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经济新常态下,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发展现代农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从创新作业工具和技术、创新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方法等方面阐述河南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形式,拓宽了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如何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作为第一农业大省、第一农民大省,河南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但是由于河南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民素质偏低,和其他省份相比,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将面对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先导和推动作用.河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河南省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尤其是农村信息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服务农村,用快捷的信息服务统领农村经济发展,以农村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根据这一工作思路,近年来河南省立足省情,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始终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创了全省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河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粮食产量稳居全国前列,而农业劳动力日益萎缩的问题不容忽视,。河南农业劳动力存在老龄化和教育水平偏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剖析河南农业劳动力急剧萎缩的原因,以期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资金政策扶持农民生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教育等几个方面来改善河南农业劳动力急剧萎缩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现代农业建设正值关键期,农业增长需要新的动力,而农业信息化正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将为现代农业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将在未来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加快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而通过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无疑已成为当前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省,信息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为视角,系统研究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吉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对其率先实现中部崛起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预测河南农村物流需求对于制定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文中以河南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河南农村物流需求预测指标,综合一元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双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法,建立组合预测模型,追求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预测出河南农村物流需求呈良性发展趋势,并就进一步发展河南农村物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民是建设的主体,是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离开农民,建设新农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河南是第一农民大省,  相似文献   

8.
河南是我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降低,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门槛降低,国内农产品却面临着国际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强化的不利局面。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农业遭到国际市场的严重冲击;同时我省大量农民逐步脱离了农业和农村,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整个社会生产要素以及相互关系,都在发生较大的重新配置和调整,在这个新的转型期内我省农业如何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河南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人口数量多.2004年年末全省总人口971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6908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3,(25):328-32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教育大省,教育事业摊子大,底子薄,问题多,特别是农村教育的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本文主要分析阐述了现阶段河南农村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积极可行的措施与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民是建设的主体,是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离开农民,建设新农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河南是第一农民大省,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坚勇 《经济界》2006,(6):80-8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而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力助手。  相似文献   

13.
河南不仅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农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对河南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目前,河南省农业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着需求、资源和环境等多方面的约束.一方面,河南省农产品供给已由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市场需求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另一方面,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萎缩,特别是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均有待进一步提高,也制约着河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当前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中间环节以及基础设施都不完善。对此问题,文中认为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电商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是解决当前河南省物流运作模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梅 《价值工程》2014,(9):123-124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提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仅是顺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形式。研究表明,财政能力、试点经验和农民意愿等是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与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农业人口大省,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河南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形势愈加严峻.而中小企业的地缘优势、自身的特点和农民工兼业的工作特征所影响已成为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要发挥中小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作为政府通过扶持和发展本土中小企业,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就业,培育农村新的经济体,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等措施,切实落实国家及省相关促进就业的新举措,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才能最充分地实现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豫东南周口、驻马店、漯河三地区是河南省的传统农业区聚集地,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在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中提到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其中就包含农村文化传播和教育问题,河南是传统农业大省,加强农业区文化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可以作为区域文化建设的创新方式,但目前的传承现状堪忧。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化营销相结合、资源整合与区域合作相结合是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全国第一农业人口大省,近1亿人口,70%在农村。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中原崛起、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近1亿人口中有7000万人是农民,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我们常讲,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面实现中原崛起,重点在农村、农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20.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人口数量巨大,人多地少的矛盾长期存在,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显著。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与转移理论谈起,根据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分析劳动力流动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