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关于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和区域一体化中的角色和作用的讨论进行了综述,中国的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责任日益加强,中国贸易增长与东亚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参与区域合作具有广泛的积极意义,应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特别是中国贸易投资发展和区域合作战略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引起国际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3.
张雨佳 《中国经贸》2014,(21):38-38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贸易流通体系的发展着巨大的变革,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鲜活食品和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再加上食品安全问题频出,这就对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着重分析供应链一体化在其流通领域的应用。从这一方面来探究我国市场流通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在加速,欧洲联盟(EU)的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诞生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机制化运作就是有力的证明。乌挂圭回合历时七年于1993年成功结束,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1月正式成立,表明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将进一步加强。区域贸易集团的大量出现,对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是相互竞争还是相互补充?本文认为区域贸易集团与多边贸易体系竞争与互补共存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国际因素。虽然商品、服务、观念和资本跨越国界流动已并不新鲜,但这一趋势十年来飞速发展,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质的突破。国际经济正在演变为一个高度融合并由电子网络连接起来的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地区性贸易组织将会被全球经济一体化取代,还是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有益补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近一个世纪以来,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扩展一直是全球化的驱动力量,而且在21世纪,贸易仍将继续推动全球一体化。国际贸易体系富有活力的发展应当归功于数十年来跨越国…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主导着全球贸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在新经济中活力十足。但自2000年以来,旧经济开始重现蓬勃生机,美国的出口领导地位日益受到挑战,挑战者是出乎意料的两个国家:德国和中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2004,(12):28-29
2005年,统治世界纺织品贸易40多年的配额体制走到了历史尽头,全球纺织品贸易将如期迎来一体化。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纺织服装业将面临一场风暴。  相似文献   

8.
贺翔  胡晖 《珠江经济》2006,(11):2-8
本文首先分析了亚洲区域贸易发展的基本格局及中国贸易的迅速增长在区域贸易发展和融合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随后对中国同他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和进程进行阐述,分析了中国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签订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的特殊战略意图。同时结合WTO多边体制的进程和全球区域合作的背景,说明了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建立两个地区之间企业和政府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两个区域在最大化利益前提下是否采取贸易壁垒的最优战略均衡;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两个地区的无限重复博弈模型,结合现实基础得出结论:通过现有的市场调节,地区不会采取取消贸易壁垒的战略,社会资源不能达到最优,政府必须采取适应的制度才能推进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进程;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香港《大公报》3月4日】温总理访欧的“信心之旅”不足20天,中国商务部长就赴欧展开采购之旅。这既是践行中国对欧洲的贸易承诺,也是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势下,用实际行动诠释新的全球贸易理念。中国的身体力行,将让以自由贸易为理念的老牌资本主义体系相形见绌,也彰显中国在金融危机时代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易强 《环球财经》2008,(10):30-31
2006年的5月30日,WTO总干事拉米(Pascal Lamy)宣布,设定当年的6月30日,为多哈谈判的最终期限。但是,拉米的日程在日内瓦受挫。之后,全球的很多学者开始寻找世界贸易的“B计划”。  相似文献   

12.
张杰 《开放导报》2023,(2):22-31+52
当前,以制造业分工和贸易体系为主导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正在发生减弱的趋势,甚至出现了可能瓦解的苗头,这必然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带来难以忽略的风险和挑战。面对美国针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全局性“脱钩”行为,欧盟针对中国试图实施的局部性“脱钩”行为等变化,如何主动应对和积极化解,成为当前中国的核心战略之一。在全面分析当前全球制造业分工和贸易体系重大变化的基础上,重点解构其驱动机制,由此识别和提炼其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研判中国在其中的新定位和新优势,深入探究中国面对全球制造业分工和贸易体系新变化格局和新驱动机制的应对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目前,中国贸易增长迅速,甚至出现大量的贸易顺差,很多国家对此感到焦虑.其实如果把握得当,目前的贸易格局将促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均衡化.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12):21-23
在全球经济增长达4.2%且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2005年过后,经济学家们都赞同这样的设想,即2006年经济形势依然很好,尽管所有非农业原材料的价格都将出现大幅上涨。今天,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用它们的技术与那些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进行交换。第二种易货贸易是在低工资地区和原材料拥有国之间进行。这个三角的终点在拥有自然资源的国家间,它们用自己的资源与那些拥有技术的国家进行贸易。因此,我们看到人类历史上几乎未曾有过的一种三极贸易体系出现了。  相似文献   

16.
张璇 《北方经济》2006,(7):15-16
随着欧盟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哪些影响。本文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点,结合一些贸易理论,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其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影响入手,总结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时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以使那些欲走上国际上企业和那些已经处于国际激烈竞争中的企业,能从中总结经验,准确制定本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采取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7.
黄琳 《中国西部》2011,(21):65-67,64
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世界各国生产的产品被标上了“made in world”,而不再是单个区域的独立制造。此种现象说明了当今世界贸易规则正在发生重构,传统贸易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今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当代产品更多的表现为“assenlbled”,它是多个区域甚至多个生产环节共同生产的结果,足一个多种价值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贸易自由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众敏 《世界经济》2007,30(8):46-51
随着区域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中国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各种可能的自由贸易协定方案都在积极的讨论之中,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韩国、日本和南非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六个主要的方向。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以上六国的贸易关系,并根据GTAP模型分析了中国与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从短期看,中国有必要加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三国的贸易关系;从长期看,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点是韩国、印度、南非三国。中国在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时,要重点关注自由贸易协定对纺织服装业、交通工具和其他制造业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9.
过去20多年以来,全球劳工市场一体化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发展,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的进程,推动了全球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沈晗耀 《上海经济》2007,(12):64-65
中国的现实情况要求我们同时运用两种机制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创造出优越于纯市场经济和传统计划经济的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