量金融机构的总部。天津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很显然,在经济领域,天津的重要性不及珠三角的深圳,也不及长三角的上海。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把天津推向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改变中国经济“南快北慢”的格局需要天津出马。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天津一直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一金融中心,尽管在很多金融领域只是刚刚起步,还谈不上破题,但天津正借国家政策的东风,试图重新恢复往昔的荣耀。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贸易85%以上的货物都是通过港口装卸由海运来完成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港口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货物交换场所,而是国际物流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功能演变。  相似文献   

11.
当代各国首都的经济结构一般都具有八个组成要素:服务、总部、知识、绿色、园区、临轨、临空和临港。首都经济总是先经历极化效应,然后再转向扩散效应,最终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首都圈经济。本文通过可比和可获得数据的收集整理,比较了北京与伦敦、巴黎、首尔和东京四个国际性首都圈,在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园区经济、临轨经济、临空经济和临港经济等八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运用极差阈值法综合比较后发现:北京作为首都经济单体,发展具有一定实力,排名居中;但若把京津冀作为首都经济圈与之比较,则发展排名最后。目前严峻的现实是:单靠北京自身力量已经难以化解大城市病,只有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即建立全域性的首都圈经济,才能实现首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投入产出分析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综合描述国民经济发展的概貌,而且还能反映国民经济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在构造天津市海洋经济投入产出表,建立天津市海洋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对天津市海洋经济进行投入产出实证分析,并选择出天津市海洋经济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3.
高校R&D投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90-2009年连续20年京、津、沪三个超大城市的高校R&D投入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城市高校R&D经费投入对城市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而高校R&D人员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不明显.北京、上海高校技术创新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较大,而天津高校创新投入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小,京、沪两地高校技术创新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主要受资金投入的拉动,人力资本投入对两地城市经济的影响较小.而天津高校技术创新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主要受高校R&D人力资本的影响,R&D经费影响较小.为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提高大学R&D经费投入,并提高R&D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对研究高校R&D投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方空间集聚—扩散理论及北京城区功能的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实践验证的西方空间集聚一扩散理论,是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特征规律的理论表述。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结合北京城区集聚不经济的实际,加快北京城区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与此相伴的住宅、商业用房、交通枢纽、第三产业的择情扩散,保证有效扩散的法律、税制、规划、政府职能、中小城镇、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网络建设等相关环境的建设步伐,是促使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功能有效发挥和提升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等级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the actual economy in Tianjin Municipal city are simulated with RBC model through introducing loc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From the works review and stylized facts, it is easy to find that government expenditure will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economy. Then this paper provides new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judgment by DCC theory. After concluding the stylized facts of Tianjin city, a regional RBC model with loc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is developed. Next, this paper starts to solve this RBC model, get log-linearization of the solution and estimate all parameters. A program on Matlab is made to simulate actual economy in Tianjin city with this RBC model. The result is the RBC model with loc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at without loc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Therefore, it will be necessary to consider loc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if regional economy is researched.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走“两头在外”、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道路,加速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资本和产业向环渤海转移加速,发展开放型经济是今后较长时期天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北方开放最早和具备地理优势的城市,天津是吸取近代技术最理想的窗口,其技术开端的标志最先是从军事工业开始的,也是近代西方技术的移植与使用的开始,其中,天津机器局和大沽船坞的兴建,代表了早期天津技术引进的典范,其创立和发展使得天津有了更多的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近的机会,形成自己的优势,培养了大批的技术工人,不仅为天津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而且对北方近代工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和瑞 《技术经济》2008,27(10):32-36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经济联系方向理论、方法,本文对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市间三个不同层次的经济联系程度,提出了加强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