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基本准则,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本文主要透过审视财务分析方法,以及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新会计准则下改革企业财务分析的措施,旨在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案例探讨了所得税会计的三种调整对象(会计交易或事项、资产负债表的报表项目、企业整体)的核算,并对其在资产负债表的披露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建议企业在很可能取得足够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条件下,采用会计交易或事项作为所得税会计的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3.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对不同类型的或有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在会计报表中予以正确反映。或有事项的最后确认通常跨越两个会计期间,这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要进行主观判断,从而进行合理、充分地披露。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的性质、动因、手段及其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又称利润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调整,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从广义上看,盈余管理是指在不违反法律明文规定的前提下,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或对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手段,以及关联交易等非会计手段来调节企业利润数据,使之符合企业及管理当局既定目标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案例探讨了所得税会计的三种调整对象(会计交易或事项、资产负债表的报表项目、企业整体)的核算,并对其在资产负债表的披露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建议企业在很可能取得足够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条件下,采用会计交易或事项作为所得税会计的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数据解释。它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之所在。它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真实性原则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鲁代珍 《财会通讯》2004,(10):35-35
会计政策变更的判别及其账务处理 企业只有在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之一时才允许变更会计政策:(1)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2)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使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更为可靠、更为相关。但是,下列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1)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8.
柏胜杰  尹航 《活力》2006,(12):46-46
企业的交易(事项)按发生的频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常性发生的,企业正常进行的交易(事项),如制造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商业企业的商品购销活动;另一种是在正常经营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的事项,如自然灾害、捐赠、资产转让、盘盈、盘亏等。正常的交易(事项)中产生的损益为经常牲损益,而一次性或偶发的事项中所产生的损益为非经常性损益。  相似文献   

9.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和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是会计业务的真实表现。所以会计信息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非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0.
论会计互证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传统会计核算是基于一个会计主体内进行的,“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这使得现代传统会计核算只注重某一特定会计主体本身的会计信息,而不重视相关的外部对应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核算从涉及的空间范围可划分为只涉及企业内部事项的会计核算和涉及本企业和外单位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核算。只涉及企业内部事项的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事项发生的空间范围只限于企业内部,如固定资产折旧、提取资产减值准备、支付职工工资、商品生产过程中产品成本的结转等。涉及本企业和外单位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核算是指交易或事项发生的空间范围同时涉及本企业和外单位,如商品交易、投融资、债权债务结算、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  相似文献   

11.
从上表可以看出,《条例》中会计六要素的定义对《准则》中会计六要素的定义有较大的调整,这一调整也使各要素的内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一、资产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即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比如:已经发生的固定资产购买交易才形成资产,而计划中的固定资产购买则不能形成企业的资产。同时,资产必须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如果企业不能拥有或控制能产生经济利益的某项资源,企业则不能将该资源作为资产。如企建国初期,我国会计主要仿袭前苏联的会计惯例,并未建立起完整、系统…  相似文献   

1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筠 《财会通讯》2006,(2):49-50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中确定“实质重于形式”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是仅仅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因此,“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理解为,由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非总相一致,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1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核算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  相似文献   

14.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差错。会计差错按其发生差错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可分为非重大会计差错和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较大,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金额的10%及以上,则认为金额较大;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加入WTO,要进一步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就必须按国际惯例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实质重于形式规定:如果信息要想真实反映它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么就必须根据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核算与反映。我国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能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会计人员应当根据经济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只有掌握以下三方面内容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确认决定了各项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是否”、“何时”、“怎样”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决定了一定时期内企业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范围。所以,会计核算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会计确认问题。笔者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会计要素确认标准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 1.重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实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观点,“实质重于形式”的含义为“要使会计资料如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交易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只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反映和核算”。因此,当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实质发生背离时,会计核算应该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为了定期、及时地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将延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为一定的期间,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定期确认、计量和报告。为此,企业需要对尚在延续中、其结果尚未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予以估计入帐,这种情形即为会计估计。因此,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常邮的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的项目有:应收帐款的公允价值,即因帐龄期长或其他原因造成回收困难甚至无法收回而需要提取坏帐准备或作坏帐核销的估计;存货的公允价值,即存货因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以及市价下跌而需要估计存货的损失或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与净、残值的估计;无形资产的受益年限的估计;递延资产的摊销期限的估计以及或有损失或有收益的估计等。合理地进行会计估计,不仅有利于企业编制客观、公允的会计报表,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而且有利于管理当局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经营策略。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如何合理地进行会计估计呢?  相似文献   

19.
一、不确定事项的审计 现代审计理论中不确定事项包括两种:一是或有事项,如企业涉及到的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等的确认问题。二是管理当局所做出的重大会计估计,如计提的各项资产准备、折旧政策等。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需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或有事项根据发生可能性大小可以划分为:极小可能(〈5%)、可能(〈50%)、很有可能(〈95%)和基本确定(〉95%)四种。我国会计准则要求进行区别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它与会计造假不同,会计造假是一种蓄意欺骗行为,而盈余管理则是一种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