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权分置造成了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权分置改革在制度层面上消除了这种利益冲突的根源,有利于企业创值能力的提高。本文采用EVA作为创值能力的度量指标,以2006年第一季度实施股改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值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Ohlson(1995)剩余收益股票定价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会计信息有用性进行检验后发现,股权分置前衡量基础资产的会计信息与股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股权分置改革后衡量企业盈利性会计信息与股价有较强的相关性;衡量企业成长性会计信息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均与股价没有相关性;总体上会计信息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与股价的相关性较股权分置改革前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郭均英 《财会通讯》2010,(12):88-91
本文从沪深两市中选取98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这些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股权流通性、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特征等方面来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降低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股比例、增加了流通股比例、缩小了董事会的规模而使其效率得以提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股改年份中的上市公司区分为已完成股改和未进行股改两个子样本,引入"增长差距"作为被解释变量并藉此考察中小股东利益受损程度,利用双重差分法对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抑制中小股东利益受损局面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已完成股改的样本公司比未进行股改的样本公司的增长差距显著小,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有效抑制中小股东利益受损的局面;股权...  相似文献   

5.
在2003年之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以2006年1月20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109家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04年‐2009年作为研究区间,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作比较研究。在本文设定的样本期内,样本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呈下降趋势,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有下降迹象;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布不均,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有很强的控制权。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作用,国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流通股比例稳定上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8年以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129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以及公司改变投资策略后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能显著增加公司投资支出,并降低投资支出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投资策略变化赋予较高的价值评估,且这一价值增加效应在规模小、成立年限少、非国有企业等遭受严重融资约束的公司中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说明,股权分置改革缓解了公司遭受的融资约束,并通过提升公司投资水平而增加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采用2000—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会计稳健性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的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越小;股权分置改革后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资本成本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增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会计稳健性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从重大资产重组的财富效应视角,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改善公司大股东代理问题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股权分置改革前相比,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取得了显著的短期和中长期超常回报。进一步分析股权分置改革的资产重组效应是否受公司特征或重组类型影响,研究发现重组规模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资产重组效应产生显著影响,而重组公司是否国有控股、股权集中度、是否ST公司以及是否关联交易未产生显著影响。结论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对重大资产重组绩效的影响是系统性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评价了90家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价的方法,并计算了其中77家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价的折扣率,结果表明这77家样本公司的非流通股估价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评价了90家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价的方法,并计算了其中77家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价的折扣率,结果表明这77家样本公司的非流通股估价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样本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累积超常收益率(CAR)、超常换手率(AAT)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泄漏从而导致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削弱了资本市场效率。因此,必须强化信息披露与监管,促进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割裂问题,同时也为向上市公司高管提供股权性激励做好了制度铺垫。本文选取了A股市场上以期权为激励标的、有明确的行权价格的共44家企业,并根据每家企业的行业和资产规模选择了44家控制样本,以预案公告日为基准日,观察了这88家企业在基准日前后各12个月的平均股价变化。检验结果显示,无论从短期(一个月),还是从中期(一年)来看,测试样本的情况都要明显优于测试样本,但各个样本之间的差异性也更大,说明即便是在排除了整个股市的走势因素之后,股权激励的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财经动态     
国内China聚集Focus国资委督促央企控股公司加快股权分置改革步伐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日前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指出:“尚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27家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要加快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发挥大盘蓝筹股对股改的带动作用。”他强调,涉  相似文献   

14.
“对价”是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经济本质而言,股权分置实质上就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在利益上的分置。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则是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过程,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在本质上是一个对价支付方案。目前全面股改已经展开,上市公司只有根据自身情况和具体实践确定可行的对价方案,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和股改的顺利进行。从总体上说,我国股市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试点公司中,一些企业成功地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但是,也有一些试点企业的方案不理想,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1、…  相似文献   

15.
股权结构如何影响公司价值是一直是学术界的重要话题。本文以在2006年底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173家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终极产权的角度研究了终极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均对公司价值具有较强的激励效应,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对公司价值有微弱的抑制效应。作为股权分置改革代理变量的流通股比例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方法,控制行业和年度效应,经实证检验发现个股流动性与股价同步性呈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一方面流动性越大则促进了股票交易,导致股票价格反映私有信息程度变化;另一方面是流动性加大则会改善企业信息透明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流通股数量增加,个股流动性增强,进而使得这种关系加强。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把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概念——流动性和公司财务领域的现象——股价同步性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有助于两者的进一步融合;二是根据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对该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检验,不但有助于检验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效果,更是为未来探索股价同步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治理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2005年9月公布的全面股改首批和第二批共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变量回归对50个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建议应完善股改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8.
周媛 《财会通讯》2010,(4):34-35,40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治理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2005年9月公布的全面股改首批和第二批共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变量回归对50个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建议应完善股改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9.
股改后我国股权激励机制设计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凌云 《企业经济》2007,(4):162-164
股权分置改革并未涉及股权激励机制,但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对股权结构的再调整,从而使得引入对高管进行长期的股权激励成为可能。本文在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制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2005年1235家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模型实证分析了审计意见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关系。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与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ST公司、重亏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公司更容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建议应深化股权分置改革,降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审计师应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并出具相应的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