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引起了理论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普遍质疑,有人公开表示应该抛弃公允价值,以缓解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会计在此轮金融危机中被某些金融机构指责为加剧经济动荡的“帮凶”.美国证券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机构也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公允价值的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本文通过介绍会计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深入分析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正确评价公允价值会计.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下对公允价值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雅玲 《特区经济》2009,(12):300-30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成为众矢之的,公允价值的存亡面临严重的考验。文章从公允价值的产生和内涵出发,讲述了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分析了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公允价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为导火索的次贷危机从2007年开始就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席卷了全球,正是这场金融危机把公允价值推向了风口浪尖,公允价值准则被指责为帮凶,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放大了经济周期的影响,导致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不适当估价,要求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计价准则,那么公允价值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扮演的到底是罪魁祸首还是替罪羔羊的角色?公允价值的命运又将如何呢?本文从公允价值准则应用的起源着手,对公允价值对在本次危机中的角色作出分析,思考如何正确公允价值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江文皓 《中国经贸》2009,(22):176-176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初见端倪到2008年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到现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会计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更是争论的焦点。公允价值到底是金融危机的元凶还是最能体现企业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本文就金融危机下引发的公允价值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公允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园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96-99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准则的质疑,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公允价值存废”的论争。文章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本身的局限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公允价值准则是否是造成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文章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经济内核具有科学性,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但面对金融危机中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有必要建立起适应非活跃、非理性市场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也重新确立了公允价值的地位.在我国金融业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有银行也响应财政部和证监会的要求.在报表中对多个要素进行了公允价值计量。本文在对2012年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年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浅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同时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允价值如何运用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7.
2007年8月末,一场席卷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金融危机爆发,这次危机源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并迅速在全球蔓延,导致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许多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损失,全球金融市场一片恐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最失落的莫过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五大投行中,雷曼破产.摩根土丹利、高盛自动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贝尔斯登、美林分别被摩根大通、  相似文献   

8.
王晓桦 《中国经贸》2008,(22):110-110
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于2006年2月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时隔两年多的时间,在美国围绕着金融危机的种种分析和指责的喧闹声中,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却成为众矢之的,许多相关人士认为其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加剧因素,更有甚者提出应当对其进行修改。本文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起源入手,对其存在的缺陷、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上编报的财务报表大为不满.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成了其金融资产减值的原罪。公允价值计量,在经济衰退时不停减计资产,加速恶性循环;在经济高涨时,持续增加公司资产账面金额,形成不断膨胀的资产泡沫。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以及计量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公允价值运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克平 《特区经济》2010,(3):276-277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直是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仍在蔓延与扩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缺陷在这次席卷全美的次贷危机中暴露无遗,本文对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暴露出的缺陷及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深层次进行探析,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会计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备受质疑.文章针对金融危机下业界对公允价值的质疑,剖析公允价值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并列举金融危机下国际主要会计机构的响应措施,说明公允价值计量是目前经济环境下的必然选择:揭示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指出必须规范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及披露方式.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的发生把公允价值计量推至风口浪尖,引发国际国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去留的大争论,许多专家学者对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提出质疑.文章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调整,并由此展望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学术界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一场争论,甚至很多人认为公允价值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显然,公允价值的弊端在这次危机中暴露无疑,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公允价值其相对于其他计量属性而言是进步的。因此,我们未来关注的焦点应着重放在如何完善这一计量属性上,而不是一味否定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上 《中国经贸》2009,(20):221-221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一时饱受质疑。在企业和政府的压力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8)于2009年4月出台了公允价值第4号CFASB员工立场公告》(FAS157—4),本文试分析了FAS157—4的制定背景,具体内容和产生影响,阐述了其对我国应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引起了理论界对公允价值的质疑,曾被认为代表未来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称为众矢之的,被指责为是金融危机真正的罪魁祸首。会计是经济管理的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只是一种计量属性,是对经济业务的反映,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一把双刃剑,利弊相随,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时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末,一场席卷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金融危机爆发,这次危机源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并迅速在全球蔓延,导致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许多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损失,全球金融市场一片恐慌.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中国经贸》2009,(6):100-100
我国2006年颁布并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使用的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采用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由于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突然降临,使得原本被认为是颇具先进性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被指责为是加剧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金融界有关人士极力反对运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错了吗?本文就公允价值的内涵及意义进行相关论述,并对公允价值对此次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央行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央行和有关监管部门已制定了各项应对预案,以避免和减少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这位发言人同时表态称,希望已获通过的美国政府救市法案能尽快得以实施并收到积极成效以稳定美国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成为了人们的辩论焦点.文章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并针对缓解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提出了三种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贝贝 《魅力中国》2011,(8):392-392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公允价值的成了新的宠儿,被广泛运用于会计、审计等领域。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代表“未来计量价值”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公允价值到底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将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对公允价值一些思考的来浅析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