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箫 《邮电经济》2010,(1):25-28
2009年全业务运营以来,我国通信运营商对移动用户的争夺加剧,用户发展加速,但用户规模增长与收入增长的失衡进一步加剧,同时还面临市场饱和挑战。未来移动业务向何处发展、运营商从何处获取新的价值,本文提出了在电信价值链转移的过程中,运营商从产业链上下游获取新价值的思路与实现方式,供运营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在卡拉奇召开了巴基斯坦邮政管理委员会会议。按照计划,巴基斯坦邮政将与私营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办手机转账业务。该业务将率先在一些大城市推出,之后推广到其它小城市,为更多的邮政用户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3.
通信服务能力的提升是运营商发展的根本,也是运营商发展的方向。运营商离不开用户,靠服务赢得用户,为用户服务贯穿于运营商工作的始终。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运营商更应向精细化服务迈进,这也是未来赢得用户获取用户支持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4.
3G牌照的发放在人们的期待中又走过了2006年,国家对于3G的发展可谓慎之又慎。作为固网运营商的“救命稻草”,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过3G的发展寄予厚望。可是取得移动通信经营权并不意味着固网运营商就会迎来新的利润空间。在用户规模大、网络覆盖广的中国移动以及紧随其后的中国联通面前,固网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并非易事,相反如果经营不当,无疑会对增长乏力的固网运营商雪上加霜,因此在固网运营商取得经营牌照之后,如何运营也成为摆在固网运营商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邮电经济》2010,(1):27-30
2010年全球将依然处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与此同时,信息通信产业的演进将进入新时期,用户的消费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加上互联网骨灰级创新应用的大范围普及以及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内容整合者、消费电子厂商向运营领域的渗透,运营商面临的挑战非常多。  相似文献   

6.
栾军 《中国电信业》2011,(10):54-57
是在杀进SP的干军万马中拓展移动互联网业务,还是一门心思做好智能管道,这是电信运营商一直苦苦思考的问题。其实,如果运营商能够跳出传统电信业务和固定互联网的惯性思维,就会发现答案并不复杂——既要着眼经营业务,更要着眼经营用户。对于运营商来说,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经营好用户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更是一个迫切的课题,客服微博则能有效帮助运营商化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7.
3G时代新移动运营商的手机定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华 《当代通信》2006,13(7):38-40
新移动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进入3G市场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就是最快的增加用户数,以顺利开展业务,从而提升新移动运营商形象。3G与2G最大的区别就是3G种类丰富的数据业务对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开展数据业务的瓶颈在于终端。一旦终端发展不顺,其市场必然受阻。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新移动运营商通过定制手机终端,向用户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服务。从而实现对3G用户的有效捆绑。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建设》2002,14(7):56-56
ADSL的出现,对ISDN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如何延长ISDN的使用寿命,成为运营商的迫切需要。据统计,到2001年8月,中国电信的ISDN用户已突破100万!那么如何处理ADSL与ISDN之间看似竞争的关系成为运营商面临的最大难题。早在2001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全球ISDN及接入技术工业论坛“(GIIF)高峰会议上,就已对此问题给出了最具权威的答案:“ISDN并没有过时,在未来5年内仍将继续高速发展,增值服务将成为ISDN业务新的增长点”。这是经过参会的中国电信、德国电信、法国电信等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和西门子、阿尔卡特等知名电信设备供应商磋商而确立的。作为国内ISDN的主要供应商,BISC公司适时推出了能充分挖掘ISDN潜力的采用ADSL over ISDN技术的SIEMENS XpressLink产品。ADSL over ISDN的推出,提高了ISDN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为ISDN的再次腾飞插上了翅膀。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信业在市场需求的强力驱动下,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但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如电信管制放松引发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新增用户多为低端用户的状况使得ARPU值每况愈下,无序的价格战导致电信资费不断下跌,增量不增收已成为各运营商的普遍问题。尤其对于固网运营商,还要面临IP电话分流长途电话和移动电话替代本地固话的严酷现实,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推动电信业发展的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电信商业模式。总之电信业的盈利空间已越来越小,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业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固网运营商所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日前,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移动运营商对固网运营商的话务分流也在日益加速。其次,固网新增用户中低端用户的比例越来越大,用户的ARPU值持续下降,以致出现“增量不增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业务量持续下滑,运营商遭遇发展困境 在过去十年,我国通信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用户规模持续增加,短信、语音业务为通信运营商带来了巨额利润,但是近两年运营商的发展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刘雅  赵志斌 《当代通信》2005,(24):62-64
1995年,日本正式推出PHS业务。小灵通发展初期,运营商采取低价渗透方法。用户增长速度很快,在两年之内迅速发展了700多万用户。  相似文献   

