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丽娜  王大川  左振腾  肖亮 《商》2014,(19):189-189
大学生体质的评价历来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目的是使学校和广大学生、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全面增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河北联合大学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对测试工作进行了专门的部署。现将我校2011、2012、2013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掌握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热潮的掀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及未来对策的研究。以东北地区各高校随机抽取的一些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走访观察法及数据统计法,针对东北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展开研究,并得出东北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现状及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状况。而后又对影响东北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归纳,主要得出三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的缺乏;学校体育健身设施不够完善;学生饮食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进而得出相应策略为:各方面应加大体育锻炼益处的宣传,从而提升学生的运动意识;大学生应规范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学校应不断丰富完善学校的体育设施,为学生体育锻炼创造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淡化考试,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002年7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签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投身体育锻炼的手段之一,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落实与贯彻,它能使学生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与测试项目,真正做到了因人而异,促进了体育课程的改革,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有效手段之一,其理念新颖、意义重大。但是,在几年的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有待商讨和完善的问题。测试项目的确定要进行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首先应明确“体质”和“健康”的概念。体质即人体的质量。一般认为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它主要表现在身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  相似文献   

4.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的主要手段。只有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业余时间来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学生体质较差,体力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问题,保证学生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体力投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李章洙  邓晴 《中国市场》2011,(1):188-188,190
"阳光体育"运动推出的目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大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中发现大部分90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日趋下降的趋势,就此,进行了调查了解查找文献,发现大部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太少甚至没有.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延伸,是增强学生体质,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但要充分重视课外体育锻炼,并且要选择适当的时间,长期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7.
张治平 《商》2014,(17):190-190
国家推出阳光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群众中形成广泛地参与体育运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气氛,切实提高国民的整体体质健康水平。学校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不断增强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统计,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高校新生军训猝死的现象让我们痛心,同时表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刻不容缓.加强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关键,可是近年来体育锻炼行为已经受到严重的制约.本文就制约体育锻炼的因素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并从增强学生体质本质出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观念,促使当代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福建建材学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以期对本校学生体质状况有总体的把握和了解,以给体育部门制定长期的体育计划提供可靠的参考。研究对象:福建建材学校学生学生。方法:体质测试方法依照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指标测试细则要求进行。结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明显好于不常锻炼的学生,由此提示我们要加强学生体育教育,以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一)发展农村体育能够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的体质,但生产、生活中的体力活动是不能够等同于体育活动的。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健康的需求日愈强烈,全民健身计划鼓励全社会人员参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调查我校研究生体质现状和体育锻炼情况,探讨我校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体育行为和体质的关系。结论:我校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活动处于无序状态,体质下降明显,已经影响了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我校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体育课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心肺功能,制订研究生体质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以个体测评为依据、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个人运动处方,逐渐形成适用于研究生群体的体质健康测评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调查我校研究生体质现状和体育锻炼情况,探讨我校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体育行为和体质的关系。结论:我校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活动处于无序状态,体质下降明显,已经影响了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我校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体育课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心肺功能,制订研究生体质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以个体测评为依据、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个人运动处方,逐渐形成适用于研究生群体的体质健康测评系统。  相似文献   

13.
《对外经贸统计》2004,(2):45-45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提倡用运动来增加体质、促进健康与延年益寿。让我们选择最好的健身运动方式,搞好体育锻炼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分析了体质和健康二者之间的关系,经过对学生体质健康准则以及我国体育以往实施的多种标准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和研究,阐述了未来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向,提出在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准则这一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健康体育教育,以帮助学生提高体质,充分发挥学校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鄢锋 《现代商业》2011,(26):284+283
本课题组对浙江省174位28岁至59岁的民营企业家的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行为开展调研分析。结果证明浙江省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情况不容乐观,体质测试的合格率低于全国和浙江省的平均水平。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与脂肪肝等位居企业家所患疾病前列。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家的生活方式不够科学,尤其是参加体育锻炼比较少。因此,建议浙江民营企业家应当尽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与帮助民营企业家群体关注身体健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赵立刚 《中国市场》2011,(26):243-244
分析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对于高校体育教育和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分析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对于了解学生体质发展状况,找出高校大学生提高体质健康的水平的方式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4,(4)
近20年来,出现我国学生体质状况连续下降的局面,学生的身体素质亟待增强,参加体育锻炼是改善这一局面的重要途径。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课堂,为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奠定基础。体育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家长的体育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体育锻炼情况。  相似文献   

18.
孙岩  张涛  韦玮  李全军  文斌 《中国市场》2008,(26):116-117
我国警察院校在对学生身体素质测评的工作中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多年形成了各自为政的现象。有的执行普通院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的执行《公安警察体育锻炼标准》,还有的警察院校将两种标准相结合作为评价学生身体素质的指标。这就造成了训练方法与内容的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究竟采用哪种标准去指导训练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并且与警察实战能力最接近就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周萍  宋建华 《中国市场》2009,(14):120-121
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如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影响到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本文通过对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未来如何在高校更好地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尚保春 《商场现代化》2006,(15):176-177
体育锻炼是获得健康的主要途径,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人们通过体育锻炼获取健康的同时,极大地刺激了体育消费,打破了高校体育产业以本校学生和教职员工消费为主体的格局,迫使高校体育产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外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