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阐述它所具有资源情况和现有的管理模式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找出在保护方式和开发、运营管理中雷山县政府和西江旅游公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以有利于西江景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使西江景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旅游在民族地区的扶贫功能——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丛丛  王仕佐 《中国市场》2010,(28):101-102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扶贫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总结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措施,促使旅游扶贫效用最大化,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江千户苗寨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吊脚楼层层叠叠,苗族原始生态文化较为完整,还有很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随着其旅游开发的进行,如何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管理,协调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使其更好的发展?识别和管理利益相关者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关键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的处理,可以影响旅游景区的成功或失败,或至少有助于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姚长宏  刘爱利 《现代商业》2011,(29):182-184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对国内旅游产业体系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基于乡村旅游地的品牌价值内涵,综合乡村景观、乡土文化以及管理服务3大乡村旅游属性,从区域、国家、国际3个市场层次对比其影响力,从而构建出具有3个层次、19个指标的评估模型。结合修正的层次分析法,简化模型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结果直观性。文中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该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稳定可靠,计算结果直观清晰,且在指示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及核心吸引物上具有很强的功能。据计算结果分析,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品牌的乡土文化评份较高,在国家市场、国际市场层面最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面对目前乡村旅游开发所存在的"千村一面"的问题,以西江千户苗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景观构成要素的分析,从不同方向提出乡村景观设计的策略,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商》2015,(25)
本文以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为案例调查研究,对贵州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客观分析,以推动贵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社区居民的视角探讨了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居民内部之间、居民与旅游者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针对此从公共管理、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领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能促进民族村寨旅游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由贵州省旅游局主办的黄果树、荔波、赤水、西江千户苗寨、梵净山、镇远古镇、织金洞、南江大峡谷、天龙屯堡、双乳峰、马岭河、万峰林等12家贵州景区联盟和大型民族歌舞秀《多彩贵州风》组成的“旅游大篷车”,于4月中下旬来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华东等重要客源地,重点推广15条精心设计的贵州生态旅游新线。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其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的"热点"乡村旅游目的地,从而为其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现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效应、农户旅游受益的途径和旅游扶贫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此提出了要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贫困人口;优化旅游扶贫制度建设;优化扶贫旅游产业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增权是旅游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鲜有研究从定量方法入手,探讨增权在旅游目的地空间不均衡问题。本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样本地,借鉴雅克松关于旅游者罩空间划分的标准,将样本地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放居民对旅游经济增权感知的调查问卷,以此进行旅游经济增权的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民族村寨旅游经济增权在空间上呈现出依次递减的分异特征,符合地域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1.
探索景区高质量发展路径对满足游客高品质旅游需求和实现旅游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大数据,从供需匹配视角,运用扎根理论、内容分析与百度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游客对民族村寨型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感知。实证显示:在提升竞争力路径方面,品牌形象以省级区域品牌为主,游客对景区门票半价促销政策感知明显,对景区关注度不断上升,但景区宣传促销、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在产业体系完整性方面,旅游产业体系较完整,并形成闭合循环圈,但商品购物、智慧出行及标识信息感知不明显;在产品与服务质量路径方面,游客对产品与服务质量感知总体较好“,商业化”感知远高于“原生态”,内部交通服务“方便”,餐饮美食、商品购物感知较好。由此,提出建立旅游大数据平台、加大创新力度、制定可持续发展公约、补齐产业体系短板等路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志全 《商场现代化》2008,(13):370-372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业四大支柱之一的旅游景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提高。但旅游景区在开发和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体制复杂、管理政出多门,开发资金的投入不足与浪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景区整体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旅游景区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及景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都表明了旅游景区必须在开发理念、管理体制、景区营销、景区产品和员工服务上进行创新,才能取得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省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全省常住人口3469万人,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2%(按贵州年鉴2012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贵州省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有着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贵州省众多的少数民族村寨中,最为著名且发展较早的当属贵州省雷山县的西江苗寨。贵州省有着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本文以贵州最为著名且发展较早的黔东南西江苗寨为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对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连云港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管理体制落后、店铺缺乏管理、景点开发层次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新要求、旅游商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连云港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应运用特许经营模式、加强旅游门票价格管理、完善旅游景区的餐饮服务与管理、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来提高连云港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国际知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连云港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对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连云港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管理体制落后、店铺缺乏管理、景点开发层次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新要求、旅游商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连云港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应运用特许经营模式、加强旅游门票价格管理、完善旅游景区的餐饮服务与管理、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来提高连云港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国际知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论文研究了黔东南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问题。通过对西江与肇兴两地的案例研究发现,两地的旅游发展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都带来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西江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整体感知度较高,且内部分化较小;而肇兴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整体感知度较低,但内部分化却较大。在旅游地居民类型方面,西江有五大类型;而肇兴还有六大类型,增加了憎恨者类型。笔者认为要推动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如下措施:规范旅游流;提高旅游吸引力;扩大旅游承载力;加强制度创新;促进旅游利益主体的旅游参与,改善旅游利益主体对旅游的认知等。  相似文献   

17.
对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进行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从甘什黎村、非物质遗产保护村、雨林苗寨以及实景演出《槟榔·古韵》等项目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依据存在的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景区吸引力差异较大、旅游收入类型单一、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提出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应加强旅游体验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景观讲解服务,减弱差异化;开发文创产品,形成商业模式;坚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快速发展起来。旅游景区开发与旅游景点开放的数量不断增加,需要更高水平的景区景点管理。目前,从整体上看,旅游景区景点的管理水平尚未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内很多旅游景区存在明显的管理瓶颈与问题。回顾旅游景区管理的发展历程,思考景区管理中的问题,进而提出其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湘西州地区内"非遗+旅游"融合较好的景区——墨戎苗寨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取证,总结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形式主要为开设"非遗专题博物馆、非遗技艺传习所、非遗商店——传统柜台式销售、游客即时消费和可携带的非遗产品"四种形式,并根据调查结果,指出景区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旅游景区的分类,及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基本模式进行阐述,结合我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及开发情况,提出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经营侧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