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德治国是继依法治国之后我们党提出的第二个治国方略,运用政治学基本原理从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以德治国的科学涵义、把握其实现途径,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德育人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工程,以德治教育是育人的关键。因此,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道德建设的构建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德育的基础地位,加强教师道德素质教育,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加强教育量化目标管理,稳定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中贯彻“以德治国”方略 ,对于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结合高校的实际 ,通过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如何做好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是一种重要的治国方略。中国历来都非常重视道德现象,江泽民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立足新世纪,积极开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探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新途径,积极实现以德治国,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系统工作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明建设、以法治国、以德治国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方略,它们各自有其涵义,分别发挥作用,但又紧密配合,共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文章分别就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领导干部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及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思路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论证了“以德治国”的关键是“以德治官”。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重在建设的具体实施途径是内容的确定是前提;首要任务就是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是根本;贯彻以德治国,还要把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指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但绝不能将以德治国思想与中国儒家的传统德治思想相混淆,两者的主体、实现方式以及基本价值取向根本不同.必须明辨两者之间的区别才能真正理解、把握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否则,将背离依法治国这一基本的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也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途径。党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地,不仅要坚持以德治校,也要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是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方略,它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深远意义,高校加强道德建设是实现办学宗旨的客观要求,大学的根本职责是培养“有用之人”,它必须是“有德之人”与“有才之人”的统一体,缺一不可,为此必须把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大学贯彻以德治样的基础是教师,师德是育人的关键。“以德治校”是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与政治课,与基础课和专业课,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等诸多关系。正确处理它们,才能使之以德治校,以德治教,以德育人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印发,为实施以德治国设定了基本的步骤和目标,同时也为法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意识基础.要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和"以德治国"与时俱进的内涵,认真研究解决在实施"以德治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明。但何谓“德”,对“德”的认识,我们不能陷入“泛道德主义”局限中去,本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对如何认识“德”进行了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提为治国方略,具有开创性意义。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社会主义的“德治”是“法治”前提下的德治,是在扬弃了传统德治思想基础上的德治,德治的目的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质和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明。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的立论基础是法治优于人治;本质要求是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加速依法治国进程的精神动力是植根于国民之中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追求.这就不可回避地要解决好几个问题:其一,明确执政党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其二,建立确保司法独立的法治体制及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其三,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企业道德是企业伦理的内化,通过对伦理拔河模型的论述,提出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本原.剖析了作为市场机制伦理基础的企业道德对构建企业文化的特殊价值以及对企业营销能力的潜在动力作用.并从企业与消费者、政府和社区关系的角度,指出了企业道德塑造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对外开放全方位的高速转型期,一些地方的权力腐败现象呈现出阶段性"多发、高发、群发"的态势。以阜阳市为代表的皖北地区之所以会发生"全方位的政治生态灾难,"实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地方官场内生拓展型权力腐败。究其根源就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党内民主"与扩大"基层民主,"均有所脱节。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日益进步的社会环境中,迫切需要加快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全力构建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氛围,才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到人才强国的转变是富国强民之本。  相似文献   

18.
个体道德观念的产生有"天启说"、"神启说"、"先天说"和"约定说"等理念,而且它们往往被看成是相互矛盾、各持一端以及不可调和的。本文以人把握世界的经验"外证"和神秘主义的"内证"两条路径的角度,探讨了个体道德观念的初始产生和后期产生机制,阐明了以上各种论说只是人们站在不同层面和角度而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完全相互否定。  相似文献   

19.
原产地效应:企业跨国经营行为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理论对企业跨国经营行为的解释大多是以发达国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的,但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并不具有普遍性。以原产地效应作为动机解释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特别针对一些资源贫乏或发展中国家企业来探讨原产地效应驱动的跨国企业组织结构演进,并思考与讨论基于原产地效应的块状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