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型桂林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以其意趣天然、极具艺术震撼力的形式让亿万观众感受到了美的力量。美学,似乎也借此一转身走下了形而上的庙堂,贴近了自然、贴近了大众。这表明当代艺术和审美的日常化、大众化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美学与人的生存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当代美学以其特有的方式关注着当代人的生存状况,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与和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前抽象的美学与一向贴近生活的文学,正日趋相通、殊途同归了。  相似文献   

2.
王英 《理论观察》2006,(5):26-27
我们可以从人类的文化发展史上看“日常生活”与“审美化”。一方面,审美活动已经超出了所谓的纯艺术/文学的范围而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审美和艺术泛化、“文学性”的扩散;另一方面是纯艺术、纯文学与图像文学、艺术的此消彼长关系。因此,美学研究应该应该关注这一现象与事实把“日常生活审美化”纳入美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沈利 《魅力中国》2010,(30):96-96
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终极的美学价值和对艺术的形而上的态度三者共同塑造了一种独特的“随类赋彩”中国画用色的模式,决定并规范了中国画艺术的美学和民族特色。本文从中国画用色的精神本质和中国人的色彩观浅谈对中国画用色的“随类”认识。  相似文献   

4.
孤独的个体之人是祁克果宗教生存哲学的全部出发点;真理意味着价值与个体息息相关,“真理即主观性”:“存在”包括人的自我参与、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三个环节;宗教信仰纯粹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而非群体性的行为;人的生存境遇面临着三种最基本的选择,即“审美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三个层面,人最终只能在宗教层面即上帝那里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5.
美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展,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审美的日常化已经成为美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该文从当下的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的心理,及美学理念的历史性转变三个方面来分析审美活动的时代转型,探寻美学研究日常化转向的根由。  相似文献   

6.
周膺 《杭州研究》2009,(3):136-144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学思想有“阿卡狄亚式态度”的田园式浪漫主义和帝国式生态学思想两大传统,生态美学发源于前者。生态城市美学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时期提出的历史性学术命题,体现人类对城市和城市设计的古典认识论美学向后现代存在论美学转型的现实紧迫性与理论完备性的需要。在当代生态审美困境中,生态城市美学实际上成为生态美学的核心。生态城市美学要求人类在城市关系中构建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的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孙洁  孙天才 《魅力中国》2010,(24):86-87
本文应用美学的观点,探讨了《边城》的审美选择。认为《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作者构建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来寄托作者重塑民族形象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任梦夏 《魅力中国》2013,(25):105-105
项穆的“中和”书法审美思想源于儒家的“中庸”之道,把“中和”的书法美学思想与理学结合在一起,推崇晋人尚韵书风,认为王羲之是书法之集大成者.是体现“中和”书法审美的代表,对其书法更是心摹手追。  相似文献   

9.
新闻美学,是指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研究、探讨新闻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美学价值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新闻学的一个特殊门类,同时又是美学的一个分支。美学,顾名思义,就是一门研究美、美感和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说的再具体,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人与现实的各种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美学就是研究这许多关系中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一门科学。当前对于美学,包括美学对象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推进。同时,由于人类对美的需要和追求,从各个领域、各个角度都可以提出和研究美学问题。由此可见,新闻美学的产生,也是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乔琳 《魅力中国》2014,(8):97-97
当代室内设计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人自身的现代化高九江本文试图通过对日常生活世界之“生活人”的考察,揭示市场经济对人自身现代化的作用,以及实现人之现代化的意义和途径。一、市场经济呼唤人自身的现代化从本质上讲,现代化决不简单意味着财富的增长和技术的改进,它应当是人的生存模式的...  相似文献   

12.
李元红 《发展》2012,(6):125-126
本文强调广播语境的虚境化特征“在场性”和“不在场性”的美学特征,是在虚境化广播语境要求下,对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意义的提升。有声语言表达的“在场性”是声音形式及其引发的观念中的客观世界、想象中的意象世界;“不在场性”是紧密联系“在场性”的、在一定文化模式下有声语言蕴涵的审美意绪和美学价值。它以创新的面目出现,活跃于人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康德美学思想的启蒙意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运用先验方法批判主体的审美能力,将美学研究对象从客体的美转向主体的审美能力,改变整个美学研究的方向,高扬了理性。二是通过将人作为最终目的,打破了美学研究在中世纪时形成的以神作为最终目的思维教条,高扬了人性。  相似文献   

14.
文艺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美学特性。这种美学特性在审美主体(欣赏者)产生美感效应,必经欣赏者大脑机能系统的积极活动,不断建立新结构的过程,即心理建构过程。 本文对审美心理建构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具体分析了文艺作品欣赏心理建构因素,并就此提出了如何促进审美心理建构问题:当好“雍门周”;促“灵犀”相通;帮助“温故知新”;引导扬弃、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丑”是一个具有独特重要性的美学概念。中国人较早领悟到美丑共存的辩证关系,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对美和丑的独特看法;而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却极力回避丑。这是由于,中国古代的先民是多灾多难的,中国文化对丑有着宽容的态度;而古希腊人是上帝的宠儿,审美客体大多指向自然世界,更多的是关注外在的感性形式。  相似文献   

16.
李伟华 《魅力中国》2011,(12):177-177
余华作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创作显示了先锋派的转变。就余华的写作风格而言,由先锋的“暴力美学”转变为悲悯姿态中的“温情受难”。本文主要探讨余华在90年代初的创作中呈现的底层人的生存哲学,即坚韧与谎言下的生存。  相似文献   

17.
冯美玲 《魅力中国》2012,(32):15-15
意境美是中国艺术审美特征之一,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一个美学概念,它在艺术实践中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虚实相生”的境界。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国传统绘画、音乐和艺术设计中意境美的运用,使我们充分的了解和体会意境美特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态美学,我们把自然、生态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学者认为生态美学就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础,然后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因此,我们又把它叫做生态存在美学。生态美学视域下的"鹤文化"艺术设计,就应该以生态美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文化学和后现代艺术作为基础理论,这些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指导具体的"鹤文化"艺术设计。  相似文献   

19.
程英 《魅力中国》2010,(3):168-169
美育是小学教育基本组成部分。“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与美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宫廷电视剧的浪漫主义美学精神、现实主义美学精神和创造性美学精神。认为宫廷电视剧中所展现的美学,还原了中国古典宫廷美学、宫廷礼仪,在展现当时历史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点的同时,又创造性地以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进行加工、改良,出现了古今相结合的审美态度,这是近年来宫廷类电视剧发展的一大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