13.
iPhone是一个神话,iPhone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业界关注。无论是终端厂商、用户还是运营商、软件提供商等,产业链上的参与主体无不被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儿”所吸引。2007年上半年,AT&T新增后付费用户仅为161.1万户,在7月份引入iPhone后,下半年后付费用户规模快速扩张,  相似文献   

14.
原野 《邮电经济》2020,(1):41-45
“携号转网”的字面意思浅显易懂,也称作号码携带、移机不改号,也就是说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无需改变自己的手机号码,就能转而成为另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用户,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这样一来,国内运营商们是“一家欢喜一家愁,还有一家在忐忑”,局部试点一年又一年,曲曲折折这些年,也算是在2019年11月27日迎来了全国正式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网间语音质量监管势在必行 互联互通升级引发网间语音质量问题 本文所述的“网间语音质量”指的是不同电信运营商网间通话时的语音质量,用通信专业术语描述就是“响度”、“信噪比”等,通俗地讲就是用户通过听觉感知的通话清不清楚。随着中国电信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在多家运营企业共同参与市场竞争的格局逐步形成。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客观上造成了主导运营商通过互联互通的手段来打击非主导运营商的情况出现,就出现了“网间语音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比如非主导的运营商在主导运营商固定电话网上开通IP业务可能就会出现接通率低、语音质量差的情况,导致了通过互联互通手段达到的不平等的竞争。在前期的限制用户拨叫、关闭局向、拆除设备、强制与用户签订不平等协议等非常手段不断出现后,现在的互联问题越来越趋于隐蔽的互联语音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ADSL的出现,对ISDN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如何延长ISDN的使用寿命,成为运营商的迫切需要。据统计,到2001年8月,中国电信的ISDN用户已突破100万!那么如何处理ADSL与ISDN之间看似竞争的关系成为运营商面临的最大难题。早在2001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全球ISDN及接入技术工业论坛”(GIIF)高峰会议上,就已对此问题给出了最具权威的答案:“ISDN并没有过时,在未来5年内仍将继续高速发  相似文献   

17.
终端合约计划是运营商保有用户、提升用户价值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到期后的用户去合约化趋势明显。这些用户消耗了运营商的营销资源,为未来企业的现金流带来了不确定性。如何加强合约期内用户质量监控,有效洞察用户续约意愿,加强对合约到期用户的保有,是运营商面临的问翘。笔者通过对某省级运营企业3G手机合约用户在到期月前后的消费行为进行建模分析,试图找到合约到期用户去向的识别特征,进而对合约到期用户进行针对性的维系。  相似文献   

18.
风风火火闹腾了大半年的虚拟运营商如今依旧步履维艰,其对存量用户的争夺不切实际,传统运营商不会任由用户流失,虚拟运营商如果动静太大危及到基础运营商的直接利益,必然遭到遏止.抛开炒作的可能性,从前段时间蜗牛移动放号被运营商紧急叫停事件就不难看出,民营资本进入通信行业依旧阻力重重,其中最大的阻力便来自享有极高话语权的基础运营商:前有昂贵的二手购买价,后有用户激活量指标的硬性要求以及接下来市场大战中可能出现的排挤现象,虚拟运营商进入市场的第一枪注定无法打得响亮.  相似文献   

19.
《当代通信》2005,(1):48-51
1995年12月18日江苏移动诞生了第一张SIM卡,标志着江苏移动通信进入了数字移动通信时代。GSM数字移动通信发展迅速,目前,江苏移动在网用户数近1500万,在中国移动集团位居前茅。移动运营商在提供通信服务的过程中,SIM卡是唯一一种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有形产品,也是一种与用户接触、交流最紧密的媒介,在运营商与用户沟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带动了宽带用户人数的迅猛增长,但同时也出现了电信运营商增量不增收、用户ARPU值运渐下降的趋势,如何能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运营商目前考虑的首要问题。城市的宽带用户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广大的农村市场由于受到昂贵的计算机终端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还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IPTV由于只需要在原有电视机上加装一个机顶盒就可以完成视频点播、网络游戏、网上医疗等多种业务,迎合了农村用户的上网需求,必然成为农村宽带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