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4,(10):118-121
生态旅游资本运营是把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作为一种资本来进行运营,以实现生态旅游环境长期有效改善、生态旅游资本长期收益整体最大化和整个经济社会的生态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本进行有效运营能促进该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实现区域生态旅游资本保值增值,破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当前,鄱阳湖生态旅游资本运营存在着旅游资源规划滞后、品牌意识不浓、负外部性现象严重、售后服务体系不全、投资渠道不够通畅等问题,应从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园、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带、搭建生态旅游公共平台、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创新酒店运营模式、打造"智慧生态旅游"、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着手,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本运营。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生态旅游产业的研究成为江西学者们的热门课题,本文以开发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动力,如何以科学的管理模式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以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保持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饭店业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饭店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这既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饭店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创建低碳饭店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饭店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饭店业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优势和问题,提出了该地区饭店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5.
渔业是鄱阳湖区域的重要资源和传统产业,对于区域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人口剧增导致了盲目围垦、酷渔滥捕,渔业生态逐渐恶化,致使渔业趋于衰退。鄱阳湖渔业出现了"公地悲剧",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表现为国家所有权的虚化与禁渔制度的失效。因此,既要构建一个系统的公共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又要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只有在发展渔业的同时切实加强管理和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才有可能最终建成。  相似文献   

6.
卢杰 《企业活力》2011,(3):48-51
生态工业园是生态工业的实践,是包含若干工业企业、农业、居民区等的一个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它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的负面影响,最终达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工业不能够完全只靠对原有的工业园进行改造,还应该要有的放矢地建一些全新的生态工业园,这些全新的工业园可以帮助完善鄱阳湖区的产业体系,提高鄱阳湖区地区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SWO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对于江西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采用了SWOT分析法,客观详细地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综合阐述了其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以此为据,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和机会,规避风险,实现目标,帮助决策者作出最佳的策略,为中部崛起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杨志其 《企业经济》2012,(12):168-170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建与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从而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当前,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本文结合实际,剖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云南:怎样建设生态旅游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又是通往东南工、南亚的要塞,多崇山峻岭,大河越境,聚居着26个少数民族,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地带。云南的生态环境也是目前我国最好的,国境线蜿蜒曲折,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开发西部,云南又面临历史发展的机遇。云南经济腾飞,关键在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高新产业为依托发挥生态优势.开拓环境资源,建生态环境之强省。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性的税收政策,它作为各级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引导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促进地方公共品的充分供给.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正式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将区域性的税收政策与功能性经济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落实更有针对性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障碍度模型考察2006—2019年我国中部地区78个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可持续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因子,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及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进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可持发展呈从基本协调阶段向高级协调阶段持续上升态势,区域内省会城市基本属于高级协调—生态落后类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是制约中部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态治理、产业结构是所有城市共有的主要障碍因子。中部地区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超变密度是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湖北省城市极化趋势减弱,安徽省和河南省城市呈两极分化状态,湖南省、江西省和山西省城市呈多极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站在生态旅游视角,根据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和作用入手,全面阐述了咸宁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和突出问题,试着提出了咸宁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探索咸宁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南召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具备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南召县发展生态经济主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实施生态农业战略;以科技环保为抓手,实施生态工业战略;以碧水青山为取向,实施生态旅游战略。  相似文献   

14.
蒋燕娥  张玲  童彦 《价值工程》2012,31(5):109-110
针对珠江源风景区及周边乡村的现状,根据旅游循环经济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并重的理念,分析了在珠江源周边的二道沟村、青山村、刘麦地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提出基于循环经济三原则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以促进珠江源风景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周边乡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5.
甘黎黎  李睿 《企业经济》2015,(4):168-172
政策工具选择是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对政策效果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区域生态治理中的政策工具非常多,包括直接供给、管制、使用者付费、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补贴、公众参与等。本文在对国内外政策工具选择理论进行简单梳理之后后,建立分析模型,从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及其运行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生态治理中的政策工具选择。在此基础上,从界定政策目标、优化政策工具、塑造良好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优化政府在区域生态治理中的政策工具选择,从而更好地实现区域生态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师帅 《东方企业文化》2013,(21):227-228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经济建设的同时带来了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只考虑近期的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和社会的后果。本文就如今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科学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国家区域性发展战略,未来一段时间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整个经济区的发展由于总量的扩大,将更多地依赖科技进步,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高效和生态和谐相统一的必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然而在过快的经济发展下,出现的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对经济增长的追求,这便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企业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在追求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抉择中,人们选择了后者。然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后果必定是高于经济增长程度的。因此,我们必须倡导经济建设应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不能一味地索取。现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世界所重视的问题,我国对此非常重视,明确指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倡导绿色经济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生态经济的认识,进一步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神圣职责,发挥着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式批复一年多来,景德镇市各级审计机关面对  相似文献   

20.
苏荣书记强调:旅游经济是最具带动功能的绿色经济;旅游产业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朝阳产业,是促进生态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先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富民的动力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