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文 《宁波经济》2004,(11):15-15
今年以来,全国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拉限电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国有24个电网出现不同程度的电力紧张局面。今年夏季,国冢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最大电力缺口达2983万千瓦,其中华北、华东和华中电网电力缺口分别达到747万千瓦、2078万千瓦和158万千瓦。截至8月31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共有20个电网发生拉闸限电,累计拉电99.9万条次,损失电量318.5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电力工业的新特点 燃料工作的重要性是由其在电力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电力燃料是以生产原料的形式参与电力企业生产和有关各项活动,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大幅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工业呈现以下新特点:一是装机容量实现了5亿千瓦,电力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二是电力体制改革将加大进程,步入一个新阶段;三是电煤供需已经由计划调拨的供应方式基本走向了市场采购;四是打破垄断、多家办电、引入竞争的市场格局,必将引发发电企业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五是随着电力建设的大发展,对有限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开发争夺将日益激烈。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做好燃料供应工作,确保电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便成为燃料管理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一、电力供求状况 在我国经济逐步摆脱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之后,经济发展开始加速.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着电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非均衡状态.与1995年电力供需矛盾相比,2000年起我国新一轮的电力供需矛盾持续的时间长、影响大,继2002年全国12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后,2003年前3季度已出现19个省市拉闸限电的新记录.2003年电力需求增长率15%左右,全年性缺电已成事实.进入2004,尽管我国一季度电力生产增长创历史新高,但是,供需紧张的局而仍然没有缓解.大面积拉闸限电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也给社会生活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近日说,电力也是一种商品,电力市场的供求发生一些波动也是正常的。我国的电力市场供求在1997年达到了基本平衡点。但是1997年以后,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当时电力需求增长非常慢。有一年电力需求只增长了2.8%,大量的电力卖不出去,比如二滩弃水,三峡的电卖不出去。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建设依然没有停顿。  相似文献   

5.
《广西经济》2009,(8):4-4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8月16日表示,当前要抓住电力需求放缓的机遇,按照“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突出结构调整的原则,合理安排电力建设项目。张国宝说,从中长期看,我国电力需求还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当前,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合理把握电力建设节奏。一是重点推进“上大压小”,使之成为火电建设的主渠道。二是积极发展热电联产。优先安排以“上大压小”方式建设的热电项目。三是适度开展大型煤电基地和煤电联营坑口电站建设。此外,要有序开展核电建设,大力推动水电开发利用,加快电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西部论丛》2004,(1):14-14
电力供应总量不足、电力建设滞后于电力需求增长、高耗电行业迅速扩张、持续高温干旱是导致缺电的主要因素;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动用电需求全面高涨,是造成近年来电力供需逐步紧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力需求的强劲增长,电力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电力发展面临着改革与建设的双重任务。今年以来,全省电力工作依照“积极稳妥,分步推进”原则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按照“积极平衡,适度超前”的要求加快电力设施建设,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六月的到来,我国将进入用电高峰期。供电是否会像去年那样紧张,甚至出现拉闸限电,该如何规避电力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9.
李洪源 《发展》2009,(3):133-134
电力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电网建设和发展落后,电煤供需矛盾仍然突出,电价改革滞后,节能减排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些也是影响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必须坚持电力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继续大力推进电力结构调整,加快电网建设,努力减少电煤供需矛盾对电力工业运行的影响,推动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抑制电力需要的过快增长,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10.
扬子骝 《魅力中国》2013,(34):357-357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开展与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在电力产业中,大力推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有利于规范电力党支部基础管理,使得电力党支部的各项特色性活动都可以凸显出来,从而从整体上对电力党务管理的水平进行提升,使得整个电力产业科学发展得到一股强有力的力量推动。本文对电力产业中推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提升电力产业的竞争实力,促进电力产业科学发展,满足人们对电力产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入夏以来,北京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酷暑难耐.导致电力负荷急剧上升。当千家万户在享受空调的清凉时。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意识到目前北京电力供需状况的严峻性.清楚地了解我们轻松用电的背后.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此付出的艰辛和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实际上.北京早已打响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安全迎峰度夏的“战役”。  相似文献   

12.
2005年电力需求旺盛,最高负荷屡破纪录,但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供需形势总体趋于缓和。电力企业受到原材料价格影响,成本有较大增长,但在煤电联动政策帮助下逐步走出低谷。2006年电力需求增长虽然强劲,但较2004、2005年已经缓和,重化工业和生活消费依然是拉动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装机容量的持续快速增长,电力供需紧张局面总体将有大幅缓解。电价改革试点取得了一些明显效果,但交易规则和效率评价方式仍有待完善,监管力度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发达地区能源严重匮乏,为满足发达地区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及内蒙古自治区自身经济的发展,内蒙古必须发挥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电力能源基地建设。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SW0T分析法分析了内蒙古电力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内蒙古自治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和交通优势,而且外部环境也是机会大于威胁,有很广泛的发展空间与有利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电力建设不能“临渴掘井”。要根据电力需求的增长。理性地加快电源建设。而不是无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国务院颁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可概括为:电源、电网建设迅猛发展,较快地缓解了电力短缺;通过实施“厂网分开”,初步构建起了有利于在发电侧引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结构;组建了独立的电力监管机构,朝着建设现代电力监管制度迈出了基础性的一步;在一些地区开展电力市场的试点工作,检验不同市场模式在我国(甚至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明确了电价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6.
《宁波经济》2004,(8):9-10
进入7月以来,伴随着将持续高温天气,我市本就严峻的用电形势更趋紧张,拉闸限电愈发频繁。据预计,我市电力缺口进一步加大,全市最大电力缺口可能超过100万千瓦,电力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对此,市有关部门决定从7月21日起全市缺电等级由Ⅳ级上升到最高级Ⅴ级。可见今年这个夏天,无论对于市民,还是企业,注定是难捱的!  相似文献   

17.
毛晋 《环球财经》2005,(1):15-15
2004年是中国电力短缺最严重的一年。在遭遇最严重“电荒”的同时,中国加大了电力建设力度。近日,权威人士分析认为,中国电力紧缺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明年电力缺口将大大减少,到2006年电力供求将会出现平衡局面,2007年部分电网甚至会出现电力相对过剩。  相似文献   

18.
电力的生产与消费有着与普通产品不同的特征,表现在电力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必须以实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电力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任何变化都会在一个完整的网络中以光速传播开来。同时,由于电力产品的不可储存性,一次性供给与需求必须时刻保持平衡。电力工业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社会公用事业,经济及社会发展与电力消耗密不可分。电力需求的增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电力市场风险的特点,包括客观必然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变性。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电力市场存在的缺电风险.市场力风险.电力定价风险以及电网安全运行风险。最后针对这些风险,从区域电网建设,电力定价与市场监管,电力市场效率与供给方面,提出了我国电力市场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进入“十一五”以后,随着近年突击建设的电源项目陆续产生效益,电力供求矛盾突出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如何进行是—个亟需回答的现实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