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传统的政策制定模式,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构建以人为本公共政策制定模式,必须将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让公众充分参与公共决策,强调公共政策目标的立体化,逐渐形成新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社会利益的分化与重组,不同利益集团向公共政策过程施加影响的冲突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挑战。协商民主无疑是平衡不同集团利益格局和解决矛盾的路径。通过逐步促进利益集团政策参与的合法化、培育利益集团的公民文化、重塑利益集团的协商伦理及增强利益集团的合作博弈,找到协商民主与利益集团参与政策过程相结合的契合点,从而充分发挥利益集团参与政策过程的积极作用与影响,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对策:要转变公众及政府官员的观念;加快公众参与的法制化建设;完善制度,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大力推进电子化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4.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也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得以实现的一种具体形式。公民有序参与可以集中民众智慧确保政策的正当性,为公共政策制定、调整、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公共政策中公民参与的内涵及价值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困境,提出从转变传统观念构建透明政府、培养公民意识完善公民参与、加强制度建设扩大参与渠道三方面来提高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是否能够符合社会大众的利益,服务于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体,是为我们转型期社会的拐点。从过去发展型政府走向服务性政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本文正是通过了解当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及其渠道,并基于此渠道,发现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民参与作为公共政策的基石,有效地保证了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民主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还面临许多难题,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给当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凇氓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已经成为当代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深刻的影响了政府的决策过程,对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虽然目前我国公民网络参与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趋势,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文章最后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公民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利分配,只有在政策制定机制完善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公共政策的选择过程和选择结果代表公共利益,从而保证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分配。对公共政策的概念及其制定的概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评制定过程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参与已成为世界政治民主发展的热点,公共政策制定则是国家治理社会的重要环节。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实现公共政策过程的社会化、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政治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公民参与可以集中民众智慧能够确保政策的正当性,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为公共政策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特征,政策制定科学化与民主的要求,以及"政府失灵"的存在,使得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成为必要。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十分必要。在对政府和公众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公众两个方面探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效能是政府运用公共政策对政策目标群体所产生的影响。从政策网络视角解析政府政策效能实现的路径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政策网络研究视角不仅是制度主义研究视角和行为主义研究视角之间的纽带,还超越了多元主义研究视角的局限。在政策网络视阈,政策网络的开放程度以及政策网络的集成程度是政府政策效能释放的关键因素。提高政策网络的集成程度,有效解决政策执行传导环节的“中梗阻”现象,扩大政策网络的开放程度,有效解决政策执行基层落实环节的“最后一公里”现象,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3.
国际公共政策的扩散机制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策扩散指某一政策在空间上发生转移,当政策被系统内的某个成员或主体采纳执行之后,又被该系统内的其他成员或主体所采纳的过程。作者通过对当前政策扩散理论的梳理与回顾,总结出三种政策扩散的机制:强权型扩散、道义型扩散以及学习型扩散。根据这三种模式发生的内在因果机制,分别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拉丁美洲的规制政策为例,分析了不同模式之下政策扩散的假设性时空路径与扩散特征。强权型扩散的核心推动者是层级结构中的霸权者,政策扩散在时间分布上呈现较迅速地由点到面的扩散路径。道义型扩散的基础在于政策的合法性,其扩散速度非常迅速,但扩散的空间分布呈无序状态。学习型扩散基于政策采纳方的理性学习,其扩散模式在时间分布上呈现S形,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精英理论模型认为,媒体在公共政策自上而下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媒体的社会属性、政治属性和公共属性,媒体在传统公共政策制定中扮演着精英成员和信息传递者的双层角色。现代媒体打破精英理论模型的局限,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更加多元化,商业属性更加突出,对权威政治操控力减弱,并逐渐走向回归社会责任、体现公民话语权、参与公民治理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保证社会利益协调的制度安排,政府的公共政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需要通过培养发展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健全多层次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公共政策制订的民主协商机制以及建立公共政策的损益补偿机制等途径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公共租赁住房是推动城镇化进程、保障中低收入群体或家庭住房需求的重要手段。以西安市为例,梳理2009—2020年陕西省、西安市地方性政府颁布的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从政策演进、主体协同、文本类型、工具结构等方面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西安市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演进已渡过萌芽期与探索期,进入体系全面建成与完善的平稳阶段;政策主体涉及面广,跨部门协同合作现象明显,且在逐步增强;政策类型丰富多样,但多以意见、通知等中低效力文件为主;政策工具多样化,重视环境型的市场管制政策制定,对于重视投入的供给型政策与重视推广的需求型政策应用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7.
从财政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出发,通过对就业机会、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证分析福建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剖析福建省财政政策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存在内在问题,并提出规范和明确各级政府财政责任、调节城乡财政投入失衡状况、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税激励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香港早期公屋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网,支持香港经济转型并促进经济发展。1987年开始实施的长远房屋策略促进了房地产业发展,使房地产成为影响公屋政策重要因素。此后房委会改组为财政自主机构、停建居屋和及消减公屋建设量等改革措施对公屋政策发展的产生影响。保障居民的居住权是住房政策的核心,住房保障政策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而非经济政策的补充。内地应该借鉴香港等地的实践经验,在经济上避免对房地产业的过分依赖,并由政府主导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保障居民的居住权利,同时通过政府的主导和扶持保证住房保障政策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围绕区域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一些技术创新联盟,但由于缺乏有力的公共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联盟不能真正发挥应有作用。从研究标准联盟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适合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和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可以促进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迅速壮大,提高技术创新联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任务,但如何确保保障性住房资源分配的公平有效,尤其是确立合理的准入门槛和退出办法,仍值得探索。公租房准入与退出机制的核心内容为:在准入原则上,加入对申请家庭总资产的限制以及对家庭收入上限的动态调整机制;在配租过程上,对不同类型的申请家庭进行打分,确定量化标准;在退出机制上,采取奖惩并举的方法,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打击滥用公共资源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