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汤奋 《中国市场》2011,(19):163-164
作为用于军事目的的国防土地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同时兼有战略性和可变更性。国防土地资源应该首先保障国防用途,对于闲置的国防土地资源,可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军民共用或转民用。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军工科技金融服务是促进军工产业创新链和资金链有机结合,推动国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现阶段,社会闲散资金充裕与军工融资有效供给不足矛盾突出。军工金融平台作为科技要素与资本要素的桥梁纽带,能够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军工企业的融资需求,提升军工资源要素对接的效率水平。在阐述军工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军工产业科技金融平台的主导模式、业务平台,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光 《商》2013,(13):317-317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第一资源,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和中国土地的破坏与污染加重,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土地资源社会经济特性的构成,主要分析了区位特性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并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土地资源区位配置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资金、劳动力、土地、技术等各种要素市场已逐步建立起来,并不断发展壮大。然而,要素市场价格失信所产生的价格欺诈、价格垄断等问题,有碍于要素市场的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价格诚信体系建设是促进要素价格市场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国防采办社会化,提倡多年却收效甚微,文章分析了一些根本性的制约因素为整合全社会资源,实现"引民入军",国防采办社会化是必然环节。国防采办社会化,有利于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军标改革,构筑军民共用工业体系,有利于降低采办费用。但是,提倡多年,  相似文献   

6.
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一个企业有人、资本、机器、土地等各种要素和资源。但在其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和资源。只有通过人的作用,其他各种要素和资源才能发挥作用和效益;人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性因素。所以新劳动合同法作出了一些新规定。  相似文献   

7.
张琛 《财贸研究》2022,33(3):40-50
采用2004—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九省农户的面板数据,在纠正了以往研究中关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偏误的基础上,将土地要素边际产出价值的离散程度作为衡量土地资源错配程度的指标,分析了两种不同情景下的农户土地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对“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不同参数校准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离散程度越高的农户面临的要素扭曲程度越高;第二,当前中国农户土地要素存在着资源错配,消除土地要素的资源配置扭曲可以实现农户“加总”全要素生产率提升7.5%~38.4%;第三,种植土地密集型农作物以及经营规模大于5亩均能够对农户“加总”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额外增加。未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户经营能力与经营规模的动态匹配是消除农户土地资源错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土地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存在不合理利用的问题。所以,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解决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叙述了关于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
军民融合发展进入了深度融合的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2018年3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然选择,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注重军民融合,进一步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指导。加快军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打破经济体制和国防体制之间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等障碍,努力促进国防领域的人员、技术、资本、物资和信息流动,形成双向扩散、交流融合。我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尚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本文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国防领域与民用领域的要素资源统筹利用和科学配置,提高军民融合企业的绩效,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的投入,要实现军民深度融合,首先需要人才和技术两大关键资源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持续稳步增加农民收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城乡之间要素的平等交换是实现要素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基本前提,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和根本。但城乡之间在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上长期存在的不平等交换关系仍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的潜力和空间,亟待政府从政策导向、经济引导及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保障机制建设上加快改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土地资源逐渐短缺,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以成为当务之急。提出了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夏正智 《消费导刊》2014,(10):34-36
土地资源是一切生产生活最基本的物质载体,也是社会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要素。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必要环节,也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国家现代化和调节收入分配、化解社会矛盾的必需措施。为此,我们必须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既得利益的干扰,大胆推进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3.
<正>科技创新作为供给侧改革"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新"五大要素之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现代化国防体系建设的命脉。放眼全球,作为综合国力和军事技术首屈一指的美国,在科技创新的军民融合方面具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美国国防科技创新的核心机构DARPA("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以下简称DARPA)自1958年成立以来,一直处于美国乃至世界技术史上重大突破技术的核心,本文通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与“要素”价格最终要由市场决定。与处于市场下游的一般商品、服务价格主要已由市场形成不同.处于市场上游、在经济中作用更为基础的“资源”与“要素”价格,尤其是国有“资源”、“要素”价格.目前主要还不是由市场决定。国有“资源”、“要素”占国内“资源”的全部和“土地”、“资本”两种要素的绝大部分,因此.使“资源”与“要素”价格、尤其是国有“资源”与“要素”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是当前“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毕竟有限,再加上管理的不善,导致城市化进程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地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本文在分析土地资源对城市化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土地资源、提高效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马震 《商业研究》2020,(2):44-51
作为中国的一种特殊财政现象,土地财政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行为及其效率。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上市企业为分析对象,通过纳入地方政府意志探究土地财政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地方土地财政强度越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而不同属性的企业在面对土地财政的影响时存在差异化的表现;从宏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抑制区域层面的技术交流,并驱动地方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抑制作用;从微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驱使企业强化金融杠杆以获取更多金融资源,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企业的财务稳定性下降,并对企业的研发投入造成挤出,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会影响“土地财政—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范式,“为增长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强化了土地财政的负向抑制作用,“为创新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土地财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化发展中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芸 《中国市场》2008,(52):223-22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呈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促进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彦吾  葛乐乐 《商》2014,(7):258-259
希奇的国防经济论在国防经济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涉及国防经济潜力、国防财力、国防经济效益、军事联盟经济学以及核时代的战争动员等内容。本文着重从国防问题的经济角度、国防资源约束、国防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军事研发、后勤、经济战与动员等方面对希奇的思想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必须正确把握科学发展与资源配置的密切联系和内在规律,立足保障科学发展,增强土地资源危机意识,树立全民节地观念,统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积极探索土地利用新模式,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到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动土地资源可特续利用,解决土地供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突出的矛盾,集约、节约城市农村土地资源,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