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妇女奁产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奁产,作为女子出嫁时娘家陪嫁的财产,在普遍受到妇女自身重视的同时,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条文来保障妇女对自己奁产的所有权。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经济的繁荣成为社会文明的基础,妇女也具备一定的权利主体资格,享有一定的法律地位。该文主要从宋代的法律文献入手,着重分析宋代妇女的奁产权及其不完整性,以探讨宋代妇女的经济权利及地位。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权利贫困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一个缩影。这不仅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运行系统有关,还与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排斥息息相关,而这一切源于"一国两策"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其中这些制度具有关联性,使农民工深陷"制度性贫困陷阱"中。对此就农民工的兴起,并对权利贫困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阿马蒂亚.森的权力方法和可行能力进行探讨,再此基础上给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社会遭遇的不公待遇与我国现行的相关立法内容与立法程序有着重要的联系。就其制度根源而论,宪法理念的缺失与宪法实施机制的缺位乃是农民工权利长期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为了加强农民工权利保护,重构我国的宪法权利体系,改革户籍制度、强化立法听证制度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长久以来,学界对权利质权有着不同的争论,总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权利质权价值性争论。其次,权利质权的法律地位争论,最后,权利质权与其他担保制度诸如让与担保,权利抵押权关系的争论。笔者试从权利质权与其他担保制度的比较入手,试解答权利质权的独立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5.
殷成 《企业家天地》2005,(12):68-69
在我国,妇女与男子享受着平等的地位,妇女在我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妇女有着特殊的生理病理情况,如何保证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医务人员就是这样默默地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为妇女健康服务,受到了社会各方好评。下面,我们推介两位专家,让我们表示对她(他)们的敬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农民的各项权利,特别是农民经济权利,是法律尤其是行政法保护的重点。农民经济权利的行政法保护不仅有着明确的宪法依据,而且在行政法保护方面有三个主要环节:首要环节是行政立法保护,基本环节是行政执法保护,关键环节是行政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道德权利的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概念是一种权利概念。法律性权利与道德性权利是权利的两种基本形式。人权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道德性权利。权利具有相对于功利而言的优先性。否定性权利是保护自由的权利,肯定性权利是保障生存的权利。社会契约论提供了关于个人权利范围和界限的合理解释。判断人权实现与否及其程度高低的依据.是看国家是否公平地分配了公民自由和政府权力.妥善处理了这两关系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权利是一个历史的命题,它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利益、资格、法律保障构成权利三要素。权利冲突是指由同一客体依法衍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法、正当的权利相互矛盾或抵触的法律现象。  相似文献   

9.
对于权利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主要可分为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两种。而内部视角又可分为消极权利学派与积极权利学派。美国的霍姆尔斯和桑斯坦则试图消解积极权利与消极权利二分观,对它们存在的共同预设给予了有力的抨击。然而,他们在实然层面与应然层面相调和的试图却将其理论带进了困境。因此,必须对其理论自身及其有效性的限度进行反思性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二元制度格局造成了集体土地权利与国有土地权利上的巨大差异.按照物权法的权利平等保护原则,两者应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保障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的权利本身也是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客观现实需要.我国土地制度的未来改革方向主要从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着手,重点就是对现行集体土地制度进行改造,赋予集体土地更多的权利,保障集体土体与国有土地权利上的平等,赋予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的权利,完善集体土地的权利体系,保障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财产利益.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中描写了很多女强人形象,我们要透过这些女强人形象来探究其妇女观。通过深入探析我们可以看到,蒲松龄有着一种对女性的敬仰,而不是有着"男尊女卑"的思想。除此之外,他的妇女观是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着的,他被女性的侠骨柔情以及坚贞所震撼,因此使得他有着侠义、勇敢、坚贞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12.
滥用诉讼权利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诉讼权利滥用是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故意超越其权限范围、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表现为滥用起诉、反诉、上诉和申诉权等。诉讼权利滥用有着制度不完善、当事人的不良动机、法庭外因素干扰等多方面原因,必须从完善立法、强化司法审查、建立侵权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3.
税法的核心价值与纳税人权利保护是税收征纳关系的两个方面。从法律制度和政治经济制度层面审视税法体系的理论基石,对税收属性进行定位,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需要结合国家的依法治国方略和政府职能改革这一契机进行系统梳理,从纳税人权利本位理念出发,改变长期形成的税收授权立法状态,不仅在税收征管中体现尊重纳说人权利的法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形成纳税人对国家权力的真正监督和内在动力驱动的国家民主与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一贯重视纳税人权利问题,在税法中把征纳双方平等的权利与义务作为重要的内容予以规定。与国外相比,我国纳税人权利不论从法律规定还是贯彻落实上都存在一些不足,纳税人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通过分析中外纳税人权利地位现状,提出尊重纳税人权利,提高纳税人地位的可能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 ,尽管作为权利主体的国家与作为义务主体的纳税人的地位不对等 ,但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仍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 ,是平等的。从全社会角度看 ,税收作为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费用 ,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从具体税收法律关系看 ,征税机关的权利是纳税人的义务 ,征税机关的义务是纳税人的权利。我国当前完善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重点是保护纳税人权益。应在更新税收观念的基础上 ,从制定税法充分反映纳税人和公民意见、落实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权利和切实保证税收科学有效使用等方面强化国家义务 ,保护纳税人权益  相似文献   

16.
委托作品的权利归属与权利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若当事人未约定委托作品作权的归属,作权依法归受托人享有,委托人则依订立合同的特定目的而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若当事人未约定作品的具体使用方式。在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就有可能产生权利冲突。权利冲突应依公平原则解决,既要保护受托人的作权,又要肯定委托人有权依订立合同的目的使用作品,这意味着受托人的作权和委托人使用作品的权利都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从税收法律的角度探讨了纳税人权利问题。文章认为 ,就实质而言 ,纳税人的权利与其义务一样 ,来自于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二者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因而不可分割。法定纳税人权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公正。我国纳税人的权利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与我国宪法规范表现的滞后性不无关系。文章提出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保障和完善纳税人权利 ,必须以宪法的完善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专利权本身并不包括专利权人实施专利技术的权利。专利权人实施专利技术的权利从开始到终止和专利权的取得到终止没有必然联系,受除专利法外的其他行政法律关系和其他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这一性质对于涉及专利权的技术交易有着重要影响。正确认识这种性质,是充分利用TRIPS协议,保护市场竞争有序进行和经济水平稳步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秩序和谐运转,需要合理配置权利结构。在权利配置的两种主体中,政府主导权利配置存在着对企业决策的替代并抑制了创新。因此,如何有效地合理配置权利结构,是企业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第三次全球性税制改革浪潮期间,一些国家纷纷加强了国内对纳税人权利的立法,我国只是在2001年修订的《税收征管法》中规定了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应享有的十四项权利,立法总体框架尚未形成。从纳税人权利内涵出发,系统分析我国纳税人权利的基本构成与内容、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理论、完善立法、规范执法、强化救济等方面对加强纳税人权利保护进行探析,以期对该方面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