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中心":信息不对称成就北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明 《经济》2004,(6):62-65
北京是产生信息最多的地方,北京又是信息最不对称的地方。信息不对性对于金融中心的发展是最关键的。世界历史上经常有政府去保护、建设金融中心,但是最终失败了,市场的力量最终会大于政府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许多中心城市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金融业发展政策,引发社会对金融中心过度建设的担忧。本文基于2006—2019年国内金融中心城市的数据,通过建立系统结构模型,发现政府政策推动促进了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但这一过程也是造成金融市场分割的原因。如果缺乏制度约束和政策协调,将倒逼地方政府深陷政策竞争的“囚徒困境”。进一步研究表明,全国金融中心的辐射范围远大于区域金融中心,而西部和东北是全国金融中心辐射功能相对薄弱的地区。因此,在西部和东北加快建设若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金融中心成为本文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3.
上海和深圳已明确要建设金融中心,天津提出要建设北方重要金融中心.沈阳.大连、成都、重庆等地方政府也先后提出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许多金融界人士和专家学者提出.北京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和大型金融机构的总部所在地.应提出“金融之都”(Capital of Finance)的概念作为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这种提法能够充分体现出北京作为首都具备发展金融产业的独特优势以及在首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可以回避对“中心”的争议。  相似文献   

4.
蔡恩泽 《经济》2006,(4):56-57
金融中心的争夺最终还是要看市场的选择。目前看来,真正的竞争只在北京上海之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经济学家吴敬琏到浙江去做调查,发现浙江这个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得很好的地方,从上到下都提出向重型化发展,要支持发展大企业。深圳是信息中心,我国有望成为世界型的两家信息企业都在深圳。现在深圳也在搞汽车和化工业。北京是我国技术力量最集中的城市,是高新技术基地.现在也在发展制造业。吴敬琏发出了谨防结构调整片面追求重型化倾向的呼吁。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制度是一项政府管制制度,它可以在适度的范围内获取最大效果,但这种效果是有限度的,这不仅因为环境保护制度本身会存在缺陷,而且政府管制本身也有失灵的地方,这种失灵甚至比市场失灵的后果更严重和更可怕,因此,对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最终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只有凭借社会力量,才能使环境保护真正发挥出社会自主力量,通过政府,市场与公民的共同努力,并辅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策措施,才能确保环境保护制度真正趋于成熟,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就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相互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何璇 《时代经贸》2014,(6):437-437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金融中心的形成有自然形成和政府主导两种模式,两种金融中心形成模武在不同的金融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探讨了国内发展金融中心的启示,指出各地金融中心的建设应立足实际制定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8.
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是金融地理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充分结合了信息时代背景,强调信息在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指出信息流是金融中心发展的先决条件。其中,“不对称信息”、“非标准化信息”与“信息腹地”被认为是金融中心形成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国内学者应用该理论对国内几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竞争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思路进行了探讨,尤其是上海和北京的金融中心地位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北京市构建国际金融中心问题,针对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将北京与其他国际金融城市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认为北京凭借其丰沛信息资源以及储备大量高层次研究人员及其他方面的优势,已经具备了成为金融中心的潜质;同时为了避免金融中心的重复建设问题,文章从国际、国内以及市内金融功能区三个角度,对北京市未来金融中心的功能进行了定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30多个城市在规划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方面的竞争方兴未艾.本文在界定区域金融中心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成本与收益,探讨了各地区规划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可行路径.分析认为,国内诸多城市之所以争相创建区域金融中心,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过分重视区域金融中心的收益,而且还有一些深层次原因;为此,在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应正视金融中心的成本与收益,中央政府应积极引导、合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以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积极培育金融腹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收益的角度看,地方政府间竞争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是促进民营化的重要力量,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从成本的角度看,地方政府间竞争促使地方政府制造了许多无效GDP并忽视了辖区居民的利益。从权衡的角度看,既要允许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存在,又要为地方政府间竞争寻求适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正>《资本市场》:您曾经说过,中国应该建设多个金融中心,北京是否应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已不应成为问题,需要研究的是北京如何建成金融中心。您认为北京在建设金融中心上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金名 《新经济》2005,(3):48-51
在中国.金融中心似乎成了一个香饽饽.引得各个城市竞相争逐、国际金融中心.有北京、上海之争;地区金融中心.有广州、深圳之争、而打出金融牌的城市更是为数不少,如戴相龙当市长后的天津,究竟中国需要多少个金融中心?又有多少个城市有条件成为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最后20年,温州赶超式发展的良好表现得益于温州模式。在这场以制度先发性转型为标志的变革中,地方政府与温州民间改革力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以"互惠"为基础的生产性政治关系。地方政府为自下而上的民间变革力量提供了关键的导引和护佑。这种内含地方政府意志的变革动力直接促使了传统体制在局部地区的消弭和瓦解,并最终经由集中式产权的分散和私有,完成计划配给向自由交易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国外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亚欣 《经济问题》2007,332(4):100-101
国外主要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经验表明:金融中心的形成以发达的腹地经济为基础;政府推动是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商务中心区(CBD)对金融中心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些经验为目前我国的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区域性金融中心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已经被许多城市所广泛认可,布局合理、定位准确是金融中心发挥效用的先决条件。厦门构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有其地缘、立法、政策等方面优势,但与国内成熟的金融中心相比,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文章通过与北京、上海、深圳等成熟的金融中心对比的方式,分析了厦门市构建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引导两岸金融服务业项目对接、推动金融机构在业务领域加强纵深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通过预算的法定性、严肃性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管理和规范,已经成为业界与学界的共识。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管理包括公共预算、附属预算和复式预算三种模式,复式预算模式下的债务管理是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最理想状态和最终模式。应按照"三种模式"、"三步走"的渐进思路,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最终形成涵盖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政府债务预算的复式预算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金融集聚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也可以定义为一个状态或结果,金融集聚的结果就是金融中心。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为的影响,金融的发展包括金融集聚以及金融中心的形成同样也离不开政府行为的影响。从博弈论的角度去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对金融集聚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金融中心体系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中心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金融中心识别是金融中心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沿袭金融地理学的分析脉络,从“信息”的角度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探究金融中心与信息腹地的关系,以及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对不同类型金融中心的影响.引入“重力模型”,将空间要素纳入到金融中心体系识别框架中,对我国金融中心体系进行识别.通过模拟全国、省域两大尺度城市空间金融联系,确定金融中心及其腹地范围,识别并划分我国南、北两大区域金融中心体系,最终得到区域金融中心4个,省域金融中心27个.通过对两大区域体系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南部体系在金融规模、腹地范围、体系结构、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都优于北部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银行改革的三种推动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银行改革的三种推动力量假说.我国银行改革的实质是中央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决定了国有金融制度安排.在地方政府和民间部门的共同作用下,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成本上升导致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件随着经济转型,三种推动力量的此消彼长将最终推动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下的银行体系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