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航 《时代经贸》2007,5(10Z):212-212,214
教师话语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课堂话语是教师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教师话语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方法以及在我国外语课堂环境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在高中外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外语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新课改对外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故本文着重对现在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师的角色地位经过30多年来的外语改革,由传统的课堂统治地位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让步。自主学能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和方法,也是学习者成长与发展最终要获取的能力和目标。自主学习模式是改变中国英语教学多年来费时低效尴尬局面的有效方法,是实现学生未来终生学习能力的保证。但自主学习不等于课下自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息息相关,是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指导方向和培养目标。鉴于此,通过分析自主学习理论溯源和中国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的特点,提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教学不只是知识与信息的传递,而且关系到教学思想、教学形象、教学态度、教学情感、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如何实现外语课的有效教学,一直是广大外语教师在实践中努力破解的难题。就学生、教师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而言,课堂教学低效问题,大多不是学生引起的,而恰恰是教师的低效组织、不明智干涉和引导不当所致。为此,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研究大学英语有效教学,以期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教学互补的有为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5.
苏萍 《经济师》2011,(10):125-125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经常出现。外语教师应转变观念,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改变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以培养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学生。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语用失误的内涵和分类,并介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任课外语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就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如何与学生沟通做了一些探讨,期望能对教学改革和教法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两个重要的方面,而非智力因素往往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外语学习中,智力相当的学生往往有着差别很大的学习成绩。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动机、信念、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外语公共课一般只开设三个学期,如何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把学生按层次和民族特点分开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尽快提高外语应用能力,是民族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英语阅读策略研究以及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这样的把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用相应的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把有效的阅读策略应用于外语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徐鑫鑫  王宁  盛爱存 《时代经贸》2013,(13):129-129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容易导致“教”大于“学”,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且造成师生负担过重,课堂教学效果不高,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转变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1.
徐鑫鑫  王宁  盛爱存 《时代经贸》2013,(14):129-129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容易导致“教”大于“学”,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且造成师生负担过重,课堂教学效果不高,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转变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普通学生从中学开始学习英语,但是绝大部分普通大学毕业生还是无法用英语进行交际,更不用说流利的交际了。这种情况与英语在我国作为外语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关。社会的发展要求外语教学界重视培养具有较强外语交际能力的学生。而我国的英语教学,尤其是在口语方面存在着很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个使孩子逐渐聪明的过程,不能把孩子的人性教没了,灵性教没了。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必须做到轻负优质高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学校和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且永恒的课题。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则要求我们的课堂既生动活泼,又科学严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把教师的要求与精华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都能得到很好的熏陶与培养。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吃力不讨好”的尴尬现象已是人所共知。我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常见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分列举,望同行一起来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14.
张发 《大陆桥视野》2016,(4):164-164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形式和主阵地,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适应新时期英语课堂教学需要,优化课堂气氛,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15.
本结合“两课”教学实践,通过对“两课”课堂教学环节实施中学校、学生、教师现状的透析,揭示了“两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所在,并试图从教师、学生双重主体积极性的发挥、学校环境的构建等方面,探求“两课”教学如何在教师、学生、学校三方密切合作中,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研究是近年来外语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动机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策略是指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二者恰当的结合是学好外语的关键。本文在探讨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基础上,指出了教师应如何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高等院校教育中日常性、基础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校内活动的基本构成。课堂教学如何展开,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通过构建朝向教学目标的教管学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和促进学生成长,有利于集聚与生成教学资源并促进教学过程生成,并在教学过程生成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成长目标的生成,进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张欣 《时代经贸》2012,(4):65-65,6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周期逐渐缩短,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其重要。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强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计划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并不理想。在新教改的支持下,我们该如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学生又该如何在教师的引领下加强培养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外语课堂中,教师提问是促进师生互动、增加学习者对目标语输出的主要手段。学者们对课堂提问的分类研究,可以指导外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从而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认知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课堂教学十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地理教学中,设疑、解疑和留疑三疑式教学手段的实施,就是这种“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因为如何设疑。解疑,怎样留疑都出自教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三疑式教学,须师生共同活动,是教师有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已故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平时,在地